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省福州港口發展中心舉辦首屆“福州港開放日”,聯合福州港務集團有限公司以“我家門口那個港”為主題,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周邊重點漁村重點漁戶、船代、船東代表、行業企業安全管理人員、青年干部等各界人士“做客”福州港。
繁忙的福州新港國際集裝箱碼頭。記者 陳暖 攝
鮮紅的岸橋、門吊在碧海藍天下格外耀眼,上個月剛剛投產的融港碼頭是閩東北地區首個投產的零排放全自動碼頭。福建融港碼頭公司技術主管王磊告訴記者,碼頭的橋吊、門機、輪胎吊以及叉車都是電動設備,通過“以電代油”能源模式,顯著降低能源消耗和零排放,平均一個標準箱能節省0.86千克標準煤。
位于福州港江陰港區8#、9#泊位的融港碼頭擁有1個5萬噸級和1個7萬噸級集裝箱泊位,可停靠15000TEU集裝箱船舶。為了更快充換電,碼頭配備了換電站、充電樁、換電小車等設施,以及正面吊、堆高機、推車等純電設備。一旦有機械電量告罄,換電小車就會攜帶電池柜出發救援,5到10分鐘就能實現滿電,解決了純電機械作業的后顧之憂。
記者了解到,福州港岸電使用接電量大幅增長,2023年完成岸電接電量120萬千瓦時,比增69%;今年上半年岸電接電量持續保持高增長態勢,接電量完成107.78萬千瓦時,同比增長122%。
在江陰港區福港集箱數智中心,軌道吊操作手鄭文清操作搖桿,遠程控制著后方堆場的一臺軌道吊。隨著手指的精準動作,集裝箱被吊起、平移后放至一輛重卡上,準備運出堆場。
在這里,集裝箱碼頭智能調度生產系統的應用,實現了船舶配載、泊位計劃、堆場派位、岸橋策劃的自動化,像鄭文清這樣的操作員作業方式發生了極大變化。最明顯的改變是,過去,他要爬上近20米高的駕駛倉,一天要坐上8小時。“駕駛艙冬冷夏熱,一個人只能操作一臺機器,還不能輕易下地。”他說,現在只要坐在地面的智能監控中心,對著眼前的屏幕,借助軌道吊搭載的68個攝像頭,就能觀察到過去只能憑經驗判斷的盲區。“這套設備讓操作員的作業效率起碼提升一倍,一個人能監管6臺軌道吊設備,省心又便捷!”他說。
此外,當日的“福州港開放日”活動還通過走進江陰港區、走進干散貨碼頭、走進港口建設現場、開放航道、開放引航、體驗港口作業風險和探源太平港等7項活動,展示港產城協同發展、和美共生的生動場景,以及歷史底蘊和魅力。(記者 朱榕 通訊員 林開宇)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州港建設生產“雙過半”2024-07-08
- 福州港山水碼頭迎來首批遠洋漁獲2024-06-27
- 福州港一季度貨物和集裝箱吞吐量同比增長超8%2024-04-09
- 福州港元洪作業區實現一體化運營2024-03-07
- 福州港今年首個碼頭正式投入運營2024-03-07
- 福建江陰港區:“中國智造”整裝汽車“揚帆出海”2024-02-29
- 福州港首個全電動碼頭開始設備安裝調試2024-02-28
- 福州港營運散貨碼頭揚塵整治見成效2023-12-06
- 福州港江陰港區汽車出口突破2萬輛2023-10-26
- 福州港松下港區防波堤工程通過竣工驗收2023-09-28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大學城聯合研究生院首屆招生完成2024-07-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