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山遍野的楊梅樹上,一顆顆或紅或紫的果實掛滿枝頭,空氣里飄著清甜的味道。隨著6月的到來,閩侯縣小箬鄉福田村的頂流——楊梅再次“閃亮登場”。
走進福田楊梅基地,穿過林蔭小道沿著山坡而上,就能看到兩旁觸手可及的楊梅樹。綠葉間的楊梅在優質土壤的滋養下,散發著誘人果香。
此地栽種的楊梅品種為“黑炭”和“東魁”,汁多味美,肉厚核小,含糖量高,屬于甜中微酸的品種,深受群眾喜愛。
“我們這片果園已經有20多年的種植歷史,經過去年的矮化、深翻等精細化改造,老果園的生產能力有了新提升。現在,‘黑炭’已經搶先上市,果肉脆嫩、酸甜可口,每天都有很多從福州市區慕名而來采摘客。”楊梅基地種植戶楊仲新說。
曾幾何時,福田村是人們眼中的“問題村”,村居環境臟亂差,不少村民選擇出走。“好好的村莊不能就這樣散掉!”在村黨支部的引導下,黨員楊大泉、楊華容、楊瑜等人決定成立“四知文化村理事會”,對祠堂進行修繕的同時,依托祠堂建起“四知”文化廣場。
為了家鄉,黨員們盡心盡力,村民們也一呼百應。不到一年時間,“四知”文化廣場就建了起來。
村和萬事興。干群一心不僅帶來了村容村貌的蝶變,還帶旺了村里的旅游業。隨著“四知”文化品牌影響力不斷擴大,一批又一批黨員們來到福田村,接受廉政教育的洗禮。
“憑借‘四知’文化這塊招牌,每年到村里觀光旅游的市民多了不少,還帶動了村里楊梅、橄欖、紅薯等農產品的銷售,年銷售額達200多萬元。”楊華容說,近年來,在福田村黨支部的帶領下,村民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積極盤活山地資源,大力發展楊梅、茭白、地瓜、黃桃等特色農產品,推動鄉村旅游與農業產業相融合,實現增綠增收。
“之前刷短視頻,了解到這里的楊梅新鮮又美味,趁天氣好,我和幾個朋友開車來這里摘楊梅,也順便采采風,為接下來福田村的短劇拍攝做好準備。”呂女士說。
呂女士是小箬鄉即將打造的新鄉村短劇《遠方有福田》的制作人員。《遠方有福田》講述的是響應“我的家鄉我建設”行動號召的女主角,回到福田村當起了網絡主播給村民帶貨賣土特產,把家鄉的楊梅和橄欖推向全國的鄉村振興勵志故事。
據介紹,福田楊梅基地吸引了不少短劇攝制組到此采摘采風,為探索發展鄉村旅游模式打開思路。“竭誠歡迎‘網紅’主播來幫我們做短視頻推介,也希望借著鄉村短劇的東風,把楊梅推廣出去,以此進一步打響福田村楊梅的知名度。”楊仲新說。
相關鏈接:
“四知”文化
東漢時期,有人向官員楊震行賄,并稱半夜三更沒人知道。楊震正色道:“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者。”這就是有名的“楊震卻金”故事,楊氏后人也以“四知”作為家訓,世代倡導廉潔家風。(記者 譚湘竹 通訊員 潘慧晶 程釗)
責任編輯:趙睿
- 閩侯閩清注意!福州發布重要提醒!2024-06-10
- 夏日“頂流”!福州醉美繡球花開!2024-06-07
- 探路鄉村文旅“流量”變“留量”——閩侯廷坪首屆繡球花海浪漫之旅順利開啟2024-06-04
- 閩侯氣象科普館27日在閩侯縣甘蔗街道開館2024-05-30
- 閩侯白沙10棟古建筑將“活”起來2024-05-30
- 福州閩侯:大湖鄉雪峰一號山道上演速度與激情!2024-05-20
- 閩侯祥謙持續開展“護河愛水、清潔家園”行動2024-05-16
- 閩侯:擦亮荊溪“運動之城”地域品牌2024-04-21
- 福建海源華博裝備科技產業園項目一期竣工2024-04-18
- 閩侯金魚“游”向新賽道2024-04-17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橫穿馬路不可取 文明旅游記心間2024-06-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