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福州新聞
      分享

      福州與海,有著不解之緣。

      這座城市胸中藏海,海域面積約1.1萬平方公里,大陸海岸線963公里,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發祥地和重要門戶,也是全國首批14個沿海開放港口城市之一。

      這座城市以海為途,曇石山先民以閩江中下游為中心,開創了八閩人文血脈的先河,在廣闊太平洋上開枝散葉;鄭和、王景弘帶領下西洋的船隊從長樂出海,親仁善鄰,推動中外文明交流;林則徐、沈葆楨、嚴復等,或著書立說,或興辦船政。

      這座城市奮楫逐浪,于1994年在全國沿海城市中率先發出“向海進軍”的宣言,30年來持續推進“海上福州”建設,加快打造全國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推動海洋經濟由小到大、由大到強。

      ……

      逐夢海洋的故事,在時間長河中不斷書寫。今年是“海上福州”戰略構想提出30周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指出,要推動福州、廈門加快建設全國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做大做強海洋經濟。日前,福州召開加快建設全國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推進會,號召全市上下搶抓機遇乘勢而上,打造更高水平的“海上福州”。

      15日,“海上福州”開啟新篇章,以“承載人類夢想 駛向星辰大海”為主題的2024世界航海裝備大會在榕啟幕。這座城市再次匯聚全球智慧與力量,共同探索航海裝備產業實現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創新發展的可行路徑,讓“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不斷從理念愿景轉化為實際行動,成為引領人類海洋文明發展進步的鮮明旗幟。

      風起帆張

      海洋產業蓬勃發展

      向海圖強,產業支撐是關鍵。放眼今日福州,綿長海岸線愈發富饒,海洋漁業、臨港產業、海洋新興產業等海洋經濟一路高歌,“藍色引擎”強勁有力,牽引著福州奮楫揚帆。2023年,福州市海洋生產總值3250億元,位居全國第三。

      海洋漁業挺進深藍,漁業產值連續多年位列全國設區市第一。全國第三個、全省唯一的遠洋漁業基地福州(連江)國家遠洋漁業基地加快建設,宏東漁業在非洲建立了我國海外最大的遠洋漁業基地,遠洋漁業綜合實力居全國前列。福州魚丸年產值突破100億元,福州榮膺“中國魚丸之都”“中國海帶之都”“中國鰻鱺之都”等稱號。

      臨港工業風生水起,四大產業基地強勢崛起。江陰化工新材料專區以發展化工原料多元化和新材料為主,匯聚萬華化學、中景石化、坤彩科技等龍頭企業,打造千億級產業集群;可門臨港產業基地先后落地申遠新材料、合盛氣體、申馬新材料、中國華電等領軍企業,初步形成化工新材料產業、現代化能源產業、現代港口物流產業鏈條;羅源灣北岸冶金建材產業基地構建以寶鋼德盛、閩光鋼鐵等企業為龍頭的重點港口工業產業集群,累計引進新能源配套項目25個,總投資超100億元……一個個臨港產業基地猶如“聚寶盆”,匯聚向海圖強的雄渾力量。

      海洋新興產業蓄勢騰飛,“最大”“首個”不斷涌現。全球最大的26兆瓦級海上風力發電機組在福建三峽海上風電國際產業園下線,機組的發電機、葉片、軸承、電控系統等關鍵部套技術均達世界領先水平;馬尾造船廠建造的我國首艘裝載國產化科考裝備的載人深潛器支持保障母船“探索二號”,助力“奮斗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完成萬米深潛科考任務;達華集團專為大中型海洋漁船打造的新一代高通量衛星通信終端,已覆蓋全省5000艘、全球近10000艘漁船,為數以萬計的漁民提供服務……以海洋高端工程裝備、海洋生物醫藥、海洋電子信息等為代表的海洋新興產業發展持續向好,“高新藍”正成為激活海洋經濟的新引擎。

      求新求變

      海洋科創蓄勢前行

      福山之麓,一座海洋經濟科創高地強勢崛起,成為“全省海洋經濟會客廳”,常年客似云來。一年前,乘著2023世界航海裝備大會在榕舉辦的東風,工信部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申昊科技關注到了福州。福州市及鼓樓區在海洋經濟規劃、人工智能、交通規劃等方面的政策,讓他們看到了水下高端裝備的巨大發展機遇,于是決定將福建總部落戶于此。此后,福建申昊依托“海上福州”,不斷推動海洋經濟向數字化、智能化轉型。

      誕生于中心城區的海創高地,打破了“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思維定式。以此為代表,福州不斷匯聚起經略海洋的創新動能,設立福州海洋研究院,嫁接6個海洋產業聯合研發中心,建設4個海洋科創成果集中轉化區,形成了“1+6+4”的海洋科創體系。目前,已培育涉海省級以上(企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6家、涉海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238家。

      創新賦能,“海上福州”成為海洋富礦——

      棄之無用的牡蠣殼如今走向了高端醫療器械市場,甚至貴比黃金。由福建吉特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張其清團隊研發生產、全球首個用廢棄牡蠣殼制成的“骨填充材料”已經進入市場,每克賣到2000元左右。這一首創標志著中國產品在全球的體內植入高端醫療器械領域實現彎道超車。

      取之不盡的海水資源也能變成源源不斷的氫能。東方電氣(福建)創新研究院有限公司與中國工程院院士謝和平團隊聯合開展的海上風電無淡化海水原位直接電解制氫技術海上中試獲得成功,破解了海水直接電解制氫的世紀性難題,向世界展示出零碳能源的中國方案。

      創新賦能,“海上福州”打造智慧海洋——

      全國首幅漁業專題電子海圖在榕發布,匯集漁業數據與海洋空間基礎數據,可應用于漁業資源管理、航行安全保障、跨部門行業監管、匯聚行業集群等場景,不僅賦能福州、福建海洋經濟發展,更為繪制全國沿海地區電子海圖探索出一條可行的技術路徑。

      全省首個智慧漁港項目落戶黃岐國家中心漁港,推動漁港、漁船、船員的管理由傳統手段向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只要輕點鼠標,船舶在哪、船員是誰、船舶是否遇險等情況一目了然,有效解決港口內船舶進出無序、船員違規出海問題,漁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得到有力保障。

      挺進深藍

      海洋開發不斷拓展

      走進福州港江陰港區,繁忙的作業景象映入眼簾——作業端,高大的龍門吊左右移動,堆場中拖車往來穿梭,遠洋貨輪有序進出;建設端,6號、7號泊位擴能二期項目進入沖刺階段,建成后將和1號至5號泊位共同組成省內規模最大的單體連片經營集裝箱港區。

      港口是挺進“深藍”的重要錨點。30年來,福州堅持陸海統籌,深化港產城融合,不斷提高海洋綜合開發效益。

      港口建設爭先進位。福州加快建設世界一流港口,推動基礎設施補短提級、港航服務業態升級,促進港產城融合和港航貿一體化發展。如今,福州港已建成生產性泊位179個,其中萬噸級泊位85個,總通過能力近2.2億噸,航線通達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2023年福州港貨物吞吐量達3.32億噸、居全球第17位,較2022年上升2位,連續4年居全省首位;江陰港區開通內外貿航線67條,其中“絲路海運”航線13條,獲批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

      區域發展提速增效。港口蓬勃發展離不開工業腹地作為大后方的穩固支撐。近年來,福州臨海區域蓬勃發展,產業鏈、創新鏈不斷延伸。在福清灣、江陰灣、羅源灣、閩江口等四大灣區,江陰化工新材料、連江可門高端新材料、鋁基新材料、綠色高端鋼鐵新材料等四個千億級產業基地加快打造,建成全球最大己內酰胺全產業鏈生產基地,2023年臨港規上工業總產值達5360億元。

      海洋牧場量質齊升。福州在全省率先發展“百臺萬噸”深遠海養殖裝備,以工業化思維打造“海上糧倉”,至今累計投放12臺套深遠海養殖平臺,投放數、投產數均位居全國第一。在定海灣,分布著“閩投1號”“定海灣1號”“泰漁1號”“乾動1號”等多個深遠海養殖平臺。“閩投1號”所在海域風浪大、水流急,它相當于魚類的“健身房”,因此這里養出的大黃魚口感接近野生魚類,品質和價格更高。

      相融共生

      海洋生態持續向好

      沿著海岸線向北,在羅源縣松山鎮北山村陸海交接處,一片紅樹林綠意盎然。“瞧,卷羽鵜鶘又來了!”攝影愛好者連連按下快門鍵,留住“國寶”展翅騰飛的靈動身影。

      這片灘涂,曾經被互花米草等外來物種嚴重侵擾,航道堵塞,水質下降,幾近荒廢,如今重披“綠裝”,一躍成為福州境內連片面積最大的人工紅樹林,也是福州海洋生態修復的又一成功典型。

      在海洋經濟駛入高質量發展“快車道”的同時,福州始終將生態文明建設擺在突出位置,堅持生態開發和保護并重,海洋生態環境也在不斷改善。

      變化,出現在了海岸。在福州濱海新城岸段,一條壯觀的森林景觀帶和藍色大海相互映襯,35公里濱海岸線、25公里沙灘生機勃發,入選全國首批“美麗海灣”優秀案例。

      變化,還出現在海上。隨著海上養殖轉型加速升級改造,在連江、羅源等海域,塑膠浮球整齊劃一,從源頭杜絕白色泡沫等海漂垃圾。

      變化,也出現在海里。從竭澤而漁到增殖放流,十幾年來,福州在近岸海域、閩江流域放流各類海水淡水苗種超70億尾(粒),放流種類、數量均居全省前列。

      入海排口水質達標率88.4%,近岸海域一二類水質面積比例85.9%……一組組數據,成為福州守護“藍色家園”的有力寫照。

      坐擁海洋生態優勢,福州順勢而為,開啟“先人一步”的綠色探索。從頒發全國首張藍色碳票、首創“漁業執法+藍碳修復”生態補償機制,到成立全國首個縣級海洋碳匯交易服務平臺,有福之州不斷推動生態保護與區域發展協同互促,建設更高水平的“海上福州”。(記者 蔣雅琛 顏瀾萍 錢嘉宜 藍瑜萍)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福州老人替父輩臺灣老友掃墓70多年 一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亚洲成在人天堂一区二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入口|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区| 国产精品国产亚洲精品看不卡| 亚洲爽爽一区二区三区| 全亚洲最新黄色特级网站| 亚洲精品无码日韩国产不卡av| 亚洲熟妇AV一区二区三区宅男 | 亚洲自国产拍揄拍| 亚洲人色大成年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麻豆|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亚洲综合视频在线| 亚洲精品午夜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视频观看| 亚洲嫩草影院在线观看| 亚洲另类古典武侠| 久久精品亚洲AV久久久无码 |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永久在线| 亚洲成人影院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一级无码中文字幕| 精品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 久久亚洲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 国产偷v国产偷v亚洲高清| 国产aⅴ无码专区亚洲av|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二区| 亚洲精品456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片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日韩久久亚洲| 亚洲免费网站观看视频| 亚洲 另类 无码 在线| 亚洲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热妇无码AV在线播放| 亚洲色图在线播放| 亚洲噜噜噜噜噜影院在线播放 | 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亚洲第一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成a人v在线| 亚洲免费综合色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