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至23個國家和地區,帶動11大產業帶蓬勃發展
福州海跨園借“僑”開新局
跨境電商采集中心。記者 池遠 攝
“不出海,就出局”,成為當下越來越多中國企業的共識。早在3年前,在福州市鼓樓區啟動的海絲跨境新零售產業園(下稱“海跨園”)就嘗試借“僑”破局,如今已逐步蹚出一條通往國際市場的新路。
物流園工程一期年底竣工,墨西哥首個全品類網絡批發平臺加速醞釀,助力本土品牌孵化……墨西哥海跨園負責人之一林云說,項目每天都有新的進展。
林云是福州人,3年前在墨西哥建立義烏國際商貿城。短短數年,4個批發商城進駐了約4500家商戶。“無論是紡織品、小家電,還是摩托車,什么都好賣。”這讓他看到了廣闊的市場前景。
今年3月,墨西哥海跨園揭牌,隨即啟動物流園建設,意味著單純的商城招租將升級為“前店后倉”模式。基于實體批發商城的強大貨盤,林云又開始搭建墨西哥首個全品類網絡批發平臺。“這可以理解為墨西哥版‘1688’,但是我們將采取全托管形式,幫助國內品牌展開銷售,商家只要專心把產品做好就行了。”
“出海充滿希望,我們只是先出海的游擊隊。”林云說,幫助大家打開市場、行穩致遠,需要強大的力量,海跨園就能提供相關支持,確保全鏈條合規合法。
在當前復雜多變的國際貿易形勢下,共建“一帶一路”的東風以及遍布全球188個國家和地區的閩籍華人華僑是福州市進出口商會建設海跨園的底氣。會長孔思軍介紹,海跨園總部在福州,園區在海外,挖掘全球優秀閩商資源,發揮國內工業化和互聯網技術雙優勢,打造全新的全球化營銷網絡。
據了解,已建成的海外園區,包括工業園、商貿城和電商園區三大類。曾經作為“孤勇者”出海的閩商,如今已經成為鏈主,帶著國內上下游企業共赴商海。
尼日利亞海跨園負責人林峰就是其中之一。林峰是金鉆集團董事長,在尼日利亞深耕家居建材領域十多年,借助海跨園的指導和賦能,讓工業園區實現裂變。
“在海跨園模式下,我們獲得了中信保金融支持,資源越來越多,路越走越寬。”林峰說,園區以合資、合股等方式協助新廠出海落地,搭建的電商平臺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多品類產品和原材料進出口,眼下正計劃擴大融資額度,新建生產線,同時對接更多廠商資源,擴大跨境電商規模。
在林峰看來,海外園區提供一系列海外本地化服務,涉及清關、倉儲、物流、銷售、品牌運營及投資建廠等內容,并通過海跨園數字化平臺串聯國內產業帶集采中心,打造數字化全業務鏈出海模式。
海跨園國內總部與服務商集群扮演著資源整合者和橋梁構建者的角色。“我們匯聚各類服務商資源,精準對接海外市場與國內產業帶,確保信息流通和資源共享的高效性。”孔思軍說,成立福州市僑商集采中心是今年的重點工作。
坐落于倉山區圣力中心的福州市僑商集采中心,提供海跨園各國市場商機發布、國內產業帶集采及中間品貿易等綜合服務,已與泉州、莆田、義烏、大同、青島、澄海、烏蘭察布等國內產業帶對接設點。
11月,海跨園在福州高新區海獅集團落地電商集采中心,明年將在福州軟件園落地服務貿易集采中心。屆時,由僑商集采中心落實海外本土產業資源和供應鏈支持服務,電商集采中心完成市場銷售和擴張,服務貿易集采中心依托數字化建設,將金融、軟件、人資、法務等服務貿易向外延展,由此可形成全產業鏈集采覆蓋,為出海企業保駕護航。
“目前海跨園已拓展至23個國家和地區,帶動11大產業帶蓬勃發展,2023年產值突破100億元,展現了巨大的發展潛力。”孔思軍表示,海跨園將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推動市場順暢對接、產業深度鏈接、規則有序銜接,促進易貨貿易等新業態發展。(記者 莫思予)
責任編輯:肖舒
- 福州“海跨園”年內將達20個2023-11-12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火車站投用新系統 旅客領取遺失物品最快2024-12-1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