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委員聚焦新質生產力發展
福州向“新”蓄勢向“質”躍升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指出,要健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體制機制。
在福州市政協十四屆四次會議上,“新質生產力”是備受關注的熱詞之一。政協委員們就如何助力發展新質生產力,如何推動福州市“專精特新”等典型企業涌現新質生產力,如何引領民營經濟向“新”求“質”等建言獻策。
位于福州高新區的新質生產力培育中心。記者 林雙偉 攝
焦點1:
構建新材料產業集群
新材料產業作為國家大力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是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扎實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產業方向。福州市緊抓發展機遇,積極布局新材料產業。
民革福州市委會建議,通過夯實產業基礎地位、培育鏈主企業加強上下游牽引、提升自主核心技術等舉措,推動新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助力福州培育新質生產力。
例如,結合福州產業實際,重點培育紡織和光電兩大新材料產業,立足福州市超3000億元產值的紡織產業,深度布局紡織材料革新,提高產品附加值,推動福州“紡織之城”產業提質升級;發揮福州光電信息產業基礎扎實的優勢,以光電信息產業鏈和新型顯示產業鏈為驅動,做強福州“光電元器件之都”影響力。
重點培育做強鏈主企業,圍繞鏈主企業開展精準招商,引進和培育一批“單項冠軍”“專精特新”和“小巨人”企業,構建梯度有序、緊密協同的發展格局,實現延鏈提產。同時,借鑒外省科創經驗,構建“中央直屬公立研究所+高校研究所+企業研究所”的研究體系,帶領福州新材料企業對關鍵共性技術開展攻堅,共同助推新材料技術不斷更新。
民革福州市委會還建議,完善多方面要素保障,厚植產業發展沃土,包括:加強新材料行業引才和育才力度;引導金融機構服務新材料產業;優化新材料產業營商服務,力爭更多新材料優質項目落地福州。
焦點2:
打造鏈式創新共同體
“專精特新”“隱形冠軍”“高新技術”等典型企業是推進新型工業化、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生力軍。當前福州在培育創新主體和推動技術創新方面取得了積極進展。
民盟福州市委會建議,綜合施策打造充滿活力、高效協同的創新生態圈;強化企業主體地位,厚植中小企業創新土壤,重點扶持龍頭企業,整合創新資源,打造鏈式創新共同體,促進創新資源在企業、高校、科研機構等之間的有效流動和共享;建立創新生態服務體系,形成創業孵化、融資支持、法律咨詢、市場推廣等一批專業化服務機構;鼓勵支持鏈主企業與中小企業簽訂合作協議,牽頭組建高水平研發機構和聯合創新主體,強化鏈主企業在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顛覆性技術創新等引領作用,實現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創新;推動創新資源共享平臺建設,以鏈主企業數字化轉型賦能產業鏈整體數字化水平提升為抓手,提供技術轉移、成果轉化、人才交流等一站式服務。
此外,民盟福州市委會還建議,完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培育庫,實施分層分類梯度培育政策,加強調研走訪和訴求辦理,提供“服務包”定制服務;堅持開展專題服務月活動,用好線上平臺,結合線下“千名干部進千企”行動,不斷壯大“專精特新”企業群體。
焦點3:
引領民營經濟向“新”求“質”
當前,在福州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科技小巨人企業中,民企占比均超95%,民營企業已成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主體力量。
“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民營經濟的必然選擇。要及早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打造新增長引擎。”市工商聯提出,主動融入和服務新時代民營經濟強省、強市戰略,引領福州民營經濟向“新”求“質”。
為此,市工商聯建議,聚焦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幫助民營企業找準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方向定位;加大運用福州新區濱海新城超算中心、智算中心等數據要素支持,推動民企加快產業數字化賦能,積極引導傳統產業民企搶抓超長期特別國債、工業領域設備更新等政策契機,加快構建傳統制造業發展新生態;推動37家制造業產業鏈鏈主企業,在企業級工業互聯網平臺基礎上,打造供應商分類分級、產業運行監測、發展成效評估的產業鏈工業互聯網平臺,幫助上下游中小民企實現設備上云、數字管理、市場需求、研發設計等全鏈式發展;圍繞16條重點產業鏈、產值超過百億集團企業,繪制關鍵核心技術全景圖,理清產業鏈、龍頭民企薄弱缺失環節,建立以民企需求為核心的關鍵技術攻關機制;在福州市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若干措施的基礎上,充分調動民間投資、創造發明、成果轉化三方積極性,加速原始創新成果轉化為新質生產力。
此外,重點圍繞新能源、新材料、數字智能技術、生物醫藥和高端裝備制造等五大板塊,健全共同促進民營企業科技創新機制,加大源頭創新、重大發明專項財政支持;實施新一輪“培育大集群”行動,在紡織產業集群入圍的基礎上,推動功能性新材料、精細化工等福州市優勢產業集群躋身全國民營經濟產業集群百強,構建福州特色產業名片。
焦點4:
產學研用融合培養人才
助力發展新質生產力,需要培養更多高素質的勞動者和高技能人才。聚焦福州高質量發展現實需求,市政協委員們紛紛建言,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擘畫職業教育發展藍圖。
市政協委員程云建議,構建福州特色優質的職業教育體系,推動職業教育理念從注重傳統技能傳授轉變為注重創新思維培養、終身技能提升理念的培養;適應福州產業發展需求,開設契合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發展要求的相關專業,確保職業教育的專業設置能夠滿足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需求;細化扶持政策,深化產教融合,培養出符合企業需求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擴大優質教育資源供給,加強中高職和本科的銜接貫通培養路徑建設,實現職業教育量與質的同步提升;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推動職教資源“引進來”“走出去”。
“要促進校企產學研用深度融合,提升新質生產力。”市政協委員王偉立建議,政府部門應加大對產學研用合作項目的資金扶持力度,鼓勵企業、高校和科研機構積極開展合作;推動人才培養,提升人才的實踐能力和理論水平;設立產學研用聯合培養基地,高校和科研機構根據產業需求調整學科設置和課程內容,培養符合市場需要的專業人才,同時企業資深專家可以到高校兼職授課,傳授實際工作中的經驗和案例。(福州晚報記者組)
責任編輯:趙睿
- 新時代特色文藝實踐地文藝惠民活動啟動2025-01-08
- 2025年福州“錢袋子”怎么用 重點支持六個方面2025-01-08
- 福州打造“無證明城市” 爭創全國營商環境標桿2025-01-08
- 福州打造兩岸物流樞紐中心 加快兩岸融合發展2025-01-08
- 向“新”而行向上提“質”福州市人大代表獻策發展新質生產力2025-01-08
- 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積極建言獻策 加快建設全國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2025-01-08
- 福州今年提振消費新招頻出2025-01-08
- 福州今年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5%左右2025-01-08
- “十四五”收官之年 福州計劃這樣干2025-01-08
- 福州,勇當改革開放“弄潮兒”——“牢記囑托 奮勇爭先”系列述評之二2025-01-08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4萬平方米!福州最大親水廣場驚艷呈現2025-01-0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