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隨著氣溫不斷升高,在一些小區(qū)門口和馬路上,聚集著各種各樣的流動食品攤販。這些流動食品攤點具有價格低、購買便捷等優(yōu)勢,豐富了市民的生活,特別是到了晚上,許多流動食品攤點生意火暴。連日來,記者在采訪中發(fā)現,這些流動攤點在方便市民生活的同時,也存在衛(wèi)生狀況較差、監(jiān)管難度大等問題。
環(huán)境臟亂,食品原料來源不明
與正規(guī)的餐飲店相比,大部分流動食品攤點的食品加工設施簡陋,環(huán)境臟亂;流動攤販常常設攤點于馬路邊、學校門口、小區(qū)附近等地,在經營過程中,各種垃圾隨意丟棄;馬路上塵土飛揚,但許多攤位均沒有防塵、防蟑螂、防蒼蠅等設施,給食源性疾病傳播創(chuàng)造了條件,而且生熟容器不分,存在交叉污染的隱患。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白天略顯空蕩的六一廣場,到了晚上就變得十分熱鬧和擁擠,大排檔、燒烤攤一家連著一家,市民們從旁邊經過,只見煙霧繚繞,各種燒烤味撲鼻而來。記者在現場采訪時看到,許多食客把用過了的竹簽、塑料袋、面巾紙等垃圾隨手扔在地上,造成垃圾遍地,衛(wèi)生環(huán)境很差。
一些攤販為了貪圖方便,直接把油污、廢水等潑灑在路面,長年累月,導致路面積了一層油垢。“你看看,人行道已經變成黑乎乎、油膩膩的,走在上面覺得有點滑,一不小心就容易摔倒。”市民黃女士坦言,這些大排檔、燒烤攤雖然豐富了市民的夜生活,但也帶來了不少問題,如垃圾遍地、污水橫流、油煙污染、噪音擾民等。
有市政協委員指出,流動食品攤點的食品來源不明,存在不容忽視的安全隱患。一些攤販為了降低原材料成本,進貨渠道不正規(guī),原材料質量無保證,且人員素質不高,對食品安全的辨別能力不強,容易導致食物中毒。“如煎炸用油反復使用,感觀黏稠、雜質多、色黑,甚至所使用的油也許是地溝油。”此外,還有些食品往往違規(guī)使用食品添加劑,如過量加入亞硝酸鹽作為肉制品的發(fā)色劑,導致肉制品亞硝酸鹽含量超標。
管理較難,從業(yè)人員衛(wèi)生意識差
每到晚上,攤販們就陸續(xù)在蓮東的人行道上擺攤設點,有燒烤攤、大排檔、小吃攤,人行道上擺滿了桌椅。攤販們或忙著招呼客人,或忙著炒菜、燒烤,或忙著收拾桌子,客人們則是一波接著一波。
在一家夜市攤點前,記者看到桌椅附近散落著不少垃圾,一桌客人離開后,老板就拿著油膩膩的抹布將桌子擦一擦,就供下一桌客人使用。在攤位的邊上,記者看到食客們用過的湯碗、筷子等餐具都扔在一個大盆里清洗,里面的水已經非常渾濁了。
在采訪中記者還發(fā)現,大部分流動攤販的衛(wèi)生意識較差,法律意識淡薄,從業(yè)人員文化程度大多較低。據業(yè)內人士透露,絕大部分的流動攤販都沒有健康證和衛(wèi)生許可證,并且未進行過有關衛(wèi)生知識培訓,工作時不穿戴干凈的衣帽,甚至還涂指甲油、戴戒指等,不注意食品衛(wèi)生的要求。
此外,大部分流動攤販也沒有辦法設立專用的餐具清洗間或消毒池,也沒有充足的水源來洗滌餐具,再加上從業(yè)人員衛(wèi)生意識差、人員少,造成食品用具的消毒和衛(wèi)生得不到保證。
市政協委員在《加強對流動食品攤販衛(wèi)生管理的建議》的提案中指出,多數街頭食品經營戶沒有固定的經驗場所,大多為手推車、三輪車等。為了逃避正常的檢查和管理,通過街頭早市或晚市開展“游擊式經營”,頻繁更換經營場所,再加上經營場所分散,造成管理、監(jiān)督難。
責任編輯:趙睿
- 最新龍巖新聞 頻道推薦
-
龍巖一司機超員瘋狂倒車想逃 乘客“出手”制2017-04-1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