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城區居民一到周末,說走就走,路網縱橫,四通八達,周邊上千個鄉村滿足了游玩、度假乃至創業的美好愿景。
福州鄉村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上升,村居環境越來越好,還能享受到不遜色于城市的公共服務、社會保障。
城鄉融合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去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強調,要在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和城鄉融合發展上作出示范。福州牢記總書記的殷殷囑托,統籌城鄉融合發展,扎實推進“三大工程”,加快城市有機更新,以點帶面推動鄉村全面振興,努力把海濱城市、山水城市建設得更加美好。
優美的風景和便捷的交通,讓九峰村成為許多福州市民的旅游目的地。記者 林雙偉 攝
城區功能品質如何再提升
一座現代化的品質之城,是讓在者舒心、來者傾心、未來者動心的理想之城、向往之城。
2024年以來,福州以路為筆,持續繪出通江達海的發展軸,多管齊下打好提升城市能級和品質的“關鍵戰”,全球可持續發展城市國際聯盟籌建“好聲音”不斷,傳遞著奮勇爭先的強勁脈動。
2024年底,“軌道上的福州都市圈”建設再傳喜訊——長樂機場綜合交通樞紐配套工程F2/F3國鐵車站主體結構封頂。和高鐵進機場項目一樣,機場第二高速項目上,奮斗的激情同樣火熱。
循著“東進南下,沿江向海”的戰略指引,沿著城市發展軸勇毅前行,福州基本形成了“兩環十五射五縱七橫”的骨架路網,城市三環、繞城高速人暢其行、物暢其流,高速四環貫通也指日可待。一張四通八達的立體交通路網,正跨山越海,聯舊通新,與城市發展同頻共振、同向而行,奏響品質之城的向上樂章。
讓越來越多人記住、愛上的美好“榕顏”里,“三大工程”建設全面鋪開,城市更新、安全韌性提升行動在街頭巷尾悄然展開,用心守好有福之州的靚麗“顏值”與強健“體魄”。
在城市品質提升的賽道上,宜居建設、綠色人文、交通通達、安全韌性、智慧管理等五大工程共800個大小項目,讓城和鄉“美美與共”。首批100個城市更新行動建設項目,“劍指”地下管網、老舊片區、市政設施等,助力城市發展強筋壯骨、“內外兼修”。
“一座城”的幸福里,安居是最樸素的心愿。這一年,福州的保障性住房、城中村改造等工作碩果累累,“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讓幸福指數實現原地升級。
濱海雙龍新居,這個福州首個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項目、全國首筆保障性住房貸款發放項目與全國首個啟動申購的新建項目,自開放申購以來熱度不減,702戶家庭已提交申購登記,關于“好房子”的希冀,正在這里破土萌動。
新店東、黃山、高宅、雁塔……12個列入國家城中村改造計劃的項目,全面開工的10643套安置房,正一點點繪好百姓心中“家”的模樣。
循著城市發展的新方向,全城“響應”的安全韌性提升行動里,“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按下快進鍵。集結了燃氣、水系、橋梁、消防、綜合管廊等應用場景的“數智創新韌性城市安全新范式”案例,榮獲世界智慧城市大獎,系全省唯一獲獎案例。
鄉村和美畫卷如何再描繪
城市和鄉村的差距能有多大?
福清新厝鎮江兜村村民黃賢富深有感觸:“以前,我們這里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而現在,村道寬敞、庭院整潔,光一個村就有9個公園,根本分不清哪里是村,哪里是城。”
這一年,福州加大力度推進城鄉融合,加速實施一大批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全面鋪開一系列農村整治、改善行動,讓城鄉居民共享發展成果,過上“向往的生活”。
完善基礎設施,加強“硬聯通”——
自“一閘三線”工程通水后,永泰大樟溪的優質原水通過總長約181公里的線路輸送到長樂、福清、平潭等地,造福580萬群眾。家住長樂區鶴上鎮的居民王子霖笑容滿面,他現場擰開水龍頭說,“原來的水很‘硬’,現在水質清甜,泡茶都更好喝了,我們心里美滋滋的。”
從供水一體,到城鄉同網同價,再到農村路網加密,過去這一年,福州不斷推動城市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務事業向農村覆蓋,著力拆除城與鄉的藩籬。
改善鄉村面貌,提升“軟實力”——
從福州市中心出發,沿著盤山路前行,穿過夾道茂林,40多分鐘后便到達晉安區壽山鄉九峰村。今年元旦假期,村里游人如織。
偏僻、破敗,曾是不少人對九峰的認知。但在此后的一輪輪整治中,九峰村相繼整治提升了村道、古堤壩、房前屋后雜搭、濱河雜地、拋荒地,村莊煥然一新。“游客多了,不但農產品熱銷,不少村民還吃上了‘旅游飯’。”村干部呂淡霖說。
打破城鄉壁壘,共赴“致富路”——
深處大山中的閩清縣池園鎮隔兜村,一座閑置多年的舊電站困擾著多任村支書。而就在去年底,它突然被一家文旅公司相中。“沒想到,我們剛把舊電站的項目放在流轉平臺上,就引來意向方,一下子盤活了荒廢已久的村級資源。”隔兜村黨支部書記陳發光難掩激動。
過去一年來,福州創新推出農村產權流轉平臺,著力推動農村產權跨城鄉、跨區域流轉交易,釋放出的價值遠超預期,溢價部分額外為村集體經濟增收近億元。
可以看到,一場新時代的城鄉蝶變正在福州持續上演:路通了,燈亮了,城鄉界限越來越模糊;景色美了,風氣正了,各種社會創新力量不斷涌入;腰包鼓了,底氣足了,老鄉臉上笑意更濃了……
生態文明底色如何再擦亮
空中俯瞰福州,城鄉之間,青山與綠水相依,碧海與藍天輝映。
前不久,位于長樂的閩江河口濕地經歷了一場越冬候鳥的遷徙高峰,數以萬計的候鳥穿越山川河流來到這片生態樂園,振翅飛翔、覓食嬉戲,構成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畫卷。
市民林凡特地從城區趕來一睹大美風光,贊嘆“這是市區看不到的風景”。福州優美的自然生態環境,讓越來越多的鳥兒也忍不住為此停留。過去一年,閩江河口濕地記錄鳥類超過200種,其中新增記錄11種。
這是福州傾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個生動注腳。一年來,福州堅持生態優先,出臺《“生態福地 美麗福州”建設行動方案(2023—2027年)》,持續推進全域治水,創新生態環境治理項目投融資機制,高標準共筑城鄉“生態圈”。
天更藍了。去年1月至11月,福州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97.9%。“外地朋友來到福州,都對這里的清新空氣、蔚藍天空贊不絕口,這讓我感到十分自豪。”市民劉偉說。
水更清了。一年來,福州堅持閩江流域(福州段)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態保護修復工程,換來閩江清波,全市主要流域36個國省控斷面Ⅰ-Ⅲ類水質比例為100%。
存入“綠水青山”,取出“金山銀山”。這一年,福州各地競逐綠色低碳新賽道,將城鄉間的綠水青山轉化為勃發的生產力——
在福清,依托取之不盡的海風資源,不斷追風逐電,建起的福建三峽海上風電國際產業園為我國大容量海上風機創新提供了載體和平臺;在閩侯,新能源汽車產業聯盟推動汽車領域創新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在馬尾,以智能裝備和光儲充檢充電站應用為主的新型儲能特色集群已然形成……
數據是最好的見證。2024年,全市新增15家國家級綠色工廠、1家國家級綠色園區;新能源公交車占比達到93%,新能源出租車(含網約車)占全部出租車比重91.8%……立足好生態,福州不斷擦亮綠色發展的鮮明底色,越來越多的產業朝著可持續發展的方向闊步邁進。(記者 藍瑜萍 孫漫 傅亦靜)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州發布賞花線路 新年伊始開啟“探花”之旅2025-01-08
- 亮燈!福州新年氛圍感拉滿 年味漸濃!2025-01-08
- 福建福州:“百福橋”慢行步道惠民生2025-01-08
- 福州: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奮勇爭先2025-01-08
- 福州數字經濟規模沖8000億元2025-01-08
- 福州描繪“詩與遠方”新畫卷2025-01-08
- 福州:打造更加美好海濱城市山水城市2025-01-08
- 福州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政府工作報告》解讀2025-01-08
- 市政協委員獻策“海上福州”建設 努力打造更高水平的“海上福州”2025-01-08
- 福州政協委員助力“養老”變“享老”2025-01-08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4萬平方米!福州最大親水廣場驚艷呈現2025-01-0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