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員指導使用農村集體“三資”監管系統。記者 原浩 攝
村里到底有多少資金、資產、資源?哪些資產在出租,都租給誰了,怎么租的?村里的收益賬該怎么算?
這些曾經記在成堆資料中、村干部腦子里的農村集體“三資”,現在全由一名“數字管家”接手掌管。
登錄農村集體“三資”監管系統,福清市農業農村局農經站副站長周恩霞熟練地打開管理模塊,介紹道:“實現數字化管理后,福清438個村的收支、資金變動、資產利用等情況,在這里能看得一清二楚。”
自2008年起,福州各地陸續開啟“三資”線上監管的探索。十多年過去,一系列自下而上的基層嘗試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匯聚形成了獨特、寶貴的經驗。
周恩霞說,系統早期的板塊很簡單,只有一個財務記賬功能,后來不斷豐富改進,進而升級迭代,“群眾怎么提,我們就怎么改”。
福清音西村地處市中心,常住人口上萬人,靠著資產招租方式,村集體年收入破千萬元,村里每一筆進出項都關系著村民的利益。
談及過去,音西村報賬員俞建春直搖頭,比起租賃管理,村集體收益分配更讓他頭疼——養老金、困難補助、城鄉醫療保險等福利、補貼何時發放?誰來領,該領多少?梳理起來任務量十分龐大。
老俞愁,連他辦公室的門也“愁”,一旦“開張”,就再也關不上了,“以往因為‘算賬’上訪的村民不在少數”。
類似的情況,還困擾著不少福州的村干部。單純的信息化已無法滿足實際需求,如何破題?這一次,福州借助數字技術,探索建立起一套集體資金、資產、資源打通的數字化信息管理系統。
想要推行數字化改革,并不是件容易事。技術難題倒是其次,執行的人才是關鍵,畢竟村級報賬員平均年紀不小。
50多歲的老俞難免有些畏難情緒,怕操作復雜、怕學得慢耽誤事。不過經過簡單培訓,老俞很快便上手了。“這個平臺幫了我們大忙,資金到賬及時提醒,補貼發放名單一鍵生成,比翻文件快多了,關鍵是還不出錯!”老俞豎起大拇指。
村民用手機可登錄農村集體“三資”監管系統,并查看信息。記者 原浩 攝
同時,福州還對村級報賬員進行補貼,人均每月補助200元,充分調動報賬員們的積極性。
各級農經干部也順勢“解脫”出來。以前對村里進行審計,賬務憑證堆成山,他們得在村里待好幾天。“現在直接通過系統查賬,日常線上監管即可。”福州市農業農村局農經站有關負責人感慨地說。
這樣一來,不僅干部理得清楚、算得明白,村民也更看得明白。
“小到購買中性筆、椅子,大到養老金、集體補貼,賬單擺在這里,一目了然。”在閩侯美岐村,現在每到月初,村民總是習慣性地打開手機,翻看村里的開支,“每一筆收入支出都公開透明,讓我們對村集體的發展更有信心!”
隨著數字化賦能鄉村改革持續深入,在福州市紀委監委的有力推動下,福州市農業農村局扎實推進建設,今年下半年,福州市集體“三資”數字管理系統正式上線啟用,立足原有基礎,在全省率先實現農村集體“三資”由各縣(市)區“分散監管”向全市“統籌監管”轉變,并建立起全流程、全周期數字化監管體系。
互聯互通是該系統的一大特點。“橫向看,打通了區縣獨立平臺,統一監管;縱向看,從‘三資’登記、公開到交易、監管等全流程,一網統管,徹底解決過去多個平臺分立的問題,推動閉環監管。”市農業農村局政策與改革處負責人介紹。
今年以來,全市通過系統發現合同管理不規范、財務管理不規范、資源資產被侵占等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突出問題共1283個,全部完成整改,有力破除了以往數字不清、責任不明等頑瘴痼疾。
截至目前,全市2291個村(社區、村民小組)均已入駐“三資”系統,實現累計公開集體資金往來1027.96億元、資產16.36萬項、資源5.32萬宗,有效保障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知情權、監督權。
記者還了解到,自該系統推廣以來,全市涉集體資金、資產、資源新問題的信訪舉報明顯減少,多地實現“零發生”。(記者 藍瑜萍 通訊員 謝樂辰 鄭泓)
責任編輯:趙睿
- “詩歌漂流”進程過半 榕城校園掀起詩歌熱2024-12-11
- 福州低空經濟乘勢起飛2024-12-11
- 這些人可免費乘車!福州地鐵發布公告2024-12-11
- 兩岸新媒體人在榕開啟人文科創之旅2024-12-10
- 2024年晉安區全民健身運動會青少年系列定向運動比賽圓滿落幕2024-12-10
- 福州市倉山區成功舉辦2024數字劇本游挑戰賽2024-12-10
- 福州火車站投用新系統 旅客領取遺失物品最快僅需30秒2024-12-10
- 福州氣溫10日起先升后降2024-12-10
- 太火爆!福州年夜飯預訂“一廂難求”2024-12-10
- 今年福州公交為民辦實事項目提前完成 洪塘公交綜合車場月底投用2024-12-10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刷新紀錄!福州港江陰港區停靠20萬噸級超大型2024-12-1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