籌建金魚文化展示館 展示眾多文創產品
福州金魚產業借“文化IP”游向世界
近日,閩侯縣金魚協會會長張文春正忙著籌備建設一處金魚文化展示館,計劃陳列金魚衍生產品、與金魚文化相關的珍貴物件以及富有創意的文創產品,全方位展現福州金魚文化的獨特魅力與風采。
多種類文化產品講述福州金魚故事
記者看到,正在布展的館內陳列著眾多精美的金魚文化產品,金魚形象或“游弋”于漆器之中,或“繡繪”在織物之上,或“安家”于小小的鼻煙壺上。這些色彩斑斕、形態各異的文創產品,宛如一幅幅絢麗多彩的畫卷,令人目不暇接、贊嘆不已。
張文春向記者展示了一套在東南亞市場廣受歡迎的金魚漆器茶盤。只見茶盤之上,金魚身姿靈動小巧,仿佛靈動的精靈在漆器世界里自在暢游,栩栩如生。這套金魚漆器茶盤在東南亞國家的銷量很好,極大地提升了閩侯金魚的知名度。
張文春告訴記者,金魚和許多文創產品都能無縫銜接。早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福州就有金魚牌茶葉、金魚小課本等金魚衍生產品。近年來,福州將金魚同脫胎漆器、根雕、壽山石雕相結合,創作了眾多金魚衍生產品,生動講述福州金魚文化故事。
“這些金魚文創衍生產品,‘游’到許多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讓當地人民認識到福州的金魚原來這么美麗。”張文春說,這種文創先行的方式,讓閩侯金魚、福州金魚在這些國家成功出圈,大大增加了金魚的銷量。
展示館里還有許多與金魚相關的老物件和文創產品,總計200多件。這些是張文春花了15年搜集到的,其中既有民國時期福州生產的金魚茶具,也有從泰國、新加坡等國家淘來的金魚瓷器和金魚飾品,以及金魚郵票、金魚紀念章等20世紀發行的金魚紀念品。
下一步,張文春計劃把近些年閩侯各大金魚養殖場創新培育出來的金魚新品種搬到展廳中,讓游客感受閩侯金魚產業的勃勃生機。
省級良種場改造擬上半年完工
閩侯南通鎮的春園鯉生態養殖場省級良種場改造和省級水鄉漁村升級改造工程,目前處于收尾階段,預計今年上半年完工。屆時,一個總面積超兩萬平方米,對標國家級生態養殖場建設的現代化福州金魚產業基地將在美麗的十八重溪畔崛起。
據悉,此次升級改造建設了15口超大魚池,面積是一般養殖池的10倍,專門用來養殖大型蘭壽金魚。以往金魚的尺寸極限大多在20厘米,如今通過這種超大池養殖,金魚的尺寸可以達到26厘米左右。
在魚兒的居住生活區,可見一排排水相通、渠相連的魚池,每個魚池上方都貼上了指示牌,讓前來參觀的游客和客商可以清晰地了解金魚品種。同時,魚池配備一整套生態過濾系統,讓魚兒實現“少吃多餐”,快樂成長。
“完成升級改造后,同樣的占地面積,我們的養殖水體面積增加了30%,過濾效率提升了50%,產量大幅提升。目前我們已經完成1200多口魚池的升級改造。”張文春說。
穿過1200多口用于定型和養成的大小魚池,就來到養殖場的核心區——6000多平方米的金魚工房。這里是養殖場的魚兒進行溫棚繁育的地方,堪稱魚兒的“別墅區”。
張文春表示,原本金魚養殖要等到氣溫相對暖和的時候才能育苗,秋冬季氣候不穩定很容易讓幼魚生病。如今,金魚工坊引入恒溫保育、水質在線監測、溶氧自動控制等新技術,即便在寒冬臘月也能進行金魚的種苗繁育。
此外,升級后的養殖場還設置獨立的研發室,依托福建師范大學、福州海洋技術中心等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專家團隊,讓更多的新品種加入閩侯金魚的大家庭,讓瀕危品種得到保護。
值得一提的是,春園鯉生態養殖場所在的古城村不久前獲評省級金魚產業示范村。截至去年,古城村的金魚養殖場數量已達32家,是全省金魚養殖場最多的村。(記者 陳木易 通訊員 陳堡/文 記者 林雙偉/攝)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州微短劇產業這樣破局突圍2025-04-11
- 《福州市濕地保護辦法》7月1日起施行2025-04-11
- "AI+管理"賦能數字浪潮 福州數智轉型峰會舉辦2025-04-11
- 福建省老年書畫藝術協會成立40周年暨第六屆第七次理事大會在榕舉行2025-04-10
- 福州海關查獲10件龜殼制品 均源自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玳瑁2025-04-10
- 福州上下杭“花墻”絢爛吸睛 將持續到“五一”假期2025-04-10
- 福州高新區組織企業進高校招聘2025-04-10
- 福州五四北三大湖體清淤增“肚量”2025-04-10
- 福州如何入局“微短劇+ ”2025-04-10
- 共促光電產業“四鏈”融合 福州專場對接活動舉辦2025-04-10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援疆醫生以規范診療助力奇臺醫療水平提升2025-04-1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