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將至,福州各社區紛紛舉辦豐富多彩的活動,慶祝這一傳統佳節。
4日上午,在晉安區王莊街道砌池社區世歐王莊四區,一場熱鬧的居民包粽子比賽讓小區充滿了歡聲笑語,淡淡的粽葉香和富有煙火氣的市集活動,揭開了今年端午活動的序幕。
一條長桌上擺放著粽葉、糯米、蜜棗等食材,在臺下的加油聲中,選手們走上舞臺,胸有成竹地卷粽葉、填糯米、封口、捆綁。一雙雙巧手將零散的食材很快變作了飽滿可愛、造型各異的粽子。
吃粽子、飲雄黃酒、掛艾蒿、賽龍舟、投五毒……端午是最富民俗特色傳統節日,也是鄰里親友聯絡情感的重要載體。現場,主持人和居民共憶端午傳統習俗,重溫端午背后的歷史典故、節日習俗和人文精神。現場還設置了端午習俗文創市集,開展中醫義診和勞動保護、普法宣傳等。
4日上午,馬尾羅星街道培英社區熱鬧非凡,“端午安康行 義診送溫情”端午主題活動舉辦,居民們一起包粽子,提前慶端午。
活動現場,為了給即將走上高考考場的學子們加油鼓勁,培英社區聯合共建單位給高三學子送上寓意“高中”的粽子,并向高三同學們送上祝福。
在馬尾快安片區共享職工之家,馬尾鎮總工會4日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巧手做香包 濃情過端午”主題活動。活動邀請中醫開展公益講座,在隨后舉辦端午民俗體驗活動中,職工們在專業老師指導下,動手制作香囊,在創意碰撞中增進了彼此了解和友誼。
4日上午,倉山區文化體育和旅游局聯合倉山區傳統文化促進會,在倉山區培智學校舉行“歡樂‘粽’動員 ‘培’你悅端午”——倉山區公共文化校園行非遺進校園活動,帶領孩子們了解端午習俗。
培智學校是倉山區唯一一所承擔該區智力障礙等特殊兒童教育訓練的九年一貫制義務教育學校。活動現場,孩子們在志愿者的耐心指導下,一起動手制作鼎邊糊、包粽子,體驗點雄黃、刺五毒等端午傳統習俗,參加龍舟模型制作和游園活動,度過了一段歡樂的時光。
近日,“粽情相約滿鋪前,鄰里連心話端午”臺江區洋中街道2024年“我們的節日·端午”暨“節日感黨恩 共話新時代”主題活動在群升御園舉辦。
活動現場,男女老少同臺競技,開展包粽子比賽。冠軍許女士開心地表示:“感謝社區舉辦這樣的活動,讓老年人有表現的舞臺。”
當天,臺江第三中心小學的紅領巾志愿者帶來了精彩的文藝表演。活動現場還設置了平安建設、移風易俗等主題宣傳點位。
活動后,志愿者帶上包好的粽子開展愛心慰問走訪活動,為轄區內的孤寡、空巢老人送上節日問候和祝福。(記者 朱榕 顏瀾萍 歐陽進權 王玉萍 通訊員 江超云 丁林怡)
新榕語絲
這才是生活的“儀式感”
福州是個十分注重“儀式感”的城市。
從端午前一個月,福州的內河就熱鬧起來,龍舟訓練和比賽,吸引了岸上里三層外三層的圍觀人群。為此,浦下河龍舟公園還專門建起看臺(見福州日報4日8版),讓更多市民能夠近距離參與到節日的激情中。端午前夕,各社區、鄉村都會舉辦形式多樣的活動,包粽子、點雄黃、掛菖蒲……各種儀式熱熱鬧鬧地持續好幾天。這些傳統的民俗活動,不僅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更是親情和鄰里關系的紐帶。
曾幾何時,秋天的第一杯奶茶、999朵玫瑰、520元或者1314元紅包等等,成了“儀式感”的代名詞。在消費主義的裹挾之下,“儀式感”被精確量化,在多數時候與金錢掛鉤,變成了索取的一種借口,失去了節日原有的意義。
生活的“儀式感”,不在于消費,而在于參與;不在于索取,而在于付出;不在于物質,而在于親情。如果你注重生活的“儀式感”,不妨在端午節親手包一包粽子,在除夕準備一桌家宴,在拗九節回家看望老人,而不僅僅是在手機上點擊接收紅包。(金昆)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州這家洗車店關門“跑路”,充值會員遭遇退款難……2024-06-05
- 福建省計量測試學會開展2024年全國科技工作者日暨科技活動周系列科普活動2024-06-04
- 福州市長樂區鶴上鎮開展“企業河長”聘任儀式2024-06-04
- 愛心“六一” 幸福河湖——福州市長樂區湖南鎮開展“河長制”進校園宣傳活動2024-06-04
- 福州市建成各級各類老年大學(學校)逾2360所2024-06-04
- 福州高考期間考生免費坐地鐵 還可獲得“四優先”服務2024-06-04
- 福州浦下河龍舟公園一期將完工 主看臺已完成提升改造2024-06-04
- 福州高考生今年有3.9萬 比去年約增千人2024-06-04
- 福州粽子銷售高峰到來 “一舉高粽”“高考必勝粽”吸睛2024-06-04
- 福州花店距離“明碼標價”還有多遠?2024-06-04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愛心“六一” 幸福河湖——福州市長樂區湖南2024-06-0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