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記囑托,接續奮斗
全面建設可持續發展的現代化美麗海灣城市
中共羅源縣委書記 張新懌
羅源縣人民政府縣長 林志斌
七十五載長歌奮進,賡續前行再奏華章。新中國成立75年來,羅源堅定不移堅持“3820”戰略工程思想精髓,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以羅源灣開放開發為突破口,把羅源建設成為閩江口及閩東南的一顆明珠”指示要求,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干,推動中國式現代化羅源實踐取得積極成效。2023年5月首次躋身“全國縣域高質量發展百強縣”,實現從貧困縣到百強縣的跨越。
一是構建新時代“雙龍抱珠”現代化產業體系,縣域高質量發展動能持續激活。近三年,GDP從316.6億元突破到451億元,漲幅達到42%,社會用電量增長50%。2023年績效考核位列全市第4,今年上半年8項經濟指標排名全市前6。寶鋼德盛、羅源閩光等鋼鐵龍頭企業完成技改升級,青山不銹鋼精深加工產業園、寶太冷軋、洲凱特鋼等中下游產業鏈項目落地,2023年羅源粗鋼產量突破千萬噸,被省政府確定為鋼鐵產業鏈發展重點縣。引進福蓉源、東恒新能源、丸順汽配等新能源項目29個,總投資115億元,謀劃打造近3000畝的新能源產業園。
二是大力培育縣域新質生產力,新型工業化加速推進。創新招商工作模式,產業鏈招商經驗入選全省深化拓展“三爭”行動第一批典型案例。國家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的霍口水庫工程正式下閘蓄水,今年1-7月項目攻堅突破年考評位列全市第3。融入福州中小型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建設大局,被省通管局確定為全省通信行業生態優化和新型工業化試點縣,加快中小微企業“智改數轉網聯”。
三是做大做強省會“北大門”,羅源灣開放開發持續擴大。培育壯大中華鱟、海馬等特色海洋產業,華東船廠技改、羅源灣“四道二鐵”等項目加快建設,近三年來,港口吞吐量翻倍增長。臺商區擴區工程填海通過自然資源部驗收,新增用地2910畝。牛坑灣填海項目時隔19年順利重啟,將形成連片開發用地1.2萬畝,為建設“海上福建”“海上福州”提供重要承載空間。
四是強化新型城鎮化牽引,實現更高層次城鄉融合發展。開展“五小一大”城市建設行動,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深化教育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新建和改擴建學校29個,新增學位10895個;建設縣總醫院,與省附一醫院建立緊密型醫聯體,成立13個名醫工作室,推動優質資源下沉;在全省首創村級就業服務驛站,暢通企業用工和群眾就業渠道,2023年新增就業績效考核排名全市第1;推動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打響陳太尉宮、十八羅漢、羅寧古道、千年水松、卷羽鵜鶘、黑臉琵鷺和“天下石、羅源工”羅源特色名片,溪尾街閩劇藝術街區開街。探索空心村組團服務模式,得到省市領導的批示肯定。
風勁好揚帆,奮斗正當時。羅源縣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囑托,堅定產業自信、發展自信、文化自信、生態自信,打造具有羅源特色的縣域產港城人融合典范,全面建設可持續發展的現代化美麗海灣城市,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福州實踐作出羅源貢獻。
責任編輯:趙睿
- 羅源:讓“空心村”變“暖心村”2024-09-24
- 羅源掀起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宣講熱潮2024-09-23
- 羅源滿盾至寧德葉厝道路10月中下旬通車2024-09-19
- 羅源:“提前一步”項目加速2024-08-30
- 文明積分制繪出羅源鄉村新畫卷2024-08-22
- 羅源將建省內首個村播人才培育基地2024-08-17
- 兩岸青年相聚羅源 共寫好文章共續非遺緣2024-08-15
- 兩岸青年相聚羅源 共寫好文章共續非遺緣2024-08-14
- 羅源科技小院讓科技成果“下地入海” 助力鄉村振興2024-08-07
- 羅源霍口將山地優勢轉變為產業優勢“一村一品”激發畬鄉活力2024-07-29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非遺文化傳承:壽山石韻,千年技藝雕刻鄉野新2024-09-2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