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建議強化校企合作、多元化培養
打造新質生產力人才培養“福州模式”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培育新質生產力,人才至關重要。如何培養新質生產力人才,人大代表們紛紛建言獻策。
建議多元主體協同發力
馬尾代表團代表王楚紅建議,政府、高校、企業、科研院所等多元主體同向發力、聯動作戰,聚力打造“四方協同、五鏈融合”的新質生產力人才培養“福州模式”,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福州實踐提供強有力的支撐保障。比如,根據新質生產力人才培養目標,重構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對于工科類專業,加大計算機編程、信息技術、工程技術、人工智能等課程與各專業的滲透融合,增強學生熟練應用智能化勞動工具的能力。對于文科類專業,全方位融合數字經濟、金融科技、大數據分析、數據科學等數字化課程,提升學生的綜合數字素養和創新思維。
同時,搭建新質生產力人才培養平臺,聚焦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趨勢,動態調整學科專業設置,增設數字經濟、人工智能、基因科學、量子技術等前沿科技學科,構建符合新質生產力發展要求的交叉融合課程體系,打造復合型人才培養高地。
倉山代表團代表傅天龍建議,優化和完善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強化校企合作,構建多元化培養體系。持續推動駐榕科研院所、高校與國內外知名科研院所和高校建立科研合作聯盟,引進國內外知名專家帶工作進駐福州。支持福建的科研院所、高校與海內外知名大學、科研院所及大型企業聯合設立各級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企業技術中心,以及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和大學生實習工作站,支持建設綜合性開放服務平臺和行業共性技術平臺。
建議提高本土人才待遇
在如何打造高素質人才隊伍方面,傅天龍建議,在引進外地人才的同時,不能忽視關注本土人才。留住這些本土的能工巧匠人才,與引進人才同等重要,是實現福州傳統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通過構建多元化培養體系,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加大關心本土人才工作和生活的力度,在人才住房、配偶和子女就業入學等方面享受與外地引進人才同等的優惠待遇,并在社會中積極營造重才、愛才、惜才的良好氛圍,讓人才看到美好未來,并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
另外,深化技能人才評價制度改革。當前,技能人才存在待遇不高、獲得感不強的問題,構建以技能和工作業績為主要評價維度的評價體系,探索適應新時代,特別是針對年輕高技能人才的激勵辦法,提高待遇,以增強高技能人才的職業認同感、獲得感。
王楚紅建議,建設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實施“榕城教師數字素養提質工程”,助力教師更新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提升數字化教學素養;完善培訓機制,補齊能力短板,組織一線教師、骨干教師參加“數字化教學能力提升”“新質生產力人才培養”等專題研修班,打造與新質生產力發展相匹配的新型教師隊伍。
同時,王楚紅建議涵養新質生產力人才發展沃土,貫通新質生產力人才職業成長與發展路徑,推行高端人才年薪制與協議工資制,以靈活且富有競爭力的薪酬模式吸引并留住頂尖人才;推動建立分類考核機制,建立以創新價值、能力、貢獻為導向的多元化評價體系;重點關注青年科技人才的培養和發展,為他們提供更多的機會和平臺。(福州晚報記者組)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州:實施海洋經濟重點項目90個以上2025-01-09
- 福州市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亮點解讀:三個“爭”字 讀懂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福州實踐2025-01-09
- 市政協委員建議發展水岸經濟、森林康養、特色演藝經濟……2025-01-09
- 福州今年開展城市更新條例立法調研2025-01-09
- 市政協委員熱議政府工作報告:有了“施工圖” ,干就一個字2025-01-09
- 市人代會旁聽公民座談會舉行2025-01-09
- 代表委員為加快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先行城市建言 向“融”起勢探新路2025-01-09
- 城鄉融合,融出“向往的生活”——“牢記囑托 奮勇爭先”系列述評之三2025-01-09
- 福州發布賞花線路 新年伊始開啟“探花”之旅2025-01-08
- 亮燈!福州新年氛圍感拉滿 年味漸濃!2025-01-08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4萬平方米!福州最大親水廣場驚艷呈現2025-01-0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