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中城勞動保障事務所的工作人員正在進行欠薪調解。
“老板拖欠我們兩個多月工資了,那都是我們的血汗錢啊,現在連房租都交不起了。”7月12日,部分市民向本報反映其在巖城中山街一餐廳打工遭遇欠薪。勞動保障部門介入后,用人單位與勞動者達成了調解。
2014年以來,受經濟大環境影響和城市綜合體的沖擊,中山街當年“一鋪難求”的輝煌不再,企業哭窮,抱怨實體難做,欠薪現象隨之增多。
討薪:“我要我的血汗錢”
“五月份開始就沒發工資了,到今天已經七十天了。”當日下午,在中山街一家餐廳當服務員的吳阿姨一臉愁容地拿著蓋有公司紅章的欠條,上面寫著欠薪5100元,“有些年輕的同事已經拿到工資走人了,我們催了好幾次了還是沒拿到錢。”一同來討薪的還有另外三位四五十歲的阿姨。
現場,除了討薪人員,還有公司的財物人員以及中城街道勞動保障事務所的工作人員。“接到投訴后,我們立即趕來了解情況。”事務所的工作人員廖女士向記者大致介紹情況,餐廳目前暫停了營業,因資金缺口,所以拖欠了員工幾個月工資。通過調解,餐廳財物人員已承諾在本月底前將所有欠薪結清。在欠條的補充條款上,記者看到,該財務人員明確寫著,若未在規定時間內付清工資款,本人愿意承擔法律責任。
現狀:中山街店鋪經營舉步維艱
“四年前,我來到中山街一家餐廳上班,那個時候,簡直是一鋪難求。”一位員工說,“現在我附近的好幾家餐廳都關門倒閉了,沿街的一些旺鋪不是今天關就是明天換老板再裝修,這年頭,生意真的沒以前好做了。”
勞動部門的調解人員感慨道,“生意不好做,這幾年欠薪現象就越加凸顯。不夸張地講,隔兩三天就有一個欠薪的投訴電話。”
記者采訪獲悉,欠薪現象增多的背后有一個不可忽視的現實——實體經濟下行。“網店的沖擊,周邊城市綜合體的競爭,多人轉手導致店鋪租金貴,甚至三房東卷租金跑路,這些經營壓力已經壓得企業喘不過氣了。”一位實體店經營者透露稱,經營的資金鏈一旦斷了一個口子,那就整條鏈子都斷了。
提醒:勞動者一定要簽訂合同
從搜集情況來看,有些欠薪行為是老板實在拿不出錢,而有些則是老板鉆空子惡意欠薪。
面對惡意欠薪的老板,員工若沒有一紙合同書,那么討薪難,維權難。據調解人員介紹,當前員工與用人單位的合同簽訂率是相當的低,有時員工被欠薪,因為沒有一紙合同,而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清,維權沒證據。而根據小范圍調查,勞動者的法律意識還太薄弱,完全不知道需要簽訂勞動合同。“這時,一旦員工被欠薪,調解部門會盡量調解,但是若碰到賴皮的老板,沒有證據也拿他沒轍,能不能討薪成功就得靠老板良心了。”一位勞動保障的工作人員無奈地說。
因此,勞動保障的調解人員提醒廣大勞動者,一定要跟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以白紙黑字的形式來維護好自身的勞動權益。
責任編輯:趙睿
- 最新龍巖新聞 頻道推薦
-
龍巖一司機超員瘋狂倒車想逃 乘客“出手”制2017-04-1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