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無極限 勇敢“跨”出去
——跨交會現場3位年輕人的創業故事,映射行業澎湃活力
第五屆中國跨境電商交易會在福州舉行,描繪出一幅欣欣向榮的畫卷。令人矚目的是,這幅畫卷中躍動著青春的脈搏——“90后”乃至“00后”的年輕一代,成為這場盛會的重要力量。
19日,記者走進跨交會現場,傾聽年輕人的創業故事。從他們身上,記者不僅看到飽滿的熱情、拼搏的勇氣,更看到中國跨境電商行業的澎湃活力。
大膽嘗試的魄力
“起碼還要深耕5年”
“起碼還要在跨境電商領域深耕5年。”看著跨交會現場一排排擠滿人的展位,杜浩南最強烈的感受,就是跨境電商是非常有發展潛力的行業。
雖然是“00后”,但杜浩南已經是遼寧盤錦六喜貿易有限公司的跨境電商業務總監,負責選品和業務指導。早在大一下學期,他就試水做跨境電商,積累了不少經驗。
“我之前在韓國留學時發現,和國內相比,一些小商品的價格差動輒達10倍。”杜浩南意識到,這是一個商機。
說干就干,在電子工程專業就讀的杜浩南著手做市場調研,利用課余時間了解哪些商品有利潤空間和市場。經過認真調研,他決定做跨境電商,在韓國電商平臺Coupang上開了一家網店,嘗試將中國生產的飾品、箱包賣到韓國。
初次做跨境電商,杜浩南在選品上很認真。“我在國內的電商平臺上找樣品,如果價格合適就讓廠家寄過來看看,選定后就下單,還要去工廠里質檢,看產品是否合格”。
杜浩南的跨境電商事業并非一帆風順。第一批貨,杜浩南投入1萬多元,但是由于沒有做跨境電商的經驗,七成的貨物無法通關。“當時損失很大,信心也很受打擊,但我不死心,決定再試一次。”杜浩南經過詳細了解,選擇與清關公司合作。貨物從廣州發貨后,由清關公司負責報關,到韓國后由當地的物流公司進行配送。就這樣,杜浩南掙到“第一桶金”,“平均每個月有1.2萬元的利潤”。
嘗試跨境電商獲得成功,原本夢想成為工程師的杜浩南選擇了新的就業方向,大學畢業回國后加入跨境貿易公司。“從事跨境電商可以接觸到不同國家、不同地區的文化習俗、消費偏好,拓寬自己的視野。同時,跨境電商是處于上升期的行業,投入其中能學習到很多東西。”杜浩南說。
追求品質的決心
“要把品牌做起來”
“90后”翁有田是福清人,從日本留學回國后在深圳從事傳統出口貿易。跨境電商興起后,他所在的公司決定試水線上貿易,組建團隊做亞馬遜電商,翁有田就是這個時候開始接觸亞馬遜電商的。
2020年,在家休息的翁有田嘗試一個人開亞馬遜商店。“有一次,我選了一款車載空氣凈化器,沒想到成了爆款,銷量居日本站同品類第一。”這次成功的選品,給了翁有田深耕跨境電商領域的信心。
“我有經驗”“我有貨源”“我有錢”……2020年,翁有田發了一條自己正在做亞馬遜電商的朋友圈。看到他發的朋友圈后,兩名高中同學主動聯系他,想了解亞馬遜電商怎么做。三個人一拍即合,決定一起做跨境電商,踏上勇闖日本市場之路。
這個團隊一路打拼,打造了7個在同品類中銷量排名前五的“爆品”。這背后的秘訣之一,就是嚴格把控產品質量。
一開始,為了確保每一批產品的出廠質量,幾名合伙人常駐2000公里外的工廠。隨著訂單量日漸增加,常駐工廠已不現實,他們就聘請專業的質檢員常駐工廠,保證產品質量。
有一次,一款主打性價比的辦公椅因底座承重問題引發大量退貨,退貨率一度達到8%。經過排查,團隊發現,是辦公椅底座五星腳用的塑料材質過于脆弱,向工廠提出將塑料換成鋼材質的方案。工廠一開始不接受,覺得改材質會增加成本,消費者不會買單。但團隊十分堅持,認為提升質量不但可以降低退貨率,還可以增加訂單量。經過多次溝通,終于讓工廠在保持原價的前提下更換材質,退貨率降至1.5%。
“年輕人對互聯網非常敏感,這是從事跨境電商的優勢。”對于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跨境電商行業,翁有田很看好。但他也表示,隨著跨境電商競爭加劇,要更加注重產品質量,“要把品牌做起來”。
合作共贏的思路
“利他才能走得更遠”
“您好,可以加個微信嗎?”19日下午,在跨交會現場,27歲的洪華源又收到一名粉絲的添加好友申請。他與朋友合作設立的公司不僅在東南亞擁有多間倉庫,成為當地服裝品類首屈一指的供貨商,更指導超過萬名跨境電商“小白”入行,全網粉絲超30萬。
回顧一路以來的創業經驗,洪華源坦言,合作共贏的思路是最大秘訣。
2019年,學習產品設計的洪華源嘗試將所學知識與福州的優勢產業手工藝品結合,通過亞馬遜、獨立站等平臺做跨境電商生意。但受多種因素影響,他首次創業失敗。這并沒有澆滅他的創業熱情,他仔細尋找失敗的原因,“一方面,初創者資金有限,選定賣貨品類后,如果無法快速出手,資金鏈就會斷裂,能不能做起來運氣成分太大;另一方面,由于跨境電商的大部分利潤都在國內,其他國家在政策上很難向我們傾斜”。
經過認真分析總結,洪華源將目光投向東南亞,“東南亞不僅是共建‘一帶一路’的重點區域,還有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等政策優勢,市場潛力巨大”。
這次,洪華源不僅將東南亞作為賣貨目的地,還把工廠建到東南亞,“跨境電商的形式以線上為主,但還是要在線下比質量”。如今,他所在的公司在東南亞擁有4間倉庫、超過500名海外員工,日發貨量達3萬單。
同時,洪華源嘗試將工廠的資源分享給更多海內外跨境電商賣家。“利他才能走得更遠。”他說,隨著國內電商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越來越多的賣家選擇出海,他希望以自己的經驗和海外資源為基礎,打造全球化的供應鏈平臺,吸引更多賣家和工廠入駐,“希望我們不僅能幫助中國賣家出海,還能為當地創造就業機會,形成合作共贏的生態系統,讓行業持續健康發展。”(記者 馮雪珠 吳樺真)
責任編輯:趙睿
- 跨交會為“中國制造”牽紅線2023-03-20
- 跨交會首創“跨境門診” 提供一對一解答服務2023-03-20
- 中國跨交會達成意向金超30億美元2022-06-04
- 2022中國跨境電商交易會將于3月18日在福州舉辦2022-02-22
- 知名跨境電商平臺悉數參加“跨交會”2021-02-26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2025年“高質量發展中國行”系列專題活動走進2025-03-2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