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市民熟知的烏山氣象站——福州國家基準氣候站被世界氣象組織認定為七十五年站類別的百年氣象站。2018年,福州國家基準氣候站已被中國氣象局評為中國百年氣象站,列入中國氣象站重點保護名錄。
福州國家基準氣候站是一座怎樣的氣象站?它又是如何觀天測云的?它和市民的日常生活有著怎樣的聯系?1日,記者來到烏山之巔,探秘這座氣象站的“不一樣”。
空中俯瞰觀測場站。
智慧氣象站 有一群“神隊友”
1日,記者來到位于烏山之巔的福州國家基準氣候站觀測場站。相比2022年10月記者現場采訪時所見,“標準化建設”是該場站這兩年變化的關鍵詞。
據介紹,原來該觀測場站的布局為25米×25米。根據標準化建設,東西向保留25米長度的同時,南北向延伸到了35米;同時,該觀測場站西面布設氣象觀測特種設備觀測區。空間變大帶來最明顯的變化,就是設備布局更加合理。
“一方面,觀測設備統一按照北高南低布局,避免了各項設備運行時可能存在的干擾,氣象數據采集更加精確;另一方面,場站業務值班房搬遷后,原本布置在房頂的設施,能在寬裕的場地落地布設。”省氣象臺觀測科負責人劉祥金介紹。
記者注意到,該觀測場站里的“高個兒”設備,當屬監測風向、風速的10.5米高風塔。風塔旁不遠處就是能見度觀測儀。劉祥金告訴記者,該設備監測的正是氣象預報中的重要氣象要素“能見度”。在曾經的人工觀測時代,能見度由富有經驗的觀測員通過肉眼觀察場站周邊測繪的固定目標物清晰度來判斷,如今的自動化設備就像一雙“千里眼”,在幫觀測員減輕勞動強度的同時,也讓數據采集更加精準。
該觀測場站里,成為氣象人“神隊友”的先進氣象設備可不少:穿著一身雪白外衣的閃電定位儀,堪稱一名“閃電捕手”,利用閃電輻射的聲、光、電磁場特性,精準記錄閃電的發生時間及位置;頭頂一對“大耳朵”的降水現象儀,借助雨滴光學傳感器,對毛毛雨、雨夾雪或冰雹,都能精準區分;長著一對“大眼睛”的激光儀通過紅外激光遙感,可觀測天空云層厚度、云量。此外,還有觀測冰雪天氣的電線積冰架、雪位尺以及監測蒸發量的蒸發傳感器、觀測陰晴的可見光成像系統……
記者在現場了解到,2012年福州國家基準氣候站地面氣象觀測全面實現自動化,從此告別了人工定時觀測。一臺臺自動化氣象觀測設備好似“千里眼”“順風耳”,不僅能在風云間精準捕捉氣象預報所需的各類氣象要素數據,還能實現各項氣象數據每分鐘傳輸至場站主采集器。主采集器通過業務值班房數據質控后,每5分鐘向省氣象部門數據平臺傳輸數據,為氣象預報提供數據支撐。
山頂氣象站
把脈陰晴冷暖
不少市民都熟悉烏山氣象站,可它為什么被稱為福州國家基準氣候站?省氣象臺觀測科副科長鄭文君解開了記者心中的疑惑。
“我們國家的氣象站分國家基準氣候站、國家基本氣象站、國家一般氣象站三個級別。其中,國家基準氣候站屬于最高規格的一類氣象觀測點,烏山氣象站便屬于這一類別。”鄭文君介紹,基準站是為獲取具有充分代表性的長期、連續氣候資料而設置的氣象觀測站,也是建設要求最為嚴格的氣象觀測站。其對觀測環境及周圍遮蔽物體、人為干擾等因素有嚴格限制。烏山頂因此成為福州國家基準氣候站安家的理想之地。
風雨、陰晴、冷暖……雖然福州國家基準氣候站位于烏山頂,但它與市民的日常生活卻緊密相聯。據了解,福州天氣預報以福州國家基準氣候站觀測數據為基準,服務市民的日常出行。市民熟悉的氣溫、濕度、風速、風向、降水、能見度等氣象要素及雨、雪、冰雹、霧等天氣現象,正是福州國家基準氣候站觀測的重點。
鄭文君說,隨著氣象工作的發展,氣象預報手段越加先進,但福州國家基準氣候站向氣象預報部門提供的各項數據,仍是福州城市天氣預報工作的重要參考和佐證。
為何氣象部門預報的氣溫常與體感氣溫有所不同?這是市民關心的話題。在福州國家基準氣候站觀測場站用于監測氣溫與濕度的百葉箱旁,劉祥金解釋,該觀測場站百葉箱內溫度表測得的氣溫,是按照世界氣象組織統一標準,在排除各種局地環境因素干擾后取得的客觀空氣溫度,在氣象工作中更具代表性和可比性。體感氣溫則因每個人所處環境不同和對所處環境的主觀感受不同而有所差異。這是兩種氣溫感知不同的原因。
烏山頂的福州國家基準氣候站。
百年氣象站
凸顯歷史文化
從2018年獲評中國百年氣象站,并作為不可替代氣候遺產列入中國氣象站重點保護名錄,到此次被世界氣象組織列入七十五年站類別的百年氣象站,福州國家基準氣候站承載的氣象歷史文化再次凸顯。
始建于1934年的福州國家基準氣候站,是福建省建站最早的氣象觀測站,保留有1934年至今的寶貴地面氣象觀測數據。這對福州及福建的氣象氣候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新中國成立以來,福州國家基準氣候站更是見證了福建省氣象事業的飛速發展:氣象觀測從早期的一天3次人工定時觀測到如今實現全自動觀測;氣象觀測要素從早期的10多項擴展到了如今的40多項。該站已成為成為全省氣象觀測要素最多的觀測站之一。這里作為全國科普基地,不定期舉辦氣象科普活動,帶領一批批孩子感受氣象科學的魅力。
福州國家基準氣候站也見證了烏山這座歷史文化名山的新變化。烏山歷史風貌區二期提升改造中,建設者根據《烏石山志》等記載,在福州國家基準氣候站觀測場站周邊的山頂,修復了相關景點。今天,人們可以閑坐不危亭中俯瞰城市風景,并現場感受摩崖石刻里的歷史文化底蘊。清新高顏值的福州國家基準氣候站,也成了人們眼中的一道風景。
采訪時記者了解到,福州國家基準氣候站觀測場站業務值班房拆除后的區域,今后將由相關部門用于進一步恢復鄰霄臺景區的歷史風貌。(記者 李錦清/文 鄭帥/攝)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州市安辦強化警示教育 4起安全生產違法案例公布2024-09-02
- 福州高級中學小學部初中部揭牌 開啟小初高12年一貫制培養模式2024-09-02
- 福州:花式開學點亮新學期2024-09-02
- 今年四城區第三場土拍落幕 總成交額27.23億元2024-09-02
- 福州市中心一地塊將征收 面積近10000平方米2024-09-02
- 廈航新開福州—那霸(沖繩)航線2024-09-02
- 水產凍品倉單貸在福州推出2024-09-02
- 從養老到“享老” 看為老服務一字之變的福州實踐2024-09-02
- 《福州市兒童友好城市空間規劃及建設導則》印發2024-09-02
- 敢為,拼出福州新未來2024-09-02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市不斷提升政務服務質效——百項業務易辦2024-09-0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