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正茂 金鳳頻來
——福州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一流營商環境
春風吹過閩江岸,萬物生長正當時。商圈街巷人潮涌動,工業園區熱火朝天,港口貨物高效通關,窗口服務溫暖人心……福州以營商換“贏商”的發展脈動清晰可見。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營商環境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土壤。福州堅持“四到”“四辦”,建設“能辦事、快辦事、好辦事、辦成事”的便利福州,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一流營商環境,全力服務企業“走出去”“引進來”。2024年,福州引進落地產業項目687個,總投資3033億元,招商引資績效考評全省第一。一串串亮眼的數據,折射出福州的營商環境持續優化、發展潛能加快釋放。
以開放之姿擁抱世界
走進位于元洪投資區的勝田(福清)食品有限公司生產車間,數條生產線“火力全開”,正在加緊生產魚糜制品,原材料則來自該公司在印尼投資建設的漁業基地。
“緊抓中印尼‘兩國雙園’建設機遇,我們與印尼三林集團共同開發印尼海洋漁業中心項目,首個基地于2022年4月投產,漁獲年最大產能可達50萬噸,第二個基地占地面積約60畝,預計2025年6月試生產。”勝田(福清)食品有限公司副董事長施捷說。
勝田食品是福州不斷拓展以中印尼“兩國雙園”為龍頭的開放平臺,加快服務企業“走出去”“引進來”的生動縮影。
圍繞熱帶農業資源,中印尼椰子產業園加快推進,淼天匯、宏佳勝、富樂文等企業將印尼椰子資源引入福州進行全鏈條加工,實現將一顆椰子“剝干用凈”。聚焦輕工紡織產業,福華紡織投資7125萬美元在印尼建廠,計劃今年5月正式運營;華港集團通過子公司宏港紡織在印尼建設現代化紡織工廠,實現研發、織造、后處理及貿易一體化發展。
企業出海不僅需要項目支撐,更要有服務保障。今年3月,福州啟動閩江數字貿易走廊建設,為服務外包企業提供全流程咨詢與服務,助力企業快速出海投資;跨境資金保障方面,福州推動金融機構創新推出“跨境貸”等特色產品,去年以來已累計放款29筆,金額超1.1億元,為企業出海發展提供堅實金融支撐。
開放,不止于“走出去”,也要“引進來”。
看準福州在數字經濟、海洋經濟等領域的發展潛力,福州達華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將上市公司總部從外省遷回福州。“178畝的現代化工廠,從選址到投產僅用了2年多時間。”董事長曾忠誠表示,在福米科技光電顯示模組偏貼綁定產業的建設過程中,福州新區和長樂區提供了“一條龍、全天候、全過程”的服務,工廠試投產1年多來,生產線幾近滿負荷運轉,良品率超98%,得到業界一致好評。
制度型開放不斷提速。今年4月,福州被國家賦予開放重任。在已有試點地區基礎上,和大連市、寧波市、廈門市等多個城市,納入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范圍。這意味著,福州在金融、醫療健康等多個領域獲得更大的政策靈活性和創新空間,有助于吸引更多外資進入服務業領域,為全國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和模式。
便利化改革持續推進。2024年底,福州長樂國際機場正式實施240小時過境免簽政策,為境外客商來榕短期商務考察、參展洽談等活動提供便捷通道。依托該政策,福州正積極布局為境外參展人士量身定制簽證服務,擴大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海洋裝備大會等大型展會的國際影響力,吸引更多國際資本和專業人才匯聚榕城。
政策利好加速釋放。去年,福州出臺《福州市進一步優化外商投資環境 加大吸引外商投資力度的若干措施》,建立全市外資企業圓桌會議制度。
從開放平臺到政策制度,從資金服務到項目落地,福州正以更加積極主動的姿態擁抱全球產業鏈,營造開放包容的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以服務贏得近悅遠來
塔吊林立、機械轟鳴,福州處處是項目加快建設的景象。將鏡頭拉至福清融僑經濟技術開發區,福耀全球出口基地項目正在緊鑼密鼓推進,一座零碳智能工廠將拔地而起。
該項目總投資32.5億元,建設年產400萬套高端智能車用安全玻璃生產線,達產后將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玻璃出口基地。項目從簽約到動工,僅用時兩個月。“在園區、屬地鎮街和各級部門的推動下,項目一路‘綠燈’,創造了新的福耀速度。”福耀集團相關負責人說,他們看中的,不只是區位和配套,更是福州“能辦事、快辦事、好辦事、辦成事”的營商環境。
堅持全生命周期壓實責任,福州堅持“不叫不到、隨叫隨到、說到做到、服務周到”的“四到服務”機制,聚焦助企暖企。
——“不叫不到”,出臺《2024年福州市市場監管系統“雙隨機、一公開”抽查工作計劃》,精準監管、減少干擾;
——“隨叫隨到”,在全市24個工業園區設立政務服務分中心或代辦點,打通服務“最后一公里”;
——“說到做到”,通過門戶網站、小程序、微信公眾號等平臺集中發布惠企政策,實現政策直達快享,部分補助“免申即享”;
——“服務周到”,設立52個市級營商環境觀察點,配備82名企業服務體驗員,暢通政企溝通渠道,推動問題閉環解決。
機制扎實落地,企業獲得感不斷增強,項目招引落地更有底氣。2024年福州共謀劃招商意向項目969項、總投資5940億元,引進落地招商項目687項、總投資3033億元。
營商環境好不好,企業最有發言權,而政府的行動力是最好的“投名狀”。
蛇年新春首個工作日,福州召開“新春第一會”——民營經濟強市發展大會。會上簽約20項重大民企項目和“閩商榕商回歸工程”項目,涵蓋總部經濟、商業綜合體、新質產業園等領域;簽約14項科技成果轉化對接項目、16項政金企項目,持續推動福州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還發布了福州市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福州市營商環境創新十大舉措和惠企政策清單,可謂誠意滿滿、干貨滿滿。
民營經濟是福州經濟的特色所在、活力所在、優勢所在。數據顯示,福州民營經濟貢獻了全市50%以上的投資、60%以上的GDP和稅收、70%以上的二產增加值、80%的就業和研發投入、90%以上的企業數。2024年,福州9家企業入圍“2024中國民營企業500強”,35家企業入圍“2024福建省民營企業100強”,數量和規模實力均居全省第一。
以改革賦能“福州速度”
“高效辦成一件事”“數據最多采一次”改革持續深化,“無證明省份”建設扎實推進……行走在福州,隨處可以觸摸到福州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一流營商環境的有力脈搏。
近年來,福州市堅持以“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一流營商環境”為目標,以“市場主體滿意和營商評價提升”為導向,著力減流程、減成本、減材料、減時間、優服務,實施了從1.0版到6.0版營商環境改革舉措1100多項。
近日,在福建福特科光電股份有限公司二期項目的生產車間,國網福州供電公司營商環境發展中心的工作人員對配電線路和穩壓器等設備開展巡查。“項目的順利推進,離不開供電部門的高效服務。”福特科光電相關負責人朱元強說,去年5月,該公司向供電公司提交了增加2500千伏安用電容量的線上申請,僅用了4個月就實現項目竣工送電,為二期項目順利推進提供充足的能源保障,“整個過程我們不用跑供電營業廳,在‘網上國網’APP就能實時查看辦電進度,效率大大提升”。
這得益于國網福州供電公司2023年底推出的“云上辦電、全程可視”高壓業擴服務新模式,供電公司通過貫通政府營業執照、身份證照數據庫與電力系統信息庫,實現了刷臉辦電、營業執照線上調取。
這背后是福州持續刀刃向內,對跨部門的變更事項審批實施模式創新,精準發力優化營商環境。
圍繞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無論是審批流程的再造,還是部門數據的貫通,福州改革目標始終明確——最大程度減去不必出現的環節、打破不應出現的壁壘、消除不應存在的模糊地帶,將一個公開、公正、清晰、高效、穩定的環境交給市場主體,讓其拼搏競爭、實現價值、釋放活力。
制度創新是福州營商環境迭代升級的關鍵驅動力。除了推進營商環境改革頂層設計加快落實,福州還不斷推出可復制、可推廣的“福州經驗”。
去年,“高效辦成一件事”1+N模式獲國務院辦公廳推廣;福州市推行“四證齊發”助力企業“拿地即開工”等多項舉措作為全省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典型經驗推廣;市水務集團在全國率先謀劃數字水務規劃,建成國內領先、國際先進的數字供水系統,2021年至2023年連續3年入選住建部智慧水務典型案例,2024年榮獲國際水協項目創新獎智能系統和數字水經濟類金獎(中國唯一)。
創新落地,成效顯現。過去一年,福州的營商環境亮點紛呈:全國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評估連續兩年排名全國第一;連續4年獲評中國最佳引才城市;獲評第二批國家知識產權保護示范區建設城市;獲評全國首批城市更新示范城市……
改革不停步,服務無止境。福州正以制度供給撬動營商便利,用一流環境厚植發展沃土,讓更多企業安心落地、加速成長,在這座城市共享發展機遇,共繪未來藍圖。(記者 唐蔚嬙)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州茉莉花茶、佛跳墻、撈化、魚丸等亮相央視2025-04-14
- 《福州市濕地保護辦法》7月1日起施行2025-04-12
- 福州市人民政府關于組織全市試鳴防空警報的通告2025-04-12
- 福州大霧橙色預警!部分地區已出現濃霧2025-04-12
- 福州市氣象臺發布雷電黃色預警信號2025-04-12
- 澳門航空福州—澳門航線調整起飛時間2025-04-12
- 福州高新區科創金融產業鏈黨建聯合體在福州揭牌2025-04-12
- 福州預警平臺繪制企業“畫像”識別風險2025-04-12
- 福州晉安區岳峰鎮:共建共治共享 建設幸福家園2025-04-11
- 臺江警方3小時速破砸車窗盜竊案2025-04-11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溫泉公園煥新升級 更新設備設施推出自駕游船2025-04-14
-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 福州深化推廣“循理數學”成果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