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理填報銀行賬戶9324個、資金總量達308.82億元;撤并銀行賬戶854個、撤并資金5.83億元……近日,龍巖市紀委有關負責人在介紹該市集中整治單位公款存儲中謀私逐利問題成效時說,下一步,將按照市里印發的《關于防止在公款存儲中發生利益沖突和利益輸送的暫行辦法》,責成存在問題的單位進行整改,并區分不同情況對相關責任人進行問責。
公款存儲亂象紛呈
長期以來,公款存儲中的謀私逐利問題容易導致隱蔽腐敗。一些單位負責人把單位經費、項目資金存到指定的銀行,銀行則“投桃報李”,為其親屬安位子、拿高薪,或給高額回扣。有的單位則將銀行的這些好處給了領導、領導親屬或特定關系人,變相搞利益輸送。去年1月,龍巖市委制定出臺了《關于在全市黨員干部中糾正不良習氣樹立清風正氣的意見》,把公款存儲謀私逐利問題納入專項整治內容,提出“單位經費、項目資金存儲到哪個銀行要集體研究、形成記錄,并在單位內部公示。銀行給些什么好處也要在單位公開”的糾正辦法。
公款存儲利益輸送渠道多、隱藏深,龍巖市紀委從開展專題調研入手,對全市各級各部門(單位)經費、項目資金存儲情況,各類銀行業務開展情況,特別是單位經費、項目資金存儲背后的謀私逐利問題進行專項調研,全面掌握情況。
“不查不知道,一查才感到一些單位公款存儲亂象簡直可以說是‘觸目驚心’。”參與調研的龍巖市紀委黨風政風監督室負責人說,調查中發現一市直單位開設銀行賬戶竟然多達100多個,有的不僅資金量大而且長期閑置;某單位主要負責人的兒子四年內換了三家銀行任職,該單位的基建賬戶及大額資金也隨著其任職銀行變動而變更;有的單位短時間內在不同賬戶間進行無實質業務往來的大額度資金調度……
面對“潛規則”,知難而上
針對這些問題,龍巖市知難而上,從去年8月以來,分自查自糾、專項檢查、建章立制三個階段在全市范圍開展公款存儲中謀私逐利問題集中整治,市紀委制定了《單位公款存儲情況自查表》《個人在單位公款存儲方面有關情況自查表》,全市所有單位及10758名干部填報了《自查表》,并作出沒有利用公款存儲謀私逐利的書面承諾,撤銷不符合規定的銀行賬戶,普遍建立起公款存儲集體研究及內部公示制度。
在整治過程中,龍巖市國土局制定了《關于項目資金、經費存儲管理議事規則》,建立通過民主決策程序表決確定資金存儲事項的制度。同時,確立在資金存儲管理中,同一單位在同一銀行只保留一個賬戶,單位法定代表人、有親屬在銀行任職的干部均應回避的制度。這些制度自2015年3月實施以來,該局共召開13次資金存儲管理會議,清理注銷該局及下屬事業單位銀行賬戶15個(由原來的85個減少到70個),討論決定了10次資金調度計劃、37筆資金調度存儲事宜,所有議定事項均及時公開,有效規范了資金存儲管理運作,防止權力“暗箱”操作和尋租。
與此同時,龍巖市紀委還抽調財政、審計、人員組成專項檢查組分赴部分市直單位和7縣(市、區)開展專項檢查,共抽查60個單位、259個銀行賬戶,發現15個單位存在指定銀行存儲單位經費、公款定期活期隨意存儲、無實質性業務資金調度等疑似問題線索共16條。今年6月16日,該市紀委對存在這方面問題的15個市直單位主要負責人進行集體約談,逐一點明問題要求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整改,并簽字“背書”。
為了使整改工作更加制度化,目前,龍巖市制定出臺了《關于防止在公款存儲中發生利益沖突和利益輸送的暫行辦法》,從實行公款競爭性存儲、公款存儲集體決策、公款存儲回避制度,將公款存儲列入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內容等方面予以規范,以制度規范公款存儲行為,從源頭上破除利益沖突和利益輸送的“暗道”。比如,明確“實行公款存儲回避制度”,規定“有存儲決定權的領導干部、財務人員,以及與資金管理有關人員不得將本單位公款存儲在本人的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和其他特定關系人所在的金融機構”。“領導干部、財務人員,以及與資金管理有關人員的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和其他特定關系人所在的金融機構,參加本單位或管轄范圍內的下屬單位公款競爭性存儲,上述有關人員應主動報告并實行公開回避”。
責任編輯:林航
- 最新龍巖新聞 頻道推薦
-
龍巖一司機超員瘋狂倒車想逃 乘客“出手”制2017-04-1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