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是第48個國際博物館日,主題為“博物館致力于教育和研究”,強調文化機構在提供全面教育體驗方面的關鍵作用。作為歷史縮影和文化寶庫,博物館不止步于收藏與展示功能,逐漸演變為文化育人、實踐育人的重要窗口。記者近日走訪福州多家博物館,了解“文博熱”的當下,博物館如何成為學生們了解文化和歷史的第二課堂。
寓教于樂
博物館成課堂
實地考察、聆聽講解、動手復刻……近日,市博物館開設的“閩都古建尋跡”華林寺研學活動吸引了不少學生。華林寺內,學子們在專家阮章魁的帶領下探秘“國寶檔案”。“這次活動孩子很有收獲,現在臨近周末,我都會瀏覽一下幾個博物館的微信公眾號,看看有沒有適合孩子的研學活動。”一到周末就向市博物館咨詢研學活動的市民林女士說。
研學實際上是升級版的“游學”,在擁有豐富資源的博物館里研學,不止于“觀”和“游”,更在于“研”。
朱紫坊芙蓉園內有全國唯一以漆藝為主題的博物館——沈紹安漆藝博物館。走進博物館,精美的漆器藏品和配有圖文的墻面展陳,道出福州漆藝的歷史。假山掩映的亭臺已經成為研學活動的固定場所,各色的漆,未上色的扇子、燈籠整齊排列,每周都有近百名學生體驗漆扇制作等技藝。
沈紹安漆藝博物館相關負責人施麗玲介紹,他們致力開展漆藝研學活動,如漆藝非遺進校園、國風漆藝研學游、小小公益講解員等,向社會公眾傳播漆藝文化,盡己所能講好漆藝故事。
場館成為第二課堂的同時,沈紹安漆藝博物館還“搬”進課堂,讓文物、非遺“活”在校園里:沈紹安漆藝博物館打造的流動博物館第七期,不久前走進里仁小學;博物館與福州格致中學共同打造的漆藝創想空間,成為不少學生的“桃花源”,孩子們在空間里了解大漆,動手做漆扇……
數字加持
提供沉浸體驗
不出福州市區就能“追淚”?山海標本藝術博物館推出的藍眼淚主題展覽,為游客開啟神秘的藍眼淚世界。
走進藍眼淚培育實驗室,游客陳冬雪輕輕觸摸屏幕,藍眼淚的科普信息便呈現在眼前。“拿起高清顯微鏡看,鏡頭下藍眼淚的每一個細胞結構都清晰可見,它們像是海洋中的精靈,閃爍著迷人的光芒。”陳冬雪激動地說。
山海標本博物館相關負責人宋詩羽介紹,游客可以觀察到藍眼淚的細胞壁、細胞核以及內部的復雜結構。此外,藍眼淚培育實驗室還設有工坊觀察區、培養實驗觀察區、動態平衡互動區、手搖式裝置體驗區以及水流裝置互動區等多個展區,讓游客能用多種多樣的形式和藍眼淚零距離接觸。
“藍眼淚的場景很真實,畫面也很生動,這種直觀和互動的學習方式非常適合孩子,寓教于樂,大人也能有獨特的體驗。”市民李先生說。
一到周末,福州市博物館“古城印記”歷史名城展示平臺前總是熱鬧非凡。《福州城與南臺城圖》隨著動態效果在寬大清晰的數字屏上徐徐展開,通過動畫特效等技術,300年前福州城內的生活場景被生動還原。畫面內人潮涌動、船只往來穿梭,點擊操控屏,顯示屏上還會出現40余處福州古厝古今對應的具體信息。市民趙麗媛一一點開,了解古厝的前世今生。
數字化建設已成為當下博物館發展的一大趨勢。福州市博物館副館長林馨舟表示,數字化技術可以使博物館突破時空限制,讓靜態參觀欣賞轉變為在參觀中互動、在互動中求知、在求知中獲得良好體驗。
體系完善
深耕特色文化
在“國潮”興起的當下,福州各博物館在深耕自己的特色文化,不斷培優引優,吸引參觀者“一刷”“二刷”和加入各類研學打卡。
不久前,福州一中的禁毒班會課開進林則徐紀念館。如今的林則徐紀念館,由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林文忠公祠活化利用而成,它的定位首先是對古厝的保護,其次是通過展覽、研學等講好林則徐故事、弘揚林則徐精神。該館每年平均舉辦各類社教活動超200場,年均接待游客逾百萬人次。
中國船政文化博物館,是以弘揚船政文化為主題的專題博物館。悉心打造的展覽、保護完好的舊址以及精彩的《最憶船政》演出,讓游客回望向海圖強的歷史。馬尾船政文化研究會會長陳悅介紹,除專注船政歷史的主題研學課程外,博物館也在根據船政造艦和開啟中國航空業的歷史,設計古今船文化、航空等“亞主題”研學課程。
記者從市文物局了解到,福州現有國有博物館16家,備案成立10個非國有博物館,非國有博物館數量居全省第一,沈紹安漆藝博物館、雨田古代玉器博物館、天天筷子文化博物館等各種類型的博物館不斷涌現。與此同時,福州大力推動三坊七巷、朱紫坊、上下杭等歷史街區內文物建筑的有效合理利用,打造街區博物館。(記者 燕曉)
責任編輯:趙睿
- 國際博物館日來游“文物中的福建”2024-05-18
- 啟動溯源研究 德國博物館調查八國聯軍劫掠的中國文物2024-04-08
- 夫妻撿垃圾在城中村造了一個博物館 墻上兩千多塊門牌2024-01-26
- 國家文物局:鼓勵各地博物館推出春節文化主題展2024-01-18
- 春節元宵期間各大博物館主題展等你來打卡2024-01-16
- 福州肉燕博物館落戶東南汽車城后花園2024-01-07
- 古人用啥吃飯?來閩菜文化博物館看“老祖宗”的飲食器具2023-11-14
- 辣條發明人籌建辣條博物館 16天共吸引了超過3萬多游客2023-10-12
- 德國博物館中國明清時代瓷器被盜 部分失竊物品清單曝光2023-09-14
- 考古人員徒手摸兵馬俑 博物館回應:太不規范,汗漬會腐蝕2023-08-14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第四屆數博會活動日程全揭曉2024-05-2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