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食事,不過一碗人間煙火。”對不少福州人而言,線面、肉燕、白粿等美食,是春節餐桌的標配。記者獲悉,這些“福味”近來產銷兩旺、香飄海外。
線面又稱太平面、長壽面,有著平安長壽的美好寓意,是福州人逢年過節的必備之物。連日來,有著百年手作歷史的丹陽線面迎來銷售高峰,每天凌晨,線面生產工廠便亮起了燈。27日,記者來到位于連江縣丹陽鎮新洋村的福建新翔食品有限公司,只見線面生產車間敞亮干凈,工人們正在現代化生產設備旁忙碌著。
工人趕制仁山白粿。(連融媒供圖)
“供不應求!每天都有上百名工人在加班加點生產。”新翔公司負責人林桂芳告訴記者,近段時間,工廠每天生產5噸左右線面,不僅銷往全國各地,還大量出口到美國、加拿大等地,讓在外的游子能夠品嘗到來自家鄉的美味,一解鄉愁。
除了線面,肉燕同樣是福州人年夜飯不可缺少的一道美味。俗話說“無燕不成宴,無燕不成年”,肉燕因形似飛燕而得名,仿佛一只只靈動的小燕子將幸福與太平帶進千家萬戶。
丹陽鎮有400多年的肉燕文化,肉燕乍看樸實無華,和普通的餛飩模樣相似,一口咬下去,卻是滿滿的驚艷。“肉燕的皮和餡都是肉做的,因此也叫‘肉包肉’,肉燕皮要選用精肉多的新鮮豬后腿肉,去皮去筋去膜再經反復敲打才能制作出來,肉燕餡則是選用肥瘦相間的豬肉。”林桂芳說。
隨著時代的進步,線面和肉燕生產的部分流程用機器替代,不僅可以控制溫度和濕度,而且衛生環境也更加規范,做到一年四季都可以穩定生產。林桂芳說,近年來,公司推出了預包裝產品,通過線上線下渠道銷售至全國乃至海外市場,讓更多人有機會品嘗到這份地方特色美食。
白粿是福州特色傳統美食,有著“團團圓圓,年年高升”的美好寓意。加工者還會在白粿上印下福字、壽字等喜慶吉祥的圖案,象征團圓美好。其中,歷史悠久的連江潘渡鎮仁山白粿遠近聞名。
記者27日來到仁山村的一家白粿加工廠,剛步入制作間,誘人的米香便撲面而來。工人們各司其職,攪拌、蒸煮、揉捏、拉條等各項工序緊密銜接。不多時,一個個軟滑甜香、富有彈性的白粿便新鮮出爐。
這邊制作有條不紊,那邊銷售熱火朝天,不少顧客慕名而來采購。“吃出了小時候的味道,兒時和父母兄弟一起做白粿的畫面又浮現在眼前。”每年都會從福州市區驅車前來購買白粿的陳先生感慨地說,“過年不吃上一口,總感覺少了點什么。”#網絡中國節·春節#
(記者 林文婧 通訊員 陳成志 林巧倩)
責任編輯:唐秀敏
- 【網絡中國節·春節】讓全世界都來過春節——訪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副會長陳吉2025-01-28
- 春節出行 警惕“藥駕”風險2025-01-27
- 回家團圓:在寶島臺灣感受濃濃年味2025-01-26
- 節儉不減喜慶氛圍 春節儀式感如何“經濟適用”2025-01-26
- 新春中國行|中國蛇年春節消費興起“文化熱”2025-01-26
- 習近平春節前夕視察慰問部隊 向全體人民解放軍指戰員武警部隊官兵軍隊文職人員預備役人員和民兵致以新春祝福2025-01-25
- 春節假期期間西北華北等地氣溫偏低2025-01-24
- 定了!春節假期小客車上高速繼續免收通行費2025-01-21
- “我們的節日·春節”專場活動在榕舉行2025-01-21
- “非遺+”添“彩”年貨市場 “花”樣十足迎新春2025-01-20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來福州,過福年”主題燈光秀亮相榕城2025-01-2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