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賦能,福州鄉村正變得越來越美好。繼2022年長樂區、閩侯縣、連江縣、永泰縣獲評第一批省級數字鄉村建設試點后,2024年福州市成功入選第二批國家數字鄉村(區域綜合型)試點。
定海灣“海上牧場”是福州“百臺萬噸”深遠海養殖工程的試驗田。記者 林雙偉 攝
10月11日,全市推進數字鄉村建設國家試點工作會議召開。記者從會上獲悉,近年來,我市先行先試,因地制宜、分類施策,聚焦智慧農業、數字治理、數字富民產業、數字惠民服務四個方向持續發力,不斷開創數字鄉村建設發展新局面,繪就一幅幅數字鄉村建設新圖景。如何推進數字鄉村建設更上一層樓,在部省共建數字鄉村先行區中走前列、作示范,打造獨具福州特色的數字鄉村區域綜合示范樣板?會上,有關縣區匯報了他們的探索。
瞄準農村生產數字化
智慧農業創新應用層出不窮
【亮點直擊】
金秋時節,連江定海灣湛藍的天空下,一批批生活在海岸3公里外“深水豪宅”里的大黃魚被打撈上岸,“游”向市民餐桌。因為深遠海養殖,這些魚的口感接近天然魚。
這些高品質海產品的獲得,得益于連江“百臺萬噸”深遠海養殖工程的實施。以工業化思維打造“海上糧倉”,連江加快海洋科技創新步伐,推動海洋漁業向信息化、智能化、現代化轉型升級,已投放11臺(套)深遠海養殖平臺,投放數、投產數均位居全國第一。目前,連江總養殖水體近18萬立方米,年產量約1800噸,年產值超2億元。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基礎和重點,福州大力推進數字農業、智慧農業發展,出臺《關于加快特色現代農業發展十條措施》,明確專項獎補配套,全力支持品牌農業發展,推動鄉村形成“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園)、一縣多園”的梯次發展格局。截至目前,建成光陽蛋業等2個全國數字農業建設試點項目、43個省級數字農業項目和109個市級數字農業項目。
【未來發力點】
下一步,福州將加速海洋基礎網絡布局建設,重點推進數字海漁、智慧海洋和數智競技等未來賽道,形成產業數字化核心力量,持續推進“百臺萬噸”深遠海養殖平臺等項目建設,探索商業模式,拓展應用場景,培育特色品牌,全力打造全省最大、全國一流的深遠海養殖基地。總結推廣農業、林業、漁業等農村產業數字矩陣,運用物聯網、大數據、5G、遙感等新技術,加速農業生產數字化改造和技術集成應用示范,提升農業全產業鏈數字化、智能化水平。
瞄準農村電商品牌化
鄉村數字富民產業培育壯大
【亮點直擊】
直播間里,主播們用各自的方式普及福州金魚養護知識,推薦金魚品種;直播間外,幾十種形態各異、色彩斑斕的金魚在現代化魚池中歡快游弋……“世界金魚看中國,中國金魚看福州”,位于閩侯縣荊溪鎮關中村的國潮金魚博物館是福州首個金魚直播研學基地,這里除了傳播金魚文化、普及養殖知識外,還開辟了直播帶貨新賽道。
“9個直播間,每天都有村民開展直播帶貨,月營業額達10萬元~20萬元。”國潮金魚博物館創始人黃林青介紹,博物館提供平臺、場地、貨源、售后服務等,主播售賣金魚的利潤和博物館五五分成,以此帶動村民增收致富,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電商助農是鄉村振興發展的新模式,福州大力培育農村電商新業態,探索建立“數字+旅游”“數字+農產品”等運營模式,并通過舉辦農業節慶、展會、產銷對接會等,幫助農業經營者融入農業經濟內循環,取得積極成效。
【未來發力點】
下一步,福州將加速金魚直播基地建設,開展農村電商高質量發展工程,強化網紅、達人選樹培育,打造直播電商產業集群,推動建設電商直播基地,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通過網絡銷售特色農產品,延伸產業鏈。深入實施“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和“數商興農”,推動生產、加工、儲運、銷售各環節數字化轉型,依托中國茶葉交易會、漁業周·漁博會等特色展會活動,以“產品+品牌+電商”模式,打響福州茉莉花茶、福州橄欖、福州金魚、福州魚丸等特色農產品品牌,帶動特色產業發展,培育壯大鄉村新業態。
瞄準平臺建設系統化
鄉村治理現代化邁出新步伐
【亮點直擊】
鄉村概況、黨建引領、事件調度中心……走進長樂區數字猴嶼便民服務中心,“數字鄉村一張圖”大屏幕上,猴嶼鄉相關信息一目了然。“平臺實現數據全閉環,精準對接村級‘共性+個性化’應用需求,讓鄉村干部職工更加高效處理事務。”猴嶼鄉相關負責人說。
在數字猴嶼示范鄉建設基礎上,長樂去年建成福建首個縣區級數字鄉村建設一體化平臺,納入黨建引領、社會治理、鄉村文旅、產業興旺、應急管理、家國連僑等應用板塊,全面賦能鄉村治理現代化。
近年來,福州著力提升鄉村數字化治理效能,以數字技術賦能鄉村治理,依托微信小程序、自建數字化智慧平臺,實現網格鄉村治理的信息互通與協同管理,涌現出“智慧百戶”“小箬鄉網格化‘治慧’平臺”“海上智慧綜合管理平臺”等品牌亮點,17個村鎮入選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鎮,福州市獲評城市數字化治理水平優秀城市。
【未來發力點】
下一步,福州將加速實現決策指揮調度、網格數據共享、社會風險防控、村民辦事申請、文化旅游體驗、華僑溝通交流等服務,推動鄉村基層治理向整體性、協同性轉變。深入實施推進各領域數字資源和應用向鄉村延伸覆蓋,拓展簡單實用與便捷高效的數字化應用場景,著力彌補城鄉數字鴻溝,探索創建農村治理服務公平普惠的新樣板,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智能化精細化水平。
瞄準信息服務體系化
鄉村數字惠民服務水平持續提升
【亮點直擊】
位于永泰縣丹云鄉的金蛋發展公司,“趕鴨子上架”規模化養殖新方式讓人眼前一亮:智能化鴨舍里,喂料機器人向槽內注入飼料,籠中的蛋鴨探出腦袋大快朵頤;養殖機器人“木雞郎”根據蛋鴨姿勢,開展全自動化巡檢,病殘死鴨檢出率達99%;一枚枚鴨蛋順著傳送帶“滾入”機械化集蛋車間,被分揀出廠……
“項目占地255畝,已建成11棟標準化鴨舍,實現蛋鴨養殖65萬羽,年產鴨蛋1.9億枚,年產有機肥1.8萬噸,產值達2.1億元。”相關負責人介紹,依靠自動化、智能化籠養管理設施,一名工人輕輕松松就能管好5萬只鴨子的“吃喝拉撒”以及產蛋收集工作。
這是響應國家“創業創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號召建設的“永泰金蛋工程”,也是探索多元共建鄉村益農信息社的一個縮影。永泰縣建成農產品統購統銷運營平臺,利用益農信息社現有硬件條件,疊加農業生產、技能培訓、政策宣傳、電子商務、村民醫社保繳交、津補貼發放等便民服務,引導農民利用信息化手段改變傳統生產、生活方式。
近年來,福州著力拓展數字惠民服務空間,打造“e福州”等獨具特色的數字惠民品牌,持續推動全市益農信息社建設運行,已投入財政資金超2000萬元,實現涉農縣益農信息社建設全覆蓋,提升鄉村公共服務數字化水平。
【未來發力點】
下一步,福州將通過優化站點布局、整合數據資源,推進各類農村信息服務站點共建共用,提高益農信息社整體運營管理水平,實現“多站合一、一站多用”,提供便捷、經濟、高效的鄉村信息服務。面向農業生產、農民生活用網需求,推動“互聯網+”教育、醫療、法律、金融、科技、文化等向農村延伸,重點健全鄉村信息服務體系。(記者 王玉萍)
責任編輯:莊婷婷
- “海峽杯”青年創新創業大賽初賽啟動2024-10-12
- 從醫40余年,點亮無數童眸,福州這位醫生仍懷“學生”之心,他這樣說→2024-10-11
- 福州蓋山鎮舉辦垃圾分類志愿者行宣傳活動,倡導環保新風尚2024-10-11
- 福建福州:心理拓展減壓 豐富校園文化2024-10-11
- 福州高校師生探索陶瓷產品設計新領域2024-10-11
- 避開“人從眾” 錯峰出游受青睞2024-10-11
- 福州:看表演品美食 歡度重陽2024-10-11
- 中小學科學教育“百館千所”免費開放 福州有97個2024-10-11
- 全國羽毛球團體錦標賽10月28日在榕開賽2024-10-11
- 福州2條公交線路近期改道2024-10-11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僑智匯”人力資源產業園月底投用2024-10-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