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時光飛船”看《最憶船政》、“VR+”解鎖坊巷多種玩法……
沉浸式演藝“數說”閩都新風采
近年來,隨著數字福州建設的加快,越來越多的沉浸式演藝為市民游客帶來高品質的文化體驗,成為福州文旅市場的新風潮。
這些沉浸式演藝結合國潮風、歷史文化,融合閩都文化元素,通過運用前沿數字科技和多維體驗方式,為游客帶來全新的文旅體驗,在數字時代“數說”千年閩都的新風采。
《最憶船政》給觀眾帶來身臨其境的感受。
坐“時光飛船”
感受船政歷史
“坐在移動座椅上,仿佛置身時光飛船,現場體驗場景伸縮、升降等多種變化,再加上精彩的船政故事,讓人熱血沸騰。”廣東游客張怡在馬尾中國船政文化城觀看全國首部折疊漸進式多維體驗劇《最憶船政》后說道。
一年多前,《最憶船政》正式公演。該劇編創設計階段大量運用人工智能技術,以信息技術統籌燈光、音響、舞美、機械,同時大量結合裸眼3D、360度全息紗幕投影技術、霧幕及地面投影等技術,打通廣場、車間、碼頭的空間關系,給人帶來全新的多維感官體驗。
觀眾置身劇場之中,早已不是單純的觀看演出,更像是穿越時空,變成了船政歷史的親歷者,與劇中那名清末船政學堂青年學員一同成長,感受百年船政薪火相傳的輝煌歷程。
數字技術的應用,豐富了《最憶船政》的舞臺表現形式,去年該劇目相繼入選全國紅色旅游新技術應用優秀案例和全省數字文旅應用場景示范案例。沉浸式的演出吸引了眾多游客前去觀演,截至目前,該劇目演出已突破500場,吸引了約10萬名游客觀看。
穿越千年
到大唐當神探
戴上VR頭顯,步入VR體驗區大門的那一刻,觀眾一秒穿越到千年前的大唐。游客將和劇中角色狄仁杰親傳弟子蘇無名及盧凌風并肩作戰,在驚心動魄的沉浸式歷險中識破迷局,共破詭案……今年清明假期,位于三坊七巷文儒坊16號的《唐朝詭事錄·西行》國潮沉浸式劇場游客絡繹不絕。
作為福建首店,唐詭國潮沉浸式劇場運用新一代VR技術,結合全感體驗裝置和影視級的置景,讓游客獲得風感、霧感、熱感等虛擬環境體驗,真正做到身臨其境。在這里,游客抬頭可見皓月星辰,眼前是流淌的大河、熱鬧的夜市、宏偉的宮殿,恍若置身大唐。尤其是乘船追擊“水猴子”時,一路風霧交加、俯沖飛翔,強烈的推背感和顛簸感,讓人直呼“細節滿分”。
這是福州冶城集團所屬福州可持續發展研究院在三坊七巷著力培育的新興文旅業態。在面積1600平方米的文儒坊16號里,圍繞200平方米的“唐詭”劇場,運營方在項目運營中獨樹一幟,打造了一個集文創空間、茶飲空間、古風妝造空間于一體的“VR+”綜合體,以新消費場景為游客解鎖坊巷的多種玩法。
市民體驗“一秒到南極”。
身在福州
一秒到南極
不久前,福州市科技館開展的“身臨極境——南極起航”LBE沉浸式大空間特展,給觀眾帶來了“一秒到南極”的獨特體驗。
在“雪龍2”號上感受破冰之旅、和極地萌物企鵝來一場對話……這個沉浸式大空間特展借助前沿的LBE沉浸式大空間VR技術,通過高度逼真的虛擬現實技術,構建起南極科考全場景交互體驗空間。觀眾可實現1秒鐘瞬移到南極,仿佛穿越時空,置身于南極的冰川、雪原與極光之下,身臨其境地感受南極壯麗風光,一路探索夢幻極地。
近年來,越來越多數字技術成果在福州應用落地,越來越多高品質沉浸式演出出現在市民身邊,《最美的茉莉花》《蘋婆之歌》《尋夢·千年閩越》《雀起無聲》等沉浸式演藝備受市民好評。
不斷融入文旅新場景的數字技術,為游客帶去沉浸式的新體驗。在林覺民·冰心故居的情書場景中,通過數字技術的應用,游客眼前浮現出林覺民在香港濱江樓上書寫《與妻書》的感人場景;在三坊七巷,“數說坊巷”AR導覽數字人可為游客帶去精彩解說;在閩江之心,游客可通過“福元宇宙”App看一場別樣的煙火;在嚴復故里的元宇宙研學項目中,孩子們可通過AR科技體驗嚴復從少年到榮歸故里的傳奇一生。
越來越多數字應用場景的出現,為千年閩都注入新的活力,帶來新的風采。(記者 李錦清/文 林雙偉 石美祥/攝)
責任編輯:趙睿
- 《最憶船政》探索文旅融合新路徑 打造“演藝IP+非遺老字號”2025-03-12
- 《最憶船政》主題曲發布2023-10-02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援疆醫生以規范診療助力奇臺醫療水平提升2025-04-11
-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 成都動漫產業崛起探秘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