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清推進“五小”農業項目,多措并舉做好“農業+”文章
扎根特色農業 冬天也是豐收季
張宗明在進行過篩工序。記者 阮冠達 攝
“一年就開張這一個月,今年收成還不錯,預計能出產30噸!”閩清三溪鄉溪源村百年油坊內,張宗明身手矯健地從轉動的坊母上跳下,嘴角掛著興奮的笑容。
這座老油坊已有130多年歷史,也是閩清全縣唯一仍沿用傳統技藝榨油的地方。此時,正是油坊的“工作季”,進門處的大缸內,放滿了脫水中的油籽,巨大的坊母“吱嘎吱嘎”地緩緩旋轉,張宗明和兒子輪流跳上坊母,舀出碾壓過后的油籽,再逐一過篩、過蒸、擠榨……整座油坊內,都彌漫著一股特殊的茶油清香。
初冬,是茶油籽的收獲季。張宗明和工人們日常都在忙著其他工作,只有每年11月底至12月,才會準時相聚在這座百年油坊內。除壓榨環節需使用坊母,在其他工序上,張宗明仍堅持保留古法手藝。
張宗明說,近年來,村里蓋起了大大小小好幾家油坊,茶油的產量也不斷提升,“茶油幾乎不含反式脂肪酸,非常健康,值得大家前來嘗試!”
冬季是傳統的農閑時節,但在今日的閩清大地,各鄉鎮以“一村一品”為目標,發展特色農業,結下累累碩果,帶來豐收的喜悅。
在桔林鄉,后洋村發揮自身優勢,全程采用無公害種植,發展柑橘產業。眼下,頭茬臍橙開始上市,紅橙、桔柚、沃柑等多個品種也即將成熟。
“今年產量預計在50萬噸左右,年產值可達150萬元。”種植戶張志祿介紹,后洋村還積極探索種植模式,鼓勵種植戶創辦合作社,成功打造“福旺閩橙”等一批獨具特色的品牌。
三溪鄉洋坊村成立了洋坊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通過與福州市農科所合作,精心篩選出了紅心地瓜,悉心培育。
如今,每畝地瓜產量可達到2500公斤,篩選出的優良品種還提供給了周邊的4個行政村共同種植。這些地瓜不僅可生吃,還能加工成地瓜粉、地瓜粉絲等特色產品。
在梅溪鎮,白河江畔漫山青翠,山上的橄欖基地同樣迎來采摘期。這里是閩清的“橄欖第一村”,以優良品質,打響閩清“橄欖之鄉”金字招牌。種植大戶張孔江介紹,今年估計可以采摘約3萬公斤橄欖,凌峰橄欖的批發價為每斤15元,梅香二號橄欖的批發價為每斤11元,預計總收入能達到100萬元左右。
……
記者注意到,近年來,閩清各鄉鎮還大力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取得顯著成效。溪源油坊已演變成集生產、觀光、體驗于一體的非遺基地,游客紛至沓來,了解傳統榨油的全過程,親身領略古老工藝的獨特魅力;后洋村每年舉辦兩次柑橘采摘節,接待2000名左右游客,聚集滿滿人氣。
“近年來,閩清全面推進小而優、小而美、小而特、小而精、小而高的‘五小’特色農業項目,多措并舉做好‘農業+’文章。”閩清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閩清也將著力提升農業品牌競爭力,持續打造“一鎮一業、一村一品”特色農業發展道路。繼續辦好閩清橄欖節、農民豐收節等特色農業節慶活動,拓展特色農產品線上線下銷售領域,推動現代農業、特色農業發展,帶領更多農村走上鄉村振興致富路。(記者 阮冠達)
責任編輯:趙睿
- 閩清梅溪白河江橄欖基地橄欖樹喜獲豐收2024-11-26
- 閩清:比拼定向越野技能 感受秀美鄉村風光2024-11-13
- 閩清縣塔莊鎮保護生態底色:山水點綠 產業生金2024-11-10
- 讓每一步都留下腳印 梅臺鄉建鄉創結碩果2024-11-08
- 閩清“福媽聯盟”公益幫扶頂梁柱母親圓購車夢2024-11-06
- 閩清整合多方資源打造社會治理中心——大門常開聽訴求 AI上陣化糾紛2024-11-05
- “村唱”火了!禮樂閩清打造“中國村樂”文化品牌2024-10-17
- 閩清公路養護用上“黑科技” 為全市首創2024-10-11
- 閩清:以更高站位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后花園”2024-09-25
- 閩清雄江漂浮公園迎來游客潮2024-09-19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火車站投用新系統 旅客領取遺失物品最快2024-12-1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