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數字遇上社會治理,帶來的不僅是一場技術革命,更是一場社會變革。
福州正以打造城市數字化治理全國樣板為目標,用一個個數字建設新成果,讓有福之州更好造福于民。城市變得更加聰明,可以感知每一個細微的變化;社區變得更加貼心,努力觸達每一位居民的需求;鄉村變得更有活力,精準把握每一次發展機遇……我們從中看到了社會的進步、人民的幸福、城市的未來。
大凰山社區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智慧平臺。記者 池遠 攝
社區的智慧升級
隨著科技之風吹遍城市每一個角落,智慧社區成為連接智慧城市與居民高品質生活的橋梁,為居民送來更加便捷、高效、舒適的生活體驗。
倉山區中天社區要上新啦!數字峰會期間,移動充電機器人“小聰”將落地。市民只要掃描二維碼或在“聰聰充電”小程序召喚“小聰”,它就會自主躲避障礙物,移動到指定位置,為新能源汽車提供便捷、高效的智能充電服務。
“這下充電更方便了,關鍵是車位上沒有充電樁或找不到充電站也沒關系,不用焦慮了。”市民吳女士表示“很期待”。
據了解,移動充電機器人是充電樁和移動機器人的融合產物,不僅支持零基建快速部署,讓停車位秒變充電位,還因為搭載了車規級的儲能設備,只要充電10分鐘,就能續航70公里。
走進中天社區,“數字”幾乎無處不在:“e福州”自助終端機、數字觸控查詢機以及覆蓋全社區服務中心的智能家居終端一應俱全,路上還能碰到賣力工作的機器人,有的在收發快遞,還有的負責生活垃圾分類。
中天社區黨委書記陳卉介紹,社區通過“一張圖”對社區人、事、物、環境等進行全面有效治理,小區里的機器人組團服務,居民只需在“問需金山”微信公眾號上預約,就能享受數字服務。
借力數字賦能,福州持續加強數字化應用和網格化治理,把智慧理念融入政務服務、環境治理、平安建設等社區管理服務各方面,推動社區由“治理”向“智理”轉變。
“工地圍擋倒伏在人行道上,我隨手一拍,沒想到很快就解決了。”近日,斗池路附近,市民看到一處工地圍擋受暴雨天氣影響破損,拍照上傳“鼓樓社區幸福通”公眾號。不久,他就收到了處置完成的反饋。
在鼓樓,國家智能社會治理實驗綜合基地建設持續深化,積極探索數字化轉型驅動社會治理方式變革。依托“鼓樓智腦”平臺,全國首創的“一線處置”工作機制,在實踐中不斷完善,有效破解基層辦事“條塊分割”難題。
“居民碰到需要解決的事項,都可以上傳。對一些社區、街鎮無法解決的問題,‘一線處置’機制賦予我們‘自下而上’的呼叫權,社區也可以直接呼叫區直、市直相關部門到現場報到,形成了合力,處置更高效。”鼓樓區大凰山社區黨委書記黃冬說。
近年來,“一線處置”機制不斷橫向拓寬、縱深發展,鼓樓區直、福州市直部門乃至黨建共建單位、社會組織紛紛入格,共同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治理格局。
鄉村的智慧振興
初夏時節,行走在福州廣袤的鄉村大地,手機種田、數字種茶等智慧化農業技術令人眼前一亮,那些深入村民生活中的數字技術,讓鄉村新貌越發生機盎然。
站在連江敖江鎮幕浦村的田間,種糧“老把式”余秀俊又學到了新的一招——用手機種田。通過手機,余秀俊正熟練地遙控植保無人機,對田地進行快速、均勻地噴灑農藥。“現在真是大不同了。”這架無人機10小時可噴灑400多畝農田,極大地節省了時間、人力成本,讓老余種糧更高效、更輕松。
“有了數字管理系統,種茶不再只憑經驗了。”位于晉安宦溪鎮的春倫生態茶園里,各式各樣的傳感器、VR全景攝像頭等實時監測,現場負責人陳楠操作著系統說:“茶園哪一處出現異常,前端都會及時反饋,系統進行實時提醒,光照度、風向、風速等信息也一目了然。”
數字賦能下,在福州,果蔬、水產、畜禽、食用菌、茶葉等一個個傳統產業迭代升級,“智慧農業”逐漸走向田間地頭。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星源農牧、光陽蛋業等2個全國數字農業建設試點項目、13個省級數字農業創新應用基地以及30個省級農業物聯網應用(示范)基地,數字化建設加快前進。
除了助力鄉村產業發展,福州還在鄉村綜合治理、人居環境建設方面也摸索出數字化新路子。
在閩侯鴻尾鄉,鄉村大小事都離不開“一張網”——自鴻尾鄉數字鄉村綜合治理協同平臺運行兩年多來,大到河流、森林生態環境變化,小到村中公告欄、路燈損壞,都可通過該平臺進行實時監測、拍照報修、派單解決,一“網”打盡。
“現在村里有需求,我這第一時間就能接到單,完成后直接拍照上傳。”鴻尾鄉元口村社會治理體系小隊長吳寶武說,跟以前相比,跑腿少了、溝通少了,效率卻提高了好幾倍。
一個數字平臺,帶動線上線下同頻共振。最近,長樂猴嶼鄉猴嶼村村民鄭東海總喜歡往村里的積分超市跑,直接拿出手機中的“智慧福分”讓收銀員掃一掃,線上抵消積分,換來糧油和抽紙。“在我們這,做好衛生,就能攢積分,只要勤快點,‘智慧福分’漲得快,特有成就感!”鄭東海樂呵呵地說。
像這樣,數字化的“聰明大腦”讓村干部、村民在“指尖”刷出了便捷,福州運用數字技術構建起全新的農村社會生態,正一步步改變著百姓生活的點點滴滴。
城市的智慧蝶變
數字經濟的高速發展,不單改變了福州百姓的生產方式與生活方式,同時也在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促進下,進一步加快了城市供給、管理等多方面變革,夯實了城市生活的“幸福基礎”。
福州西三環(洪塘大橋段),過去逢雨必澇、窘態頻出,如今已被一套完善的“線下收水,線上管護”系統所破解——借助雨水管、換新明渠,直接提高路面收水、排水效率,并通過背后的“智慧大腦”,實現長效管護。
在市城區水系聯排聯調中心的大屏上,重點標亮的“西三環(洪塘大橋段)”監測點動態一覽無余。在這里,全市116個雨量站、472個水質水位、750個路面積水、1604個管網水位監測點恰如上千個“千里眼”般,實時傳輸、分析現場數據,讓全市重點水系運行狀況盡在掌握。
與此同時,一場以城區水系科學調度系統為主角的升級行動,已按下啟動鍵。“更聰明、更靈敏、更精細,是這次升級的主要目標。”該項目負責人說,如今,集結物聯網監測、大數據分析、云平臺計算等多種“新式武器”的系統,將為全市防汛防澇提供更為專業的“數字指導”。
圍繞智慧城市,城市體檢、智能建造、智慧市政深化應用,讓城市治理更加科學化、精細化——
出行、旅游更便捷了。福州上線了首批智慧人行標識標牌,標識標牌一面是“8分鐘地圖”,全景展示附近交通樞紐、旅游景區、公園綠地等,另一面為智慧屏,提供可互動的便民服務功能。
解難、辦事更牢靠了。過去一年,“數字城管”實現AI智能采集推廣落地,市基層治理數字化管理服務平臺運行以來,協同解決8.2萬個急難愁盼事項;市政務服務中心實現全過程“智能秒辦”,率先在全省推出30項“秒批”服務。
……
去年,誕生于福州的多項數字應用場景入圍世界智慧城市大會和亞太經合組織城市可持續發展科技創新大會優秀案例,為智慧城市建設提供了不少值得借鑒、參考的建設方案。福州作為唯一地級市,與其他5個副省級城市共同獲評城市數字化治理水平優秀城市。
美國硅谷未來研究所主管安東尼·湯森在其《智慧城市》一書中寫到:科技,是發展智慧城市的一劑良藥。從初嘗,到自如運用、迭代升級,眼下,越來越多科技場景正不斷地豐富福州“智慧城市”的建設框架,一處處地點亮美好的未來生活。(記者 莫思予)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州:社保醫保共一窗 退休手續一趟辦2024-05-22
- 央行“三箭齊發” 福州樓市升溫2024-05-22
- 福州初三質檢排位表發布2024-05-22
- 福州舉報鬼秤有獎 最高100萬 可撥打12315進行投訴舉報2024-05-22
- 全國首家智慧營造院落戶福州 “郵科通信”攜手智能生態(米家)共創智慧生活2024-05-21
- 福州推動與馬祖貿易往來 加密“小三通”貨運航線2024-05-21
- 福州鼓勵居民赴馬祖健康游 納入旅游獎勵范圍2024-05-21
- 福州著力打造黃巷對臺特色街巷2024-05-21
- 福州愛爾眼科醫院在福州市衛生健康系統“榕醫匯”創新大賽中榮獲佳績2024-05-21
- 感受初夏浪漫!福州超5萬平方米波斯菊絢爛綻放2024-05-21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社保醫保共一窗 退休手續一趟辦2024-05-2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