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19日彌補時代遺憾
遲到近百年!林徽因獲頒建筑學學位
北京時間19日早晨(美國當地時間5月18日傍晚),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簡稱“賓大”)韋茨曼設計學院畢業典禮上,“福州女兒”、中國現代建筑學先驅林徽因獲頒遲到97年的賓大建筑學學士學位。林徽因外孫女于葵作為林徽因代表,從賓大韋茨曼設計學院院長弗里茨·斯坦納手中接過這份學位證書。和當日其他賓大畢業生學位證書不同的是,這份學位證書的畢業年份寫著“1927年”。
今年正值林徽因誕辰120周年、林徽因入學賓大100周年,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通過補發學位證書彌補了時代遺憾。5月2日亮相賓大所在地費城的“千瓣的花朵——福州古厝走出的文化遺產守護者林徽因”主題展,讓賓大師生和更多美國人深入了解了林徽因這位偉大的“福州女兒”。
在19日舉辦的賓大韋茨曼設計學院畢業典禮上,于葵(左)代表林徽因從賓大韋茨曼設計學院院長弗里茨·斯坦納(右)手上接過遲到97年的學位證書。
賓大的時代遺憾
“她對全世界建筑行業的影響是不可估量的。”“林徽因和梁思成都是偉大的建筑師。”在19日的畢業典禮上,弗里茨·斯坦納給予林徽因高度評價,也說明了這次追授學位的重大意義。
林徽因作為建筑學家享譽海內外,她的墓碑上寫的是“建筑師林徽因墓”。但鮮為人知的是,林徽因在賓大并未拿到建筑學學位,只拿到了美術學學位,主要原因是當時美國社會環境不允許女性學習建筑。
許多報道誤傳林徽因是在賓大辦理入學手續時才發現建筑學系不招收女生,從而改讀美術系。但賓大檔案館保存的林徽因求學經歷的信件等檔案表明,林徽因1923年已知道賓大建筑學系不錄取女生的規定,但她堅持要進賓大念建筑學。她先是請時任北京中國婦女出國留學委員會秘書麥米倫夫人去信賓大美術學院(現韋茨曼設計學院,當時建筑學系歸屬于美術學院)院長賴爾德,請求賓大給予特別學生身份入讀。賴爾德回函稱“不收建筑學女生的規定是校董訂立,自己無能為力”,建議林徽因報考麻省理工、哥倫比亞大學與康奈爾大學等的建筑學系。
不知是因不愿與未婚夫梁思成異地分離,還是對賓大建筑學系情有獨鐘,林徽因沒有接受賴爾德的建議,而是通過父親林長民找中國駐美使館與賓大聯系,并再次請麥米倫夫人去信賴爾德,說“可以不拿建筑學學位來修讀所有建筑學課程的科目……再請求給予她特別的旁聽生的資格來完成愿望”。
賴爾德回函重申賓大建筑學系不收女生規定的同時,表示“林徽因不需要作旁聽生,因為美術學課程容許她選修大量建筑學課程”。
1924年9月25日,林徽因在賓大注冊入學。除了美術學課程外,林徽因還選修了大量的建筑學課程,并且因成績優異,第二學期就在學院的認可下,由大一跳級到大三。
1927年2月,僅僅攻讀了兩年半,林徽因就獲得美術學學士學位,而且其在賓大總共讀了33門本科課與一門研究生課,拿了10個優與10個良。特別是建筑學學分,除了按規定她不能修讀的施工課程與人體寫生課程外,取得的67個學分數,與梁思成的學分數一樣,且其中許多課得到“卓越”等級的評分。
值得一提的是,林徽因還在1926年到1927年兼任了建筑學系的教學助理,這在建筑學系學生中都不多見。但因為賓大的規定,建筑學成績優異的林徽因卻無緣建筑學學位。
林徽因畢業數年后的1934年,賓大建筑學系開始招收女性學生。同時為了彌補歷史的錯誤,賓大于1934年就開始為當年從美術系畢業,但有志于從事建筑并修習過建筑學課程的女性校友補發建筑學學位。但陰差陽錯,早就該補發建筑學學位的林徽因卻被忽略了,即使她完成了比同時期其他女學生更多的建筑學課程。
直到當地時間2022年1月28日,“中國建造:現代建筑百年對話”展覽在賓大開幕。弗里茨·斯坦納閱讀展板內容時,發現歷史板塊展示的1918年至1941年期間在賓大求學的23位中國學生中,位于展板中央的林徽因是這些學生中唯一的女性,也是這批學生中唯一一位完成學業但未被授予賓大建筑學學位的學生。于是,他開始追蹤這件事的來龍去脈,并最終決定為林徽因追授學位。
林紅、于葵、梁周洋、梁紅(從左至右)在畢業典禮現場合影。
“福州女兒”林徽因
一代才女林徽因,除了詩人和作家的身份,她還是中國第一位女性建筑學家,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和人民英雄紀念碑的主要設計者、清華大學建筑學院的創建者,與梁思成一起被視為現代中國建筑學的創始人。
林徽因原名林徽音,祖籍福州。其祖父林孝恂是光緒十五年(1889)進士,授翰林院編修;父親林長民曾任北洋政府國務院參議、司法總長等要職;叔叔林天民被譽為“福建話劇第一人”,也是著名的電氣工程師和建筑師;堂叔林覺民、林尹民皆是辛亥革命的先驅人物,其中,林覺民的《與妻書》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情書”;弟弟林恒受愛國思想影響,考取清華大學后投筆從戎,加入中國空軍,后在1941年雙流空戰中殉國。
林徽因出生于杭州,游歷求學歐美多年,后定居于北京,與故鄉福州僅有一個多月時間且唯一一次的交集。那是1928年,婚后不久的林徽因回福州接母親去北京,其間協助林天民設計了福州東街文藝劇場(今福州聚春園所在地),在烏石山第一中學(原為全閩師范學堂,現為福建師范大學前身之一)作了《建筑與文學》的演講,在福州英華中學(現為福建師大附中前身之一)作了《園林建筑藝術》的講座等。雖在福州居住時間短暫,林徽因卻始終視福州為根之所在,能說一口流利的福州話,在文章中也多次提到福州,被稱為“福州女兒”。
主題展亮相費城
“此次展覽適逢賓夕法尼亞大學追授林徽因女士建筑學學位,是對林徽因女士的最好紀念。”5月2日至今,由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廳、福建省藝術館、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等舉辦的“千瓣的花朵——福州古厝走出的文化遺產守護者林徽因”主題展亮相美國費城,眾多賓大師生和美國友人參觀了主題展,并對林徽因和此次展覽給予高度評價。
主題展舉辦方向賓大韋茨曼設計學院院長弗里茨·斯坦納(左三)贈送剪紙、影雕等紀念品。
主題展展出了林徽因的大量珍貴文獻和相關實物,特別聚焦林徽因在古建筑研究、搶救“國寶”景泰藍等領域的豐碩成果,以圖片資料、文字介紹、實物陳列、視頻等多種方式,分為“故園福州坊巷中”“壯懷激烈家國情”“文化遺產守護神”“一身詩意千尋瀑”等部分,呈現林徽因才情詩意的人文情懷和為國家興亡奔波的治學精神。
今年是福建省與賓夕法尼亞州正式締結友好省州關系15周年。為了辦好此次展覽,福建省藝術館(福建省非遺保護中心)出版了《初見——福州古厝走出的文化遺產守護者林徽因》書籍(中英文),制作了林徽因主題紀念郵票和首日封等,并精心準備了影雕《林徽因》、剪紙《人間四月天》等紀念品。
展覽期間,主辦方一行還走訪了林徽因故居、賓大韋茨曼設計學院及賓大檔案館,追憶林徽因的費城往事,還與賓大韋茨曼設計學院院長弗里茨·斯坦納等進行交流并交換了紀念品。
美國當地時間5月18日10時,于葵、梁紅(梁啟超的孫女)、林紅(林徽因弟弟的孫女)、梁周洋(林徽因的曾孫女)、美國女神藝術博物館館長艾倫趙瓊博士及部分賓大師生參觀了主題展并召開座談會。于葵認為,此次展覽是來自林徽因故鄉的問候和紀念,客觀公正地評價了林徽因的學術地位,希望未來能有更多的展示方式讓更多人了解林徽因。福建省藝術館代表表達了福建人民對林徽因的尊敬和愛戴,并希望林徽因在世界各地的宗親能常回故鄉看看。艾倫趙瓊博士表示,為紀念林徽因和梁思成這對杰出的華人驕子,將為他們創作青銅全身雕像。
另悉,美國當地時間5月19日下午,“林徽因入學賓大百年暨建筑學位追授慶典”在賓大費舍爾美術圖書館舉辦,中外建筑學領域的多位知名學者發言,致敬林徽因的非凡成就及在全球的影響力。(記者 劉磊/文 受訪者供圖)
責任編輯:趙睿
- 美國賓大將追授林徽因建筑學學位 學院院長:是時候糾正這個歷史遺留錯誤了2023-10-17
- 穿越百年,再遇“福州最美的女兒”2022-06-10
- 現代歌劇《林徽因》即將亮相福州海峽文化藝術中心2018-11-10
- 原創大型現代歌劇 《林徽因》 首次回鄉演出2018-11-10
- 聚焦?不容錯過的歌劇《林徽因》即將在福州傾情上演2018-11-06
- 學者王炳根:從冰心出發,“眺望”到林徽因……2018-09-29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30年海交會的變與不變2024-05-2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