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福之州,守護幸福晚年。福州大力發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建有養老機構169家、各級各類養老床位5.7萬張,養老服務機構數和養老服務供給量均居全省首位。
在福州市政協十四屆四次會議上,政協委員聚焦“老”話題,為福州老年人養老問題積極建言獻策,助力打響“有福之州 幸福老人”品牌。
創新“長者食堂+”
滿足多樣化養老需求
老齡化社會,要提升居家養老服務,讓老年人真正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
福州在全國首創“長者食堂+學堂”模式,以長者食堂為陣地,整合養老、醫療、餐飲等機構,持續創新“長者食堂+”模式,拓展一屋多用。目前,全市已有529家長者食堂與學堂相伴,其中210多家在學堂基礎上延伸到康復理療、代際照料等多樣化服務領域。
關注“長者食堂+學堂”持續穩健運營,民建福州市委會建議,要加快構建“長者食堂助餐+社會餐飲企業助餐”等多種供給模式,方便老年人自行選擇助餐服務;充分發揮老年大學等師資、課程設置方面優勢,構建“專業教師+公益講師”服務模式,將長者學堂打造成集學習、交流、展示、互助于一體的綜合性平臺。
“要優化設施利用,對社區老年活動中心的空間布局進行合理規劃,在非活動時段將部分場地改造為居家養老服務功能區,如健康咨詢室、康復訓練室、心理咨詢室等。”市政協委員陳志忠建議,引進社會專業力量,開展健康養生、心理關懷、居家生活協助等服務,滿足老年人多樣化的養老需求,增強老年人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市政協委員謝憶建議,推動醫養結合,通過整合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資源,支持社區衛生醫療機構和社區養老服務機構融合發展,鼓勵社區養老服務機構內設醫務室、護理站,實現看病、養老一體化,提供連續、全面的健康照護。
“將醫院‘嵌’進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突破‘居家、醫療、社區’的空間限制。”民進福州市委會建議,要加快建立醫療機構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聯動機制和轉診機制,鼓勵各類醫療資源延伸至養老領域,縮短老年群體與醫療資源、醫療服務供給主體的半徑,使老年人在面臨“就醫”和“醫養”不同需求時能順利切換。
建立統一信息平臺
智慧賦能養老服務
應對人工智能時代之變,養老也要創新。當前,福州正在老年用品制造提質升級、創新養老服務模式等方面持續探索新路徑、新方法,讓“養老”加速變“享老”。
智慧養老,要整合民政、衛健、社保等多個單位的信息,打破壁壘,避免出現信息孤島。民進福州市委會建議,應積極搭建科學化、制度化、智慧化的居家養老服務信息平臺,實現養老服務資源的有效整合和共享,形成全面合作式服務的格局。
“建立統一的養老服務信息平臺,為老年人提供便捷的養老服務信息查詢、預約、評價等服務。”市政協委員劉景豐建議。
智慧居家養老為老人提供豐富多樣的服務內容,但智慧服務要解決養老產品、服務“不適老”問題,讓“為老”服務更顯“科技范兒”,使用更便捷。
市政協委員楊綺認為,應推動小區智慧養老建設,加快在小區配備智能警報器、智慧手環等設備,實時監測老年人健康狀況,同時建立社區健康管理平臺,結合“社區大腦”與智能設備,提供24小時居家養老服務。
“要加快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以及移動終端、可穿戴設備、服務機器人等智能設備在居家、社區、機構等養老場景集成應用,不斷促進養老產業與文旅、醫衛、數字經濟、金融等產業融合發展。”民建福州市委會建議。
民進福州市委會認為,應深化“互聯網+”智慧醫養模式,通過搭建“互聯網+”醫養結合信息共享平臺和數據庫,構建老年人數據庫、養老資源數據庫、醫療資源數據庫,實現“一數一源,一源多用”,提高服務效率。
培養養老服務人才
維護老年人權益
隨著老年人數量不斷增加,建設一支高素質、專業化、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的養老服務人員隊伍,也成為市政協委員們關注的重點。
如何激勵年輕人積極投身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的發展,守護“夕陽紅”?市政協委員劉景豐認為,要加強養老服務人才培養,完善培訓體系,提高養老服務人員的水平;加強養老服務人才職業發展通道建設,為養老服務人才提供晉升機會和發展空間;加強與高校、職業院校等合作,開展養老服務專業人才培養和實訓基地建設。此外,還要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和激勵機制,吸引更多人才投身養老服務行業。
民進福州市委會建議,設立“護士事務所”,緩解“醫養”服務中“醫療護理”供給服務主體的不足。此舉還可以擴大就業,將衛生職業學院畢業生及有護士執業資格人員納入其中,提升醫護人員的素質。
民盟福州市委會建議,要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愛幼傳統美德,加快建立志愿者服務記錄制度,探索“學生社區志愿服務記學分”“時間銀行”等做法,開展互助養老服務。
民革福州市委會也建議,應招募養老服務志愿者,明確志愿者提供服務的權利和義務,推動志愿服務內容寫入《福州市養老服務條例》。
市政協委員潘錦川關注到了老年人權益的維護。他建議各區(市、縣)、街鎮、社區通過組建基層團隊,打造老年人信賴的信息資源匯聚共享平臺,為老年人開展常態化教育培訓。
民革福州市委會同時建議,福州可實施特殊困難家庭老年人權益保護試點工作,組建律師、社會工作師、醫師等專業服務團隊,為特殊困難家庭老年人提供家庭法律支持、公益遺囑、委托代理、健康指導、醫療資源鏈接等服務,切實保障老年人晚年生命財產安全。
□部門回應
福州出臺20條措施支持養老服務發展
開辦民辦非營利性養老機構,每張床位補助15000元或7000元……近日,福州出臺20條措施支持養老服務發展。
7日,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出,福州要健全幸福養老服務體系,發展銀發經濟,豐富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供給,探索社區醫養融合模式,打響“有福之州 幸福老人”品牌。
市民政局表示,今年將深化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建設嵌入式養老服務機構,進一步打造“長者食堂+學堂”品牌,大力推動養老服務與家政服務聯動發展,探索社區醫養融合模式,更好滿足老年人助餐、助浴、助急、助醫、助行、助潔和居家長期照護等服務需求,為老年人“原居安養”提供便利。強化養老服務兜底保障,支持有條件的鄉鎮敬老院轉型升級區域養老服務中心,完善特殊困難老年人探訪關愛服務機制,持續開展“平安通”試點工作,讓失能老年人得到有效幫扶。促進銀發經濟創新發展,發揮民營經濟和“數字福州”優勢,進一步鼓勵引導民營資本進入養老服務領域,激發養老產業消費活力。(福州晚報記者組)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州向“新”蓄勢向“質”躍升2025-01-08
- 新時代特色文藝實踐地文藝惠民活動啟動2025-01-08
- 2025年福州“錢袋子”怎么用 重點支持六個方面2025-01-08
- 福州打造“無證明城市” 爭創全國營商環境標桿2025-01-08
- 福州打造兩岸物流樞紐中心 加快兩岸融合發展2025-01-08
- 向“新”而行向上提“質”福州市人大代表獻策發展新質生產力2025-01-08
- 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積極建言獻策 加快建設全國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2025-01-08
- 福州今年提振消費新招頻出2025-01-08
- 福州今年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5%左右2025-01-08
- “十四五”收官之年 福州計劃這樣干2025-01-08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4萬平方米!福州最大親水廣場驚艷呈現2025-01-0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