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福州氣溫波動大,雨水增多,如何通過調整飲食結構來增強體質、預防疾病?記者25日就此采訪了福州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醫師詹文青。
“隨著氣溫下降,人體為了維持體溫,基礎代謝率會有所增加,相應地對能量的需求也會增大。”詹文青建議,此時節可以適當增加能量攝入,同時通過攝入充足的B族維生素、維生素C和維生素A來提高抵御能力。
在飲食方面,應著重進行溫補,以滋養五臟、抵御寒冷。可以將羊肉與生姜搭配食用,不但能補陽驅寒,還可以保暖;雞肉和栗子一起吃,能夠增強脾胃功能,推動血液循環;鴨肉和山藥也是不錯的組合,既能滋陰又能解膩。此外,還可以多吃根莖類植物,如紅薯、芋頭、土豆等,它們既能替代主食提供能量,又能補中益氣,調節腸道菌群,增強體質。
早晚溫差大,氣溫逐漸走低,補充新鮮蔬果同樣重要。深綠色的葉菜包含礦物質、維生素、膳食纖維以及植物化學物,每天應確保攝入300至500克。建議挑選當季的新鮮水果,它們富含水分與膳食纖維,有利于潤肺去燥。需要注意的是,水果罐頭、干制蔬菜等加工食品由于可能添加了大量的糖分或鹽分,應盡量減少攝入,果汁和蔬菜汁不能代替新鮮的蔬果。
值得關注的是,此時節人們往往會因天氣變化而更傾向于重口味的食物,但是高鹽高油的飲食對健康不利。詹文青介紹,依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要秉持清淡少鹽的膳食準則,將烹調鹽的攝入量控制在每人每天不超過5克,避免吃太多油炸、煙熏類食物。在烹飪方式方面,提倡蒸、煮、燉、烤等有益健康的烹飪手段,降低對黃油、酸奶油等高脂肪調料的使用,從而實現控油少鹽的目的。
此外,飲食上依舊要遵循“食物多樣,谷類為主”這一原則,將主食和副食合理搭配,保證一日三餐定時且定量,其中早餐尤為重要。適當增加動物性食物的攝取,如魚、禽、蛋、瘦肉、奶制品等,并且搭配豆類及其制品,以保障蛋白質充足供應。選取健康的零食,比如堅果、酸奶之類,要適時適度食用,盡量避免食用高糖、高脂、高能量這類不健康的零食。(記者 林文婧)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州破獲特大走私成品油案 案值達6.9億元2024-11-26
- 福州鼓樓五個老舊小區啟動改造招標 包括梁厝新村、五鳳新區等2024-11-26
- 福州:林地審批加速 重點項目建設提速2024-11-26
- 福州持續推進污水管網改造提升2024-11-26
- “兩岸融合”主題秀上演 千架無人機點亮高新區夜空2024-11-26
- 兩岸新媒體與文化研習營在榕開營2024-11-26
- 158年,寫一部“船”說2024-11-26
- 福州公積金沖還商貸覆蓋范圍擴大2024-11-26
- 福州現代物流城有新進展 首個跨境電商產業園一期主體封頂2024-11-26
- 明年福州“科特派”擬這樣選認 市級個人“科特派”可申請工作經費2萬元2024-11-26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晉安區舉辦鄉村振興豐物大集2024-11-2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