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特色園區產值占福清農業總產值95%——
工業思維做農業 打好振興“組合拳”
鰻鱺養殖、冷鏈運輸、肉品加工……攤開福清市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規劃圖,一條自西向東的產業帶橫跨五個鄉鎮,讓鰻魚實現從活鰻到烤鰻的蛻變。
“我們把工業思維運用到農業產業當中,建設農業園區,實行標準化養殖,借助產業鏈實現一條龍加工,打響品牌,提高附加值,向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邁進。”福清市鄉村振興發展中心負責人陳輝說。
近年來,福清按照福建省、福州市部署,學習借鑒“千萬工程”經驗,打好園區平臺、特色品牌、融合發展、要素保障等產業振興“組合拳”,培育了枇杷、生豬、蛋禽、花蛤、鰻鱺和臺灣農民創業園等六大特色園區,2023年實現產值227億元,占農業總產值95%,為鄉村全面振興提供堅實產業支撐。
標準化集約化建設
創建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
“這里豬比人嬌貴,工作人員以外的人都不準進豬圈。”在福清的福建省星源農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綜合部經理王婷婷指著監控室里的大屏幕對記者說,“想了解生豬養殖情況,看大屏更清晰。”
屏幕監控中,豬舍的墻上裝著一排水簾和負壓通風設備,二氧化碳、氨氮、硫化氫、溫度、濕度等各類環境監測傳感器,實時采集數據,同時結合季節、豬種等,形成有效的豬舍環境信息調控程序。
“我們將數字化、智能化貫穿到養殖的每一個環節,探索出高品質、標準化的生豬養殖之路。”王婷婷說,在這樣的路徑指引下,經產母豬每胎次平均產仔數由11.1頭提升至13.6頭,年產胎次由2.01提升至2.33,配種率由87.6%提升至95%,平均每年在省內可出欄10萬多頭優質生豬。
借鑒工業園區標準化建設理念,福清以科技為載體,系統推進農業園區道路、水渠、電網、庫房等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園區發展承載水平,鰻鱺、生豬產業園入選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名單。福清還尤其注重推進農田整治,緊扣“路相通、渠相連、旱能灌、澇能排、宜機耕”,實施高標準農田改造行動,現已建成高標準農田12.9萬畝,占耕地面積25.6%。
作為“大后方”,福清在資金方面,探索“向上爭取、財政撥補、銀行融資、鎮村自籌”等多元化融資渠道,用好債券、保險等“金融工具箱”,為農業發展籌集資金72億元。在人才方面,完善農業人才引進等政策措施,引進農業人才70多人,選任260多名科技特派員,服務保障鄉村產業振興。
找點連線擴面
打造一二三產融合示范區
“吃福清花蛤,泡海水溫泉!”這個端午假期,福清三山鎮打出的這個文旅口號響亮而誘人,吸引了不少游客。
憑借“全國唯一大水體花蛤人工育苗”獨特產業以及東龍灣高品質海水溫泉等特色資源,當地通過“小花蛤、大產業,小溫泉、大健康”的發展思路,著力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一手打造全國最大的花蛤育苗基地、產業交易平臺,一手建設地熱溫泉梯級綜合開發為基礎的生態、宜居宜業特色小鎮。
“找準農村特色資源作為著力點,串聯起相關產業,擴大產業輻射面,向開發農業多種功能、挖掘鄉村多元價值要效益,推動鄉村產業全鏈條升級。”三山鎮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樣才能增強鎮村的市場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動能。
放眼整個福清,“點”“線”“面”的思路同樣奏效——
在“點”上,注重強龍頭,扶持農業龍頭企業,實施天馬現代漁業等61個重點項目,培育福州市級以上龍頭企業91家。
在“線”上,注重鑄鏈條,借鑒工業產業鏈運作模式,推動形成以糧油作物等為主導的種植業,以生豬養殖等為主導的畜牧業,以白對蝦養殖等為主導的水產業,2023年三大農業主導產業產值達197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80%。
在“面”上,注重促融合,緊扣“接二連三”,依托中印尼“兩國雙園”平臺,培育御冠食品等重點加工企業,形成了烤鰻、對蝦等優勢加工業;同步發展龍高商貿新城、特色街區、跨境電商等鄉村商貿服務業,培育露營、海水溫泉、太空艙等農文旅經濟,帶動鄉村群眾增收致富。
強特色育品牌
擁有6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從田間地頭走向全國各地,從批發市場走進直播平臺……“五一”假期,在閩江之心,福清市一都鎮將枇杷品牌發展壯大的心路歷程一并展現。
作為省內枇杷三大主產區核心區之一,當地在勤練內功,做好品種改良,提升種植技術的同時,連續7年與福州日報社聯動舉辦枇杷節,擦亮“一都枇杷”金字招牌,擴大影響力。
“我們從種植中跳出來,促進枇杷文化交流,挖掘枇杷周邊價值,凝聚從業者合力,多做一些,就能收獲更多。”一都鎮黨委書記俞強說,騰出一些手,做強品牌,就能看到產業后勁。
在福清,很多產業都在努力探尋品牌價值躍升路徑。圍繞做精“一條鰻”,福清依托上逕鎮等的約2萬畝土地,建設集苗種培育、成魚養殖、精深加工、冷鏈物流等于一體“世界鰻谷”,打造全國最大鰻魚養殖基地,2023年鰻魚產量3.8萬噸,實現產值30.4億元。
圍繞榨干“一粒果”,福清以一都枇杷為核心,發展枇杷膏、枇杷酒、枇杷汁等精深加工業,打造全國知名枇杷農業基地,2022年一都枇杷入選“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
圍繞育好“一只蛤”,福清建設集蛤苗繁育、花蛤銷售、蛤精調味品加工等于一體產業體系,打造全國最大花蛤育苗基地,去年花蛤及其加工產值25億元,常年穩居全國第一。
圍繞專注“一枚蛋”,福清以光陽蛋業為示范,實行自動化養殖等模式,打造全國最大蛋品生產出口基地,2022年光陽蛋業獲評“全國農業農村信息化示范基地”。另外福清還培育了東張蜜柚、漁溪龍眼、高山羊等品牌,全市現有6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福清市現有省級鄉村振興示范鎮村30個,在福州縣區中數量最多,這離不開產業的帶動力。”福清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堅定不移走好鄉村富民特色產業發展之路,加快構建鄉村現代化產業體系,努力以產業高質量發展帶動鄉村高水平振興。(記者 錢嘉宜)
責任編輯:趙睿
- 端午戲劇《蘭香虎影》在福清正式開演 助推“活化”文旅資源2024-06-12
- 福清:千年古街煥新彩2024-06-12
- 眾星捧月 星月同輝——福清融僑開發區壯大電子信息產業集群觀察2024-06-03
- 福清市三福郊野公園預計6月動工 公開征集公園LOGO2024-05-29
- 2000畝大場面!快來福清這里收獲美食!2024-05-22
- 構筑千億級產業高地,福清新型材料“磁吸力”從何而來?2024-05-10
- 貨車急轉彎失控墜入懸崖 消防人員緊急救援2024-04-17
- 福清城頭發現“仙篆”石刻 疑為先秦時期所刻文字符號2024-04-11
- 福清:以新材料鍛造“新”引擎2024-04-09
- 福清:中印尼“兩國雙園”食品產業園領跑高質量發展2024-04-08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倉山萬達旁建成4個超大遮陽棚2024-06-1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