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伏未央,秋色初見。7日是二十四節氣的立秋。福州市第二總醫院中醫科林紅主任提醒,雖然立秋帶著“秋”字,但仍處于三伏之中,對于福州來說,依然暑熱難消,要預防中暑、腸胃炎等疾病。此外,立秋預示著夏天即將結束,養生要以“養收”為原則。
早睡早起 收斂內養
立秋過后,白晝漸短,夜晚漸長,正是人體陽氣漸收,陰氣漸長之時,古人言“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因此立秋養生,要“收著”養。
在精神調養上,秋內應于肺,肺在志為悲。“秋風起,秋葉落,人們易出現情緒抑郁,悲秋,此時需心境淡泊寧遠,神志安寧,收神斂氣,曬曬陽光,培養興趣愛好,陶冶情操。”林紅主任介紹。
立秋后起居應早睡早起,與雞俱興,以順時早睡聚斂陽氣,早起舒展肺氣。一般立秋過后以晚上10時入睡,早晨6時起床為宜。
運動養生方面,立秋起,人體精氣處于收斂內養的階段,運動鍛煉需適度,不可大汗淋漓,易損耗陽氣和陰液。可選擇慢跑、快走、瑜伽、太極、八段錦等輕松舒緩的運動。
防暑除濕 潤燥補肺
飲食方面,林紅主任介紹,先別忙著“貼秋膘”,特別是余熱未消的福州,人體脾胃功能還比較弱,依然要先健脾、排濕。
立秋至秋分,是中醫學的“長夏”季節,“長夏應脾而變”。此時節以濕為主要特征,濕為陰邪,好傷人體陽氣,尤其是脾陽,易導致人體食欲缺乏、精神不振、四肢乏力等,日常飲食中可增加一些利濕的食物,如茯苓、薏苡仁、赤小豆、冬瓜、玉米等。
初秋多見溫燥,容易出現口鼻、咽喉及皮膚干燥,也可出現干咳無痰或痰黏難咳的“燥咳”表現。所以飲食宜“潤燥、補肺、養陰、多酸”,可多食梨子、銀耳、百合、蓮藕等,可滋陰潤燥,養肺健脾,清熱生津。
最后,林紅主任提醒,雖然天氣開始熱轉涼,但還是要小心“秋老虎”的余威,因此,立秋后防暑降溫要繼續。此時往往白天熱,夜里涼,要懂得及時增減衣物,切不可貪涼,避免感冒。
立秋膳食推薦
百合蓮子蓮藕湯
食材:蓮藕200克、鮮蓮子50克、鮮百合30克。
做法:將蓮藕洗凈,切小塊,鮮蓮子(不去芯)洗凈,鮮百合洗凈,一同放入砂鍋,加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熬煮至蓮藕、蓮子酥軟,加適量鹽即成。
功效:健脾益肺,清心安神。
玉米百合粥
食材:玉米粒、大米適量,鮮百合20克。
做法:將玉米粒、大米放入高壓鍋熬煮30分鐘,隨后加入鮮百合燉煮,出鍋即可食用。
功效:健脾潤肺。
(記者 陳丹 通訊員 朱玉)
責任編輯:趙睿
- 立秋等于入秋嗎?有哪些習俗?該如何養生?2023-08-08
- 立秋民間有貼秋膘咬秋曬秋習俗 立秋不等于入秋!2023-08-08
- 立秋不意味著入秋,這是天氣由夏轉涼的過渡性季節2023-08-08
- 立秋不意味著入秋 熱氣消散和氣溫降低尚需時日2023-08-08
- 立秋是幾月幾號2021年 立秋是幾點幾分具體時間!立秋吃什么2021-08-06
- 8月7日14時54分"立秋":遲遲白日晚 裊裊秋風生2021-08-05
- 福州昨日發布高溫橙色預警 立秋你“啃秋”了嗎2020-08-08
- 今日立秋!2020立秋時間幾時幾分立秋具體時間 立秋習俗節氣盤點2020-08-07
- 2020年立秋具體是幾點幾分?立秋傳統習俗美食都有哪些 立秋后天氣為何還是那么炎熱?2020-08-07
- 立秋是幾月幾號2020 立秋唯美古詩句 立秋一起貼秋膘吃什么!2020-08-07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高新區第三代半導體產業園新增“屋頂電站2024-08-0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