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天之下,水澤茫茫,蓬勃的生命力在閩江河口濕地蔓延。10日,市政協人資環委、長樂區政協、福建閩江河口濕地保護區管理處聯合主辦的慶祝人民政協成立75周年暨閩江河口濕地申遺專家座談推進會召開。
走一線,試探申遺底氣何在;邀專家,試問申遺路在何方。活動中,市內外專家學者與省、市、區三級政協委員進一步凝聚共識,為閩江河口濕地申遺獻策助力。
問:如何認識閩江河口濕地的申遺潛力?
策:加強自然和文化的對話。
閩江河口濕地是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路線上的重要站點,位于兩個陸地生物地理省和兩個海洋生態區的交界,生物多樣性豐富,包括27種珍稀瀕危鳥類。
北京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程兆鵬說,這片濕地符合世界遺產評價的“標準(X)”,即生物多樣性及其棲息地,具有申報世界自然遺產的潛力。他還指出,在閩江河口,海洋文化與人文環境相互交融,是陸海文化銜接地的展示窗口,在文化遺產申報方面也具備條件。
“閩江作為福建的母親河,是一條有著獨特文化的江。”福建省炎黃文化研究會常務副會長馬照南表示,閩江河口濕地很好地融合了南島語族文化、朱子生態文化、疍民文化、媽祖文化與陳文龍文化、海上絲綢之路文化、候鳥文化,建議將文化融入申遺材料中。
“從世界遺產發展的趨勢來講,推動自然和文化融合已經是實際的工作行動。”黃海濕地研究院有限公司總經理閆澤群說,閩江河口濕地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典范,建議持續加強自然和文化的對話,推動自然和人文融合。
問:如何精準決策申遺路徑?
策:在更大范圍考慮全球突出普遍價值。
面對國際申遺規則變化和國內申遺競爭激烈的態勢,閩江河口濕地申報世界遺產必須盡快明確路徑。
“閩江河口濕地與世界自然遺產全球突出普遍價值的完整性要求有一定差距。換句話說,僅靠閩江河口濕地,還不構成全球突出普遍價值。”北京林業大學教授雷光春指出,按照相關專家的建議,可以與浙江、廣東、香港特別行政區(深圳灣)等省(區)聯合申報新的世界自然遺產。“這條路徑國內協調有較大難度,但國際社會沒有問題。”
不少與會專家學者都在重新審視申遺的邊界范圍,也多次提及文化賦能對遺產申報的重要性。
北京鏡朗生態有限公司總經理聞丞表示,立足福建本省資源,有兩個路徑可以選擇:一是組合閩江河口濕地、三坊七巷及馬尾船政遺址等價值潛力點,打造閩江口海、陸景觀文化和自然雙遺產申遺項目;二是依托閩江流域武夷山、泰寧等已有世界遺產地,整合福州遺產潛力點,申報“閩江生態走廊”自然或文化和自然雙遺產。
問:如何在申遺中推動保護開發?
策:加緊科學研究,加大宣傳力度,加強國際合作。
“申報世界遺產,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將提高濕地的國際地位,吸引關注和支持,促進保護工作。”中國工程院院士曹福亮說,加強閩江河口濕地的科學研究至關重要,以便全面理解其生態功能和價值,為申遺提供科學支持。同時,通過加大宣傳力度、加強國際合作以及完善法律法規體系,為閩江河口濕地申遺提供堅實基礎和有力支持,從而實現濕地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在福建師范大學教授仝川看來,申遺是一個對于申報對象突出價值重新闡釋的過程。他指出,要繼續總結梳理閩江河口濕地的突出價值,加強對于閩江河口濕地生物多樣性的深入研究;要加強國際交流,積極在國際舞臺上發聲,讓國際專家認同閩江河口濕地申遺的重要價值。
閩江河口濕地列入世界遺產預備清單已滿兩年,申遺工作進入了關鍵期。“舉辦申遺專家推進會,是市政協發揮智庫優勢、豐富協商形式的創新舉措。”市政協領導表示,將做好專家學者意見建議的整理和成果運用,并探索形成更好發揮智庫專家作用的工作機制,以高質量履職慶祝新中國和人民政協成立75周年。(記者 莫思予)
責任編輯:趙睿
- 閩江河口濕地迎來“神話之鳥”中華鳳頭燕鷗2024-05-17
- 閩江河口濕地入選教育部訓練基地2024-04-22
- 閩江河口濕地獲批成為學生綜合素質訓練基地2024-04-20
- 閩江河口濕地生態景觀提升全面啟動2024-01-10
- 觀鳥的大好季節來臨 閩江河口濕地開通三條觀鳥通道2023-12-19
- “姊妹保護區”接力守護候鳥遷徙通道2023-12-13
- 閩江河口濕地入選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典型案例2023-12-13
- 福州“一秒入冬” 冬候鳥陸續飛抵閩江河口濕地2023-11-14
- 大批候鳥棲息閩江河口濕地 請保持“靜音”2023-11-09
- 閩江河口濕地入選山水工程首批優秀典型案例2023-10-15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永泰供電:電動汽車下鄉再提速 “鄉鄉全覆蓋2024-09-1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