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煙火氣與文明風共存,福州城管部門聯合屬地政府精準施策
微疏導點:給流動攤販安個“家”
城管隊員在赤橋夜市巡查。記者 包華 攝
夜幕降臨,晉安區新店鎮的赤橋夜市開始熱鬧起來,攤主們有序出攤,整齊排列,食客們圍坐在一起談笑風生,品嘗美食……這是福州城管部門聯合屬地政府,規范管理流動攤販的縮影。
為破解流動攤販管理難題,守住城市“煙火氣”,截至目前,福州城管部門聯合屬地政府,因地制宜在全市設置49個早市、夜市類“微疏導點”,引導近千名流動攤販進入。這些“微疏導點”運轉如何?“煙火氣”與“文明風”共存的秘訣何在?近日,記者進行了采訪。
攤販集中地建起“疏導點”
19日晚7時許,記者在赤橋夜市看到,現場煙火氣十足,現烤的生蠔、油炸的春卷、現榨的西瓜汁……近60個攤位沿著赤橋路整齊排列,空氣中彌漫著各種小吃的香味,讓人食指大動。
不少市民正在尋覓美味,有的點上啤酒、烤串,坐在小方桌旁把酒言歡,享受夏夜悠閑時光。一些熱門攤位前還排起了小長隊,正在排隊購買烤串的吳先生說,他晚上有空就喜歡和家人來這里逛逛,“出了小區,就能品嘗美食,的確很方便,而且衛生也搞得挺清楚”。
赤橋夜市位于晉安區新店鎮,臨近福飛北路,交通方便,周邊不僅有崇安佳園、新慧嘉苑、福盛花園等10多個住宅小區,還有新店村和健康村兩個村莊,常駐居民和外來務工人員眾多。人口多,意味著需求旺。
晉安區城管一中隊中隊長鄭建華說,沒建夜市前,這里已經集聚了很多流動攤點,但往往一擺就擺到交通主干道福飛北路上,而且都是開著小三輪,哪里有空地就往哪里插,影響交通不說,市容也不佳。
周邊居民有需求,攤販也要謀生計,“與其追來趕去,攤販累,城管也累,不如‘將計就計’、疏導結合。”鄭建華說,去年10月,城管部門將情況報屬地政府批準,引導流動攤點到批準區域集中經營,由第三方管理衛生、保障供電等,攤販抽簽確定點位,正式打造赤橋夜市“微疏導點”。
“夜市早市想活得久,不是想設就能設的。”鄭建華說,首先絕對不能影響主次干道交通,其次是要做好保障,讓攤主們愿意來這里。目前,新店鎮已在赤橋、西園等地設置多個早市、夜市類“微疏導點”,疏導攤位超500個。
當記者問烤生蠔的攤主王曉麗是否還想去其他地方擺攤時,她果斷搖頭:“現在我和愛人白天忙著進貨、休息,晚上出攤,要做到凌晨一兩點,這里的生意都顧不過來,哪有時間跑到其他地方去看?”對攤主來說,能在一個地方長期出攤賺錢,就是一種穩穩的幸福。
兩個半小時的早市“魔法”
每天早晨5點半開始,在福嶼小區二區附近一段上百米長的道路兩旁,攤販開始云集,水果、蔬菜、肉類等各類農副產品種類豐富,一派熙熙攘攘的景象。然而,一到早上8點,攤販們就開始有序收攤,順帶收拾垃圾,環衛人員、道路沖洗車跟著上場,不到半個小時,一切重歸整潔。
福嶼便民早市每天都在上演這樣的“魔法”。其中,蔣志松的攤位專賣各種蔬菜水果。每天,他在早市抓緊“黃金兩個半小時”,妻子則在定點菜鋪賣菜,兩人分頭行動,一起賺錢養家。蔣志松說,福嶼早市周邊居民區多,他的攤位生意不錯,“一做就是好幾年”。
難道就不能多賣一會?“鼓樓區人口密集,車流量大,早市不等同于夜市,交通早高峰期間容易交通堵塞,因此,我們還從南到北劃定了早市區域。”鼓樓區洪山城管中隊中隊長鐘春山解釋,只有按時撤市,才方便環衛工人、道路沖洗車集中保潔,迅速恢復市容。
鐘春山指了指燈桿上一塊藍色便民市場公示牌,上面標注著經營時間、范圍和現場負責人、投訴監督電話等信息,“早市既要便民,也不能‘擾民’。”鐘春山說,如果市民投訴“商販聲音太大”,他們就及時提醒。同時,要保證預留三個機動攤點,攤位旁要預留通往店鋪的小道……只有管理得細致到位,才有可能做長久。
記者留意到,一些肉攤角落里擺著幾張紙,定睛一看是肉質檢驗合格證,“這都是老習慣了,出攤前必備。”攤主林千元大大方方地展示自家的肉質檢驗合格證。原來,鼓樓區食安辦引導這里的每個攤販都辦了食品攤販證。此外,肉類檢疫證明、果蔬進貨票據等都要有,方便溯源。
“幾年前,早市面積大概只有現在的一半,后來攤主越集越多,形成了一定規模。”鐘春山說,鼓樓像這樣的限時早市還有五鳳早市,“雖然城市在變,但民生需求從來沒變。”
讓更多攤主進入“疏導點”
盡管有了“微疏導點”,但部分攤販因為種種原因,仍在擺“野攤”。
在倉山區淮安路附近,林珊(化名)的四果湯攤位頗受歡迎,花生碎、芋圓、椰片等二三十種小料任意加,一律10元一碗,獨特的口感收獲了一批忠實客戶。但城管一來,林珊還是要轉移。此前,她和丈夫也過著“穩定”的夜市擺攤生活。
林珊說,她在川正購物廣場夜市干了幾年,但是去年夜市開始搞集裝箱改造,攤位要搬進去,她感覺千篇一律,好像搬進了店鋪。林珊不看好這一模式,就和丈夫撤了出來。如今她在這邊做,丈夫則在金山附近的夜市做,“穩定當然好,但關鍵是要有客人,要有錢賺”。
因為生意不景氣,部分夜市開始撤場。有的直接關閉,有的升級改造,尋求生機,一些攤主也像林珊一樣開始擺起“野攤”。同樣在淮安路上擺檸檬茶攤的林先生說,他曾考慮過金牛山福道入口的一家夜市,一打聽得知不僅每個月要交2000元攤位費,還要根據攤位營收抽成,“如果不抽成,可能會搬過去”。
早市、夜市活得久不久,“讓利于民”是關鍵。因為涉及衛生保潔、治安巡查和集中供電等保障,早市、夜市運轉也需要一定資金支持。但記者了解到,無論是赤橋夜市,還是福嶼便民早市,都有一個相同點——攤位費一律走公賬,絕對不能進私人腰包。此外,相比一般市場價格,其攤位費往往會更低。赤橋夜市攤主曾惠青說,她曾打聽其他夜市的收費,最終選擇了這里。
“疏導占道經營的流動攤販、保持市容,才是我們的初衷。”鄭建華說,試想,如果這個點位生意好、能賺到錢,誰又愿意風里來雨里去滿城跑?接下來,他們將做優服務,做旺人氣,讓更多攤主進入“微疏導點”。
記者手記
期盼微疏導點惠及更多攤販
“凡治國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則易治也,民貧則難治也。”這是2500年前管仲經典的經濟學觀點,也是我在這次采訪中深刻感受到的。如果攤販能在一個“微疏導點”穩定賺錢生活,他會選擇每天“流動”嗎?答案一般是“不會的”。
“富民”需要方法,正如辦好一個夜市或早市也需要方法和智慧。如選好點位、管理到位、讓利于民,當然,光有這些可能還是不夠的。但是,如果沒有這些,卻是萬萬不能的。
透視一個夜市或者早市,實際上就是透視一個市場。市場如何活得好、活得久,不能光靠一個部門,還需要更多部門合力,也不能光靠部門,還需要市場主體自身發力。正如文中賣四果湯的攤主,她的四果湯總能贏得受眾,當然,如果她也能有一份“穩穩的幸福”,那是最好不過的了。期盼“微疏導點”能惠及更多流動攤販。(記者 沐方婷)
責任編輯:趙睿
- 隨遷子女23日起填報小學志愿 未填報將無法參加電腦派位2024-08-23
- 海峽兩岸(福州)職工創新創業創造大賽主題日活動舉行2024-08-23
- 福州兩項目通過填海竣工驗收2024-08-23
- 福州全省率先在商業銀行全面推行企業簡易開戶服務2024-08-23
- 臺灣青年人才研習班在榕舉辦2024-08-23
- 市體育局領導接聽12345熱線 今年福州馬拉松12月15日鳴槍2024-08-23
- 2024中國(福州)工業博覽會下周舉行 超300家知名企業展示新產品新技術2024-08-23
- 2024世界航海裝備大會11月在福州舉辦2024-08-23
- 福州:掀起學習熱潮 凝聚改革共識2024-08-23
- 80名“海絲”青年福州共敘“海絲”緣2024-08-22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市長樂區鶴上鎮召開2024年第三季度河道專2024-08-2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