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13日獲悉,位于晉安區牛崗山公園東南角的福州科技館新館計劃年底開放,將為市民科普自然災害等科學知識。
計劃年底開放的福州科技館新館。
在今年初召開的市人代會上,陳長欽等3位市人大代表提出了《關于建立應急自然災害體驗館的建議》。
“自然災害是當今世界面臨的重要問題之一,很多人對于如何應對自然災害缺乏必要的知識和意識,導致在面對災害時無法作出正確的反應。”陳長欽等代表提出,為了提高群眾的防災減災救災意識,應該在加強科普宣教工作的同時,在福州建立自然災害體驗館,讓更多的群眾學習面對突發災害時應采取的保護措施。
據了解,目前福州各地的自然災害體驗館,由各行業主管部門根據自身需求和條件自行探索建設。例如,晉安消防與地震安全體驗中心由市防震減災中心與晉安區消防大隊共同建設管理,側重消防和地震內容;福州市科技館由市科協建設管理,館內設置部分自然災害預防內容;三坊七巷消防博物館由市消防支隊建設管理,設置消防教育與體驗、消防文物和史料陳列展示等內容;各縣(市)區防災減災科普場館由各縣(市)區依托科普場館、學校、安全文化公園等建設1個包含防震減災科普宣傳功能的場地。
記者從市科協獲悉,福州科技館設有防震減災展區,內含“建筑抗震模型”“地球內部構造”“地震橫縱波演示”等多項展品,通過實物模型、互動體驗、視頻解說、圖文科普、知識搶答等方式,引導參觀者了解地震發生機制,增強防震減災意識,提高自救和避險能力。同時,積極開展“防范災害風險 護航高質量發展”防災減災知識科普、“天氣氣候水 代代向未來”世界氣象日紀念活動等,普及防震減災、氣象災害防御、應急救護知識等。
“目前我們正加快推進福州科技館新館建設,計劃在新館的‘地球家園’展廳,設置‘自然災害劇場’的展項,通過沉浸式投影的方式向民眾科普沿海地區常見的自然災害及自救、互救方法,提高群眾對自然災害的認識。”市科協近期在回復代表建議時表示,將進一步發揮縣(市)區科技館、科技館分館的作用,指導轄區內科技館發揮科普主陣地作用,引導科技館分館發揮行業優勢,加強場館多媒體互動性,通過AR、VR等新興技術手段,給群眾帶來更直觀的感受,進一步增強市民的災害風險防范意識,提高災害應對能力。(記者 李暉/文 陳暖/攝)
責任編輯:趙睿
- 兩岸青年榕城“競智”2024-06-14
- “福州向上實力”系列報道之一:數字,昂揚向上的力量2024-06-14
- “萬億之城”福州的數字樣本2024-06-14
- 福州長樂區文嶺鎮:人大政協巡河 共護碧水清流2024-06-13
- 福州市長樂區梅花鎮:“河長制”促“河常治”,共繪梅“景”新畫卷2024-06-13
- 福州市長樂區梅花鎮:護河愛水開良方 青山碧水繞梅城2024-06-13
- 暴雨昨日突襲榕城 城區全力攻堅排水防澇2024-06-13
- 福州亮燈迎接世界獻血者日2024-06-13
- 福州啟動招生宣傳網絡空間整治行動2024-06-13
- 陪伴11載 沃爾瑪五四北店將停業2024-06-13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兩岸青年榕城“競智”2024-06-1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