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高校教師高展澍與長樂區收藏協會鑒賞委員會主任劉文平,根據當地人指引,在長樂千年古剎龍泉寺后山,發現巨幅摩崖石刻佛像。從體量來看,該摩崖佛像堪稱“長樂唯一、福建罕有”。
經描摹處理的摩崖佛像照片。
巨幅摩崖佛像藏于密林深處,刻于一塊巨石表面。由于年代久遠,巖石風化較為嚴重,石頭表面的鑿痕已不清晰,若不細察,很難發現刻于石表的佛像。
高展澍與劉文平細致觀察發現,佛像為陰刻,由佛坐像與3層蓮花座組成,整體高2.65米、寬1.4米。佛像特征鮮明,頭頂肉髻,雙眼微睜,雙耳垂肩,雙手合十,雙腿箕踞,服飾為內襯僧袛支、外加右肩固定式袈裟,衣袖自然下垂,盡顯莊嚴。其下的蓮花座為覆仰蓮造型,細節豐富,體現了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藝。
高展澍認為,如此巨幅的摩崖佛像,在長樂尚未發現第二處,在省內也比較罕見,堪稱“長樂唯一、福建罕有”。
摩崖佛像的自然面貌。
關于佛像的年代,高展澍推斷其可能鑿于南北朝末期,距今約1400年。他指出,佛像的面部特征、服飾風格及蓮花座造型均符合南北朝晚期的特點。
北京一名文博專家提出不同意見。他根據高展澍提供的照片,判斷佛像可能出自明末清初,是南北工匠技藝融合的產物。他認為,佛像有著明顯的明末清初南北雜糅風格,推測是清軍入關后,北方工匠逃難至長樂后為龍泉寺所作。
值得一提的是,巨幅摩崖佛像所在地離龍泉寺不遠。據《龍泉寺志》記載,該寺始建于南朝梁承圣年間,是禪宗大師百丈懷海的出生地與出家地。懷海禪師在此創立了《百丈清規》,對后世佛教寺院管理產生了深遠影響,龍泉寺也因此成為禪宗的重要道場。
據了解,福州烏山、鼓山、城門山等處都有摩崖造像,但長樂這處摩崖造像體量之大較為罕有,無論該佛像鑿于南北朝還是明末清初,都具有重大的文物價值。(記者 徐文宇/文 受訪者供圖)
責任編輯:趙睿
- 陪伴長樂人近70年 克鳳五門閘將拆除重建2024-07-22
- 長樂多個區域劃為禁飛區 嚴禁無人機等“低慢小”目標飛行2024-07-17
- 長樂引進首個“智慧藥房” 讓“人等藥”變“藥等人”2024-07-10
- 長樂“智慧藥房”最快20秒配好藥2024-07-08
- 遺失不動產權證 長樂實現“公告即補”2024-07-03
- 長樂區城鄉供水一體化工程一期項目二標段進場施工2024-07-02
- 長樂航城街道開展6月“河長日”暨“護河愛水、清潔家園”活動2024-06-14
- 保護多年 長樂漳港海蚌今年有望試點開捕2024-06-14
- 長樂區首占鎮開展河道專管員汛期巡河活動2024-06-13
- 長樂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巡河問水 守護碧水藍天2024-06-13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陪伴長樂人近70年 克鳳五門閘將拆除重建2024-07-2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