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福州新聞
      分享

      福州鄉土文化是閩都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晉安有一名“十九先生”,長期致力于福州鄉土文化的挖掘保護和傳承,與城鎮化浪潮“賽跑”。2016年起,由他牽頭的福州“走村”行動,深入鄉里村居采訪考察,迄今已涉及500多個村落,留下了數百萬字的研究成果。他就是市政協文史研究員、晉安區地方文化研究會會長吳恒之。近日,記者專訪吳恒之,了解他文化走村背后的故事。

      留住鄉土記憶 助力城市更新 ——福州文史學者“十九先生”吳恒之走村記

      吳恒之(左二)和團隊成員在走村過程中。(受訪者供圖)

      文化走村 觸摸鄉土記憶

      從森林公園至嶺頭集鎮的小北嶺古驛道,曾是古代福建四大省際官道之一。2023年,吳恒之在晉安壽山鄉走村時,對一塊部分字跡風化難辨的石碑進行考證后,確認是清福建巡撫李福泰頒發的護林碑,上勒“永禁伐林”四字。經考證,此為五城區現存最早的護林碑。

      2023年,壽山鄉啟動嶺頭集鎮改造時,將古驛道和沿線摩崖石刻納入保護。如今,游客漫步古驛道,可以從保存完好的摩崖碑刻中感受古人禁伐育林的樸素智慧,也可以走進村里的小北嶺古驛道展示館,了解崖刻背后的故事,觸摸當地文化的“根和魂”。

      “我們的工作就是和城鎮化賽跑。城鎮化趨勢是不可逆的,但如果等全部拆完再談保護,就沒有機會了。”吳恒之表示,受祖父影響,從事鄉土文化研究是他自大學時就立下的志向,2016年他從外地回到福州,開始全身心投入文史事業。

      8年間,吳恒之團隊累計走訪調研了福州500多個村落,幫忙完善村史、溯源姓氏、厘清譜系、探尋古跡,幫助20多支族姓找到了始遷信息,助力近50個村落挖掘完善紅色文化和歷史名人事跡。

      “村里有座龍峰正境(又稱戰坂境),所祀的是誰?”數年前,在新店戰坂調查采風時,一位當地村民發出了這樣的疑問。吳恒之查閱方志典籍發現,這里曾是歷史上南唐兵和閩國將領李仁達鏖戰的古戰場。后晉開運三年(946年),南唐攻打閩國。李仁達率大軍抵抗,與唐兵鏖戰,死傷及半。南唐敗北。是年冬,南唐又發重兵來犯,與閩兵再次激戰于吉頭。吉頭即今天的戰坂,而戰坂境應為里人紀念李仁達及其部將保家衛國而建,聽完吳恒之講述這段歷史,村民恍然大悟:“沒想到我們戰坂的歷史這么悠久!”

      和其他田野調查不同,吳恒之的走村注重和村民雙向良性互動,被村民親切地稱為“本村人”,村民一有新的發現也第一時間向他反映。久而久之,他文史“活地圖”的名聲越傳越廣,不少回大陸尋根的臺胞也輾轉向他求助。

      筆耕不輟 喚起文化認同

      在晉安區地方文化研究會辦公室,記者看到墻上吳恒之的寫作計劃,《聯話茶園》《晉安溫泉》《鼓山史話》等6本書稿已編撰完畢計劃出版,另有《晉安古道》《晉安姓氏志》等4部書籍在編。其中《晉安歷史文化叢書》中的《鼓山》《壽山》《岳峰》三部書稿計劃今年面世。這些都是吳恒之歷年“走”出來的成果。

      吳恒之編撰的第一部鄉土著作是“新店三部曲”。2021年,在新店古城遺址公園開園前后,《新店古村落》《福州第一城》《榕北革命史》等“三部曲”先后付印,將近100萬字的著述介紹了新店鎮大事記、名人英杰、名勝古跡、非遺民俗等。為全面如實反映新店鎮當地文化,吳恒之五年走遍新店28個行政村、129個自然村,參考了各類專題志、統計資料、鄉土志、族譜等近5000萬字。如今,他個人發表的各類作品就有近200萬字。

      2022年,吳恒之受邀參與重修《三坊七巷志》,在市博物館的臨時編輯部連續工作了7個月。令吳恒之自豪的是,重修《三坊七巷志》編輯部的5人中,有3人來自晉安區地方文化研究會。

      計劃出版的晉安區歷史文化叢書煌煌九大冊,將近三百萬字,將作為晉安建區30周年的“獻禮”。每一冊都詳細記載當地建置沿革、村居概況、山川形勝、文物古跡、寺廟宮觀、非遺民俗、文教名師、名人賢哲、史事遺聞、藝文著述等。

      歷史上,福州經歷多次民族遷徙和融合,最終形成獨具特色、海納百川的閩都文化,這種融合的趨勢在當代還在進行,如何喚起新居民的文化認同感?吳恒之建議從居住地的鄉土文化挖掘普及中破題。“了解了每條街巷的歷史和歷史上的名人,城市才不再是冰冷的鋼筋叢林,而是有著共同記憶和溫度,不斷延續的文化共同體。”他說。

      在歷史長河中,鄉村轉變為社區,新社區的命名也離不開吳恒之“助力”。去年3月,晉安區鳳嶼、崇賢、晉湖、瑞圣、鹿溪等5個新社區掛牌成立,鼓山鎮在社區起名上征求并采納吳恒之意見,全部取材或化用典故及民間傳說,為當地保留了一份鄉愁。

      比如鹿溪社區,據考證其所在地鶴林路與前橫北路交匯處有溪流經過,古時為“鹿溪”下游。“鹿溪還與周邊的獅峰、鳳丘、鶴林、登云等渾然一體,描繪出竹嶼至橫嶼的生態宜居景象。”在吳恒之看來,每一處地名背后,都有其承載的歷史和文化信息,構成了城市居民共同的文化記憶。

      跨界融合 拓寬活化路徑

      吳恒之自稱是“野生”的文化研究者,他的研究既取材于廣闊的鄉野,也在城市建設、鄉村振興、文旅、教育等方面持續創新性轉化應用,跨界融合的成果屢屢“破圈”。

      2023年,由吳恒之和福州日報社聯合推出的《三山拾久》系列片引爆了文史“流量”。鏡頭下,他和主持人尋古拾遺,諦聽歷史回音。這是吳恒之首次通過視頻節目進入公眾視野,他親身參與文案撰寫和拍攝。

      《三山拾久》的登云篇、九峰篇、尋龍記等3期節目一經推出,就在朋友圈和微信群內“刷屏”,每期轉發量達數萬之多,數百網友留言,成為閩都文化推廣的“出圈”之作。節目播出后沒多久,九峰村干部給吳恒之致電報喜:“這期節目太火了,我們村的民宿預訂爆滿,幾乎都預訂到了十月下旬,我代表九峰村感謝您!”

      近年來,吳恒之帶著鄉土文化研究成果頻頻走進校園,也碰撞出不少驚喜。由福州七中設計的一次暑期跨學科語文作業,老師吳劍琴向吳恒之取經,采取“跟著古人游北峰”的研學方式,帶動學生家長的北峰研學游,并獲得了教育部跨學科主題學習典型案例全國優秀案例一等獎。在吳恒之眼中,文化不應該只是擺在案頭的書,而應該走入日常生活、服務到各行各業。

      如今,晉安區委、區政府引進了晉安區地方文化研究會作為文化智庫,為相關項目決策提供建議與專業文史保障。晉安湖公園、金雞山公園、琴亭湖公園、晉安文化記憶館等的展陳內容,中國溫泉之都、壽山國石小鎮、“福聚晉安”全域旅游特色品牌等文旅項目,都閃爍著吳恒之領銜的研究會的“金點子”。

      “以一為始,以九為終,有始有終,善作善成。”吳恒之說,除了名字有十九畫之外,這也是他自號“十九先生”的原因,“當我邁出第一步的時候就要走到最后一步,我們的研究成果最終還是要講好福州故事,傳承閩都文化,致力于城市發展和鄉村振興”。(記者 朱榕 林玉和)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福州老人替父輩臺灣老友掃墓70多年 一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看黑人| 亚洲av福利无码无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无码av中文字幕| 日韩亚洲Av人人夜夜澡人人爽 | 456亚洲人成在线播放网站| 亚洲午夜激情视频| 国产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下载| 亚洲熟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2020国产精品亚洲综合网| 亚洲午夜电影在线观看高清| 亚洲第一页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午夜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www| 精品亚洲成AV人在线观看| 亚洲系列中文字幕| 亚洲啪啪免费视频| 国产亚洲国产bv网站在线| 亚洲视频无码高清在线| 亚洲成A人片在线播放器|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激情| 亚洲国产乱码最新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亚洲成A人片| 亚洲综合激情五月丁香六月| 亚洲色www永久网站| 亚洲国产精品ⅴa在线观看| 精品亚洲视频在线| 亚洲精品tv久久久久|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理论片不卡| 亚洲日韩中文无码久久|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电影 |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古装片| 亚洲AV天天做在线观看| 亚洲尹人香蕉网在线视颅| 亚洲成年人电影网站| 狠狠色伊人亚洲综合网站色 | 亚洲爆乳少妇无码激情| 色婷婷六月亚洲综合香蕉|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99 | 亚洲精品综合在线影院| 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亚洲美女精品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