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中國,故事從何說起?
“這里,是一個起點。”位于鼓樓區的數字福建實踐起點展示廳內,省直湖前小區居民楊美珠將這25年的記憶娓娓道來,“數字福建建設提出的2000年,我們小區就開始布設寬帶。第二年,鼓樓區被確定為數字福建重點項目建設示范區,省直湖前小區等7個小區被列為信息化社區建設試點。當年年底,我們小區就基本實現寬帶網布線到戶……”
25年的數字生活之所以歷久彌新,是因為楊美珠真真切切感受到了變化。當年那臺接入網線的老式電腦如今安放在展廳內,她通過手機上的“鼓樓社區幸福通”就能解決社區生活的大小事。“發現問題‘隨手拍’,馬上就有響應。”
25年,楊美珠的經歷不過一個切面。世紀之交,時任福建省省長的習近平同志敏銳把握信息技術發展潮流,極具前瞻性和創造性地謀劃部署了數字福建建設。當年凌云健筆繪就的宏偉藍圖,讓這座城市的格局之變、產業之變、民生之變真實地發生。
福昕軟件的客戶遍布全球。記者 池遠 攝
格局之變
2001年,福昕軟件在福州軟件園注冊成立,不到10人的團隊就在一間簡陋的辦公室里開始創業。“那時園區只有A區的1棟創業樓,現在已建成7個片區,我們從A區搬到D區,又搬到G區,從套間升級為獨棟,又從一棟樓增加到兩棟樓。”福昕軟件公共事務部總監范金源說。
馳騁數字世界,福昕軟件的實力得到充分歷練,彼時的創業團隊已成長為全球知名的版式軟件供應商。哺育它的這片數字經濟沃土,也涌現出繁茂生態:僅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全產業集聚,形成軟件和互聯網服務、光電芯片智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創新服務的“3+1”產業布局,匯聚了1800多家企業、4萬多名專業人才,2024年總收入達1800億元,蟬聯“中國最具活力軟件園”。
這2平方公里的土地恰是數字福州20多年發展的微縮景觀,福州高新區、福州濱海新城、福州物聯網產業基地……放眼榕城,一座座數字產業高地崛起,演繹數字福州乘風破浪的精彩敘事。2024年,福州數字經濟規模達7900億元,數字經濟對經濟發展的貢獻度達56%,撐起“半壁江山”。
格局之變,不止于數字經濟。
數字福建建設伊始,福建就把建設省政府公用信息平臺作為首要任務,統一整合各部門數據資源,有效避免重復建設,以推動公共數據匯聚開放為突破口,開展大平臺建設。作為曾用“一棟樓”辦公開創全國集中審批先河的城市,福州堅持以數字賦能,用信息化、智能化,讓辦事從“挨個跑部門”到“只找一個窗”再到“一趟不用跑”。
去年,福州在全省率先開展“無證明城市”建設試點。“‘無證明’并不是不需要任何證明,而是不用群眾自己來開證明。”市行政服務中心管委會審批處相關負責人說,“無證明”服務通過全面清理無法律法規依據的證明材料,明確清單之外不再索要證明,同時依托“無證明管理系統”,打破部門信息壁壘,實現數據共享和部門協同。
目前,福州已實現600類證照材料可由辦事人員在線調用共享,不再收取紙質材料;152類證明材料可由審批部門向證明出具部門在線發起協查,代替申請人線下提交;307類可信電子材料“一次采集、多次復用”,無須申請人多次提交;累計實現“無證明”辦事服務1524萬次。
產業之變
當傳統產業嫁接“數字神經”,一場靜水流深的變革重塑福州產業的肌理——
長樂,我國最大的花邊產業集群地之一,年產能近100萬噸,約占全國的70%。雖然產能巨大,但痛點依然存在:花型詢盤難度大,蕾絲花邊是非標品,花型數量近百萬,從前下游服裝企業需要一家一家地尋找合適的產品,往往需要花費數天時間;蕾絲花邊的訂單以小單居多,達不到起訂量,拼單很困難;蕾絲花邊設計師薪資較高,行業產能較低,人才資源短缺……
痛點如何解決?輔布司推出APP,服務成衣工廠、貿易商等超3.6萬家客戶。APP收錄了超70萬個花型,利用自主研發的“花無缺”AI圖像搜索引擎,實現以圖搜圖功能,尋找花型只需數秒。“導入一張圖片,幾秒鐘就能從平臺數據庫中找到這款花型的生產廠家,而且用料、生產狀態、庫存以及價格等信息也一目了然。”輔布司總經理助理林嘯說。
輔布司還通過“IoT智紡魔盒”連接157家蕾絲花邊生產企業的1000多臺設備,整合長樂蕾絲花邊廠家的生產能力。“IoT智紡魔盒”實時采集機型、原材料、每天運行時效等信息,輔布司根據這些信息接收全球客戶訂單,然后通過智能派單系統將訂單分配給空置的企業機臺,不僅實現供需精準快速對接,也降低了工廠設備閑置率。
如今,長樂的花邊生產,針腳之間浸潤著“數字”智慧,大大改變了傳統紡織產業的質量和效益,而這只是數字驅動福州產業之變的一個縮影。
當數字與產業緊密結合,打開的就是未來發展空間——
乘船駛入連江縣定海灣水域,水天一色中,一座座“鋼鐵島”安營扎寨。截至目前,連江海域已投放11臺(套)深遠海養殖平臺,桁架類深遠海養殖平臺投放數量居全國縣級第一,總養殖水體近18萬立方米,預計年產量近2000噸、年產值超2億元。
被榕蔭籠罩的城市,在時光的流轉中生長出獨特的文旅圖景:《尋夢閩都》打造虛實交融的光影之旅,《最憶船政》折疊劇場重構歷史現場;非遺漆藝數字化重生,文博考古體驗感滿滿……福州文旅數字化浪潮澎湃,新業態、新模式、新場景紛至沓來。有著2200多年建城史的福州,在數字浪潮中書寫著文旅新傳奇。
民生之變
福州人已經習慣用指尖開啟新的一天:鼓樓區五鳳街道鳳儀社區居民黃蘇娟登上郊野福道,在福康廣場完成打卡、開始運動;中國郵政福州分公司軟件園營業部班組長陳海清打開“e福州”APP掃碼坐公交、地鐵;住在福州城投光大百齡幫頤養中心的黃依伯與智能“魔鏡”互動,了解當日的天氣和新聞資訊……
物聯網感知設備在云端低語,數據計算的指示燈明滅閃爍,當數字滲透在各個應用場景,數字惠民便不再是抽象的概念,這張覆蓋市井百態的智慧之網,讓市民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近年來,數字峰會積極推廣數字應用場景,促進智慧醫療、智慧養老、數字文旅、數字生態等創新數字場景在福州落地應用,各式各樣的“黑科技”出現在榕城街頭。
穿越落日余暉,一架無人機平穩降落在青年廣場的智能配送柜上方,完成對接后,福州電信云中臺主任王凌的手機就收到一個取貨二維碼,掃碼后橙色取貨閘門打開,預訂的手機便到手了。“測試發現,相較傳統的配送方式,無人機的配送效率提高了60%。”
無人機配送,如何確保過程不受干擾?中國電信與華為合作,打造了一張300米泛低空5G無人機定制網,低成本解決了空域覆蓋和私密傳輸兩大問題。“中國電信在臺江路電信局建設毫米波感知基站,毫米波感知相對于雷達,具有可連續組網、感知盲區少、位置精度高、虛警漏檢率低的優勢。”王凌說。
除了看得見、摸得到的“黑科技”,還有一些“科技范”藏在看不見的“天羅地網”中。2023年8月27日,地鐵4號線首通段載客運營。作為全省首條采用國際最高等級(GOA4)全自動駕駛技術的地鐵線路,4號線可實現自動休眠和喚醒、自動出入站、自動開關車門并與站臺門聯動、自動檢車以及自動洗車等功能,適應107個全自動場景運營組織模式。2024年,福州地鐵率先在1號線及4號線部署360動態圖像智能檢測設備,采用線陣高清成像技術、圖像識別技術、人工智能的深度學習算法等前沿技術,可在不停車狀態下對地鐵車底、車側走行部等關鍵部件進行高清成像,對關鍵部件缺失、變形、異物等情況實現自動識別報警。“360智能檢測設備可替代近八成的項點檢測工作,不僅大幅減少人工檢查的工作量,還輔助實現檢修間隔周期的合理延長,全面提升地鐵車輛檢修的效率與可靠性。”福州地鐵運營分公司車輛中心負責人吳方厚說。
福州用20多年的時間將代碼寫入城市基因,數字應用實現從點燈探路到融入生活的完美轉身,人們的每一次呼吸正與數字同頻共振。(記者 蔣雅?。?/p>
責任編輯:趙睿
- 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今日在福州開幕2025-04-29
- 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全要素演練評估會召開2025-04-28
- 數字峰會出行攻略發布2025-04-27
- 超百項目將亮相數字峰會現場體驗區2025-04-27
- 數字峰會市民預約逛展有兩種方式2025-04-27
- 數字峰會期間 部分道路交通管制2025-04-25
- 數字醫藥專題會議29日舉行2025-04-24
- 峰會首次設置數字中國與知識產權分論壇2025-04-24
- 數字峰會推出46個數字應用場景體驗點 6條路線帶你感受“數字福州”2025-04-24
- “杭州六小龍”雙龍赴會!數字經濟分論壇召開在即,這些大咖都來了……2025-04-24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治水”變“智水” 福州水質綜合合格率遠超2025-04-2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