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院士專家行(論壇)高峰對話環節。
28日晚,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特色活動之一的院士專家行(論壇)在福州中庚聚龍酒店舉行。
本次論壇聚焦“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這一主題,8位兩院院士專家現場直接對話和交流,深入剖析數字經濟在人工智能、政策環境、市場需求等多重要素共同作用下的演變趨勢和未來發展方向,為數字中國建設注入院士智慧。
擁抱人工智能
形成高質量發展趨勢
隨著科技和生產力的飛速革新,AI大模型邁入規模應用的新階段,人工智能成為助推科技高質量發展、賦能千行百業的重要推手,特別是以DeepSeek為代表的國產人工智能大模型展現出創新潛力。
人工智能的應用場景不斷拓展,為產業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變革。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教授童慶禧是遙感技術與應用專家。他說,人工智能大模型對衛星遙感技術發展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可以提升對自然環境資源的認知。
“要積極擁抱人工智能。”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教授陳軍認為,要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梳理行業知識、總結應用,將專業智能和機器智能結合在一起,打造公共產品。
中國工程院院士、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名譽院長吳志強強調了青年人才的作用。他說,“杭州六小龍”的出現離不開當地龐大的人才群體。國產人工智能大模型的發展需要人才支撐,要擁抱青年、招募青年,給青年發展的空間。
當前,ChatGPT、DeepSeek等通用大型語言模型已經展示出強大的能力,但在專業領域仍會力不從心,誕生了“垂直領域大語言模型”的需求。童慶禧、吳志強、陳軍等院士,都認為行業大模型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創新潛力,未來應打造一系列垂直領域的專業大模型,加速AI和產業發展的融合。
福建在人工智能大模型賦能千行百業方面有哪些短板和發展機遇?與會院士專家認為,要發揮福建自身優勢,利用好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平臺,通過政策引導,加強人才培養和對外合作,將人工智能發展和千行百業融合起來,形成人工智能高質量發展趨勢。
推動科技創新
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
近年來,我國在以人工智能大模型為代表的科技創新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并在“智轉數改”等行動的助力和培育下,涌現了許多新產業、新模式,有力推動了產業創新。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軟件所計算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原主任林惠民指出,在應用型創新領域,企業正展現出前所未有的活力,許多企業創新甚至走在了高校科研創新的前面,高校在科技創新方面需要有危機意識。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星微集團創始人鄧中翰認為,科技成果只有通過轉化應用,才能成為現實生產力。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必須深度融合,產業的發展根據市場需求去創新,從而實現市場驅動帶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同時,他還認為,福建、福州要抓好數字中國建設峰會的契機,抓好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的融合。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周成虎認為,福州要通過產業帶動、金融搭臺、政府助力,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
福州變化很大
榕籍院士點贊家鄉
“每次回來都覺得福州變化很大,非常為家鄉感到高興!”林惠民院士是土生土長的福州人,在福州大學讀完四年大學后,還留校當了兩年教師。
此次回福州參加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林惠民院士的行程安排得滿滿的,他表示非常開心,也希望福州能在數字中國建設峰會的助力下,發展得越來越好!(記者 王光慧 陳堅/文 陳暖/攝)
責任編輯:趙睿
- 閩江入海處 數字立潮頭——寫在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召開之際2025-04-29
- 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今日在福州開幕2025-04-29
- 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全要素演練評估會召開2025-04-28
- 數字峰會出行攻略發布2025-04-27
- 超百項目將亮相數字峰會現場體驗區2025-04-27
- 數字峰會市民預約逛展有兩種方式2025-04-27
- 數字峰會期間 部分道路交通管制2025-04-25
- 數字醫藥專題會議29日舉行2025-04-24
- 峰會首次設置數字中國與知識產權分論壇2025-04-24
- 數字峰會推出46個數字應用場景體驗點 6條路線帶你感受“數字福州”2025-04-24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治水”變“智水” 福州水質綜合合格率遠超2025-04-2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