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依海而生、向海而興,海洋是福州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要地。
中印尼“兩國雙園”中方園區。記者 林雙偉 攝
2024年是“海上福州”戰略實施30周年。舉辦2024世界航海裝備大會、全球最大26兆瓦級海上風力發電機組下線、黃岐半島海域入選國家級海洋牧場……過去一年,福州干勁十足,在“海上福州”建設中實現一個又一個新突破。
7日最新出爐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在建設全國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上持續發力,努力打造更高水平的‘海上福州’”,這為福州海洋經濟發展指明了方向、擘畫了藍圖。
在新的一年如何展現新作為?市兩會期間,代表委員們積極建言獻策,紛紛表示要共同奮斗,開辟廣闊的海洋發展新空間。
夯實海洋產業支撐
【目標圖景】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做大做強海洋經濟,實施海洋經濟重點項目90個以上,力爭海洋生產總值突破4000億元。加快培育江陰化工新材料等4個千億級新材料產業基地。推進水產種業創新“5個10”工程,發展水產品精深加工、水產預制菜產業。
【奮進和聲】
“加快傳統漁業轉型升級是培育壯大海洋產業的重要一環。”市人大代表王為剛認為,漁以種為先,要持續實施水產種業振興行動,加大種源“卡脖子”核心技術攻關,大力扶持優勢水產種業企業,積極開展海帶、鮑魚、花蛤等優質高抗的新品種、新品系選育。
當前,福州漁業產值位居全國設區市前列,在發展海洋經濟方面有基礎、有優勢、有潛力。王為剛建議,要重點推動漁業“接二連三”,做優做強水產品加工,可以將休閑漁業養殖和文旅充分結合起來,實現要素跨界配置與漁業產業有機融合。
從近海走向深遠海,是發展涉海新質生產力的必由之路。市農工黨的提案指出,福州海洋稟賦鮮明,在深遠海生態養殖領域積極探索并已取得一定成果。建議進一步拓展“1+N”模式養殖,在養殖平臺周邊海域布局重力式網箱、筏式、底播等設施,模擬自然海水生態系統,實現養殖廢棄物循環利用與生態平衡。
提升港口發展能級
【目標圖景】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將開工萬安配套碼頭、江陰18—19號泊位等項目,推進牛坑灣填海、可門6—7號泊位、元洪1—2號泊位等項目建設,竣工江陰進港航道三期等項目。提速港口后方鐵路、公路建設,拓展海鐵、海空、水水中轉等多式聯運,完善“公鐵海空網”集疏運體系。
【奮進和聲】
“小港口”也有大作為。市人大代表施華明認為,馬尾是千年古港,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是福州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他建議,應利用福州的區位優勢和僑鄉特色,吸引更多外資和僑資投入港口建設,提升港口的國際化水平;同時加大對碼頭、倉儲、物流等基礎設施的投入,提高港口吞吐能力和運作效率;加強政策支持和資金投入,推動港口物流、保稅港區等配套設施建設,為馬尾乃至福州的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
“福州港口后方鐵路建成后,將解決福州貨運鐵路受‘天窗期’影響問題,打通福州現代物流城鐵路運輸的‘最后一公里’。”市政協委員李林說,福州港口后方鐵路是福州市首條自建鐵路,預計于2027年全線貫通,建成后,貨運能力可由500萬噸提高到3000萬噸。李林建議,加快現代物流城產業集聚,同時與周邊省市聯動,集聚帶動閩東北、閩西北乃至江西、湖南等后方陸域物流。此外,可提前謀劃,將中歐班列對接到福州港口后方鐵路,進一步為福州港與歐亞的陸路交通開辟一條新路。
深化海洋科技創新
【目標圖景】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深化海洋改革創新,強化涉海金融服務模式創新,設立海洋科技創新發展基金,推動中國—東盟海產品交易所復盤。建強福州海洋研究院、福州海洋食品研究院,加快構建“1+6+4”海洋科創平臺體系。
【奮進和聲】
高校與科研院所是海洋強市建設、海洋科技創新的關鍵力量。
市人大代表、福建理工大學生物與化學研究院院長鄭嬋表示,高校要依據海洋科技前沿及產業需求,動態調整專業設置,比如增設海洋智能裝備、海洋新能源開發等契合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專業,培養對口專業人才。
在加強成果轉化與產業對接方面,她建議,要依托福州市現有產業園區或科研基地,建設一批海洋科技成果中試基地和產業化示范平臺,為科研成果從實驗室走向市場提供過渡空間,切實提高科技成果落地轉化率。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深化海洋改革創新,是今年的重點工作任務。產學研用緊密結合是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的關鍵。”市政協委員俞傳華建議,要以科技創新為著力點,在科研技術攻關上持續發力,推動校地企深度合作,共同開展智能化抗風浪裝備、種業、養殖等科技研發項目攻關,加快高端海洋裝備研發,以科創力量助力海洋經濟加速發展。
推動海洋開放合作
【目標圖景】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推動海洋開放合作,辦好世界航海裝備大會、漁業周·漁博會等活動,用好21世紀海上合作委員會等平臺,積極參與海洋國際交流。
【奮進和聲】
當前,中印尼“兩國雙園”建設深入推進,已呈現“雙向奔赴”態勢,雙方在漁業、農業、工業等領域展開了深度合作,目前勝田(福清)食品有限公司與印尼三林集團合作的首個漁業基地已建成投產。“印尼豐富的海洋資源與中國產業鏈優勢互補,可以實現雙方漁業全產業鏈發展上的顯著提升,同時給福清企業帶來巨大商機。”市人大代表施捷建議,要制定完善稅收、土地、科技、人才等各種政策實施細則,完善運行機制,暢通中印尼人才交流通道,推動更多海洋資源、海洋產品、海洋服務“走出去”“引進來”。
市政協委員韓孝捷注意到,世界航海裝備大會已連續兩年在福州成功舉辦,吸引不少海外來賓積極參與。為進一步提升世界航海裝備大會的影響力,建議展會和珠海航展錯開時間舉辦,同時配套舉辦閩江水上旅游節,將其打造成為福州閩江文旅的一個招牌精品活動,擴大馬尾船政碼頭展區的辦展規模,安排更多船舶類型參展。“希望通過高質量辦展,更好地宣傳福州、推介福州,進一步提高城市國際化水平。”(福州日報記者組)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州今年提振消費新招頻出2025-01-08
- 福州今年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5%左右2025-01-08
- “十四五”收官之年 福州計劃這樣干2025-01-08
- 福州,勇當改革開放“弄潮兒”——“牢記囑托 奮勇爭先”系列述評之二2025-01-08
- 福州濱海快線13座軌道高架橋通過體檢2025-01-07
- 福州演藝舞臺好戲連臺 春節前后多場公益演出等你來2025-01-07
- 春節臨近年味漸濃 鼓樓超六萬盞彩燈點亮2025-01-07
- 福州市城管委:譜寫奮勇爭先城管新篇章 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品質榕城2025-01-07
- 福州晉安控增量、減存量整治餐飲油煙 減少“油煙氣”留住“煙火氣”2025-01-07
- 判了!福州一房東,賠償租戶10萬元!2025-01-07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4萬平方米!福州最大親水廣場驚艷呈現2025-01-0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