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福州市正在申創“世界美食之都”。
長樂區除了擁有山河湖海的秀美風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還有眾多馳名中外的美食,為福州申創“世界美食之都”助力。如今春暖花開,游客來到長樂,除了欣賞美景,還可品嘗眾多美食。
“閩菜明珠”產自長樂
作為閩菜和福州菜中的璀璨明珠,雞湯汆海蚌享有盛名。雞湯汆海蚌使用的海蚌,就是長樂海域出產的漳港海蚌。
漳港海蚌,又名“西施舌”,是長樂區特有的名貴貝類品種。它肉質脆嫩,味道甘美,早在明朝時期就成為宮廷貢品,馳名中外。
20世紀80年代初,閩菜大師強木根、強曲曲創出雞湯汆海蚌這一閩菜中的特級佳肴后,漳港海蚌更是名聲大噪。
漳港海蚌,1994年成為福建名特優新農產品;2001年,被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福建名牌農產品”稱號;2010年,獲批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長樂海蚌資源增殖自然保護區設立于1985年,是目前我國唯一針對漳港海蚌資源設立的保護區,40年來為漳港海蚌的生存與繁衍筑牢了堅實的屏障。
1月18日,首家漳港海蚌旗艦店在長樂和平街開業。
多種美食獲國家認證
長樂區現有地理標志證明商標4個,分別是漳港海蚌、青山龍眼、長樂番薯和石壁白蘿卜;擁有地理標志保護產品1個,即漳港海蚌。漳港海蚌為長樂區特產,既是地理標志證明商標也是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青山龍眼有“千年貢果”之美稱。據記載,南宋紹熙二年,朱熹的女婿黃勉齋將來自家鄉的青山龍眼獻給宋光宗,宋光宗嘗后贊不絕口,定為貢品,特賜“黃龍”匾額。
明代長樂青橋村人陳振龍有“番薯之父”的美譽。相傳他年未二十中秀才,后鄉試不第,遂棄儒從商,到呂宋島(今菲律賓)經商。陳振龍見當地種有朱薯,耐旱易活,生熟都可食,“六益八利,功同五谷”。
明萬歷二十一年五月,陳振龍將薯藤帶回福州培育。后福建巡撫金學曾試種朱薯救饑荒,解決閩人缺糧問題。如今長樂廣種番薯,將其制成了多種美食。
“新”美食有眾多擁躉
長樂區擁有多種傳統福州小吃,包括魚丸、肉燕、芋泥、鍋邊糊、芋粿、九層粿、光餅、福州肉松、蔥肉餅、燕皮、線面、春卷、魚餃、漳港魚面等。近年來,長樂冰飯以清涼鮮甜的口感,在全國及海外擁有大批擁躉。
長樂冰飯誕生于20世紀80年代,起源于長樂區,由傳統解暑飲料“冰水”演變而來,如今是福州地區夏季民眾的一道解暑甜品。長樂冰飯將糯米飯加少許糖、黃油拌勻,冷卻后再加入自制冰水、碎冰、芋圓、椰果等拌勻而成。
此外,長樂的古槐肉燒也較為有名。它產自長樂古槐鎮,是一種烤肉包。面皮用發面,餡以鮮肉為主,剁成肉末,再配以五香、蝦米、蔥末、鹽、味精等。包好的肉包表面再均勻地撒上芝麻,依次貼在爐壁上烘烤而成。(記者 徐文宇/文 林雙偉/攝)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州申創“世界美食之都”宣傳口號定了2025-01-01
- 四地專家傳經送寶 泉州申創“世界美食之都”2024-09-20
- 重磅官宣!泉州申創“世界美食之都”2024-06-13
- 一圖讀懂丨8方面24條!事關新閩菜創新發展2023-11-30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00后鐵路檢車員的春運擔當2025-02-2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