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巖沉缸酒的“壓榨”工藝
誕生于1796年(清嘉慶元年),因在釀造過程中酒醅經“三浮三沉”后酒渣沉落缸底而得名,龍巖“沉缸酒”作為“福建老字號”的一員,雖在電子商務中姍姍來遲,但依舊迎來了新生。
瓶頸:銷售增長難以突破
據了解,自1963年以來,龍巖沉缸酒先后獲國際、國家級金質獎21次,并在全國第二、三、四屆評酒會上蟬聯全國名酒稱號,為中國十八大名酒之一。然而,由于種種原因,沉缸酒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后漸漸在市場競爭中陷入低迷,甚至一度停產。
“從糯米浸漬到最后成品封蓋,有十幾道程序”,“裝壇最少要放三年,目的是轉香和轉濕”,龍巖沉缸酒業有限公司生產部廠長陳強平告訴記者,為保證酒品,沉缸酒一直堅持傳統的人工釀造工藝,這就使得成本大大增加。另一方面,龍巖本地自古以來就存在農民自釀米酒的傳統,這成為沉缸酒銷售增長難以突破的瓶頸。
為重振傳統工藝,2007年,新羅區引入港資入股沉缸酒業。經過設備更新、組建銷售團隊等措施,沉缸酒逐漸恢復元氣。公司確定了品牌強企戰略,先后獲得“福建老字號”稱號和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并入選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0年,中國酒類流通協會舉辦品牌價值品議,測算其品牌價值為7.73億元,沉缸酒復興初見端倪。
翻身仗:建立電商銷售模式
“2016年5月我們籌備成立電商部,相對來說,已經比較遲了。”龍巖沉缸酒業有限公司電商部負責人張秋蓮坦言,加入電商隊伍,沉缸酒算是后來者。幸運的是,沉缸酒在引入電商后很快得到了紅利。
“從去年8月27日天貓旗艦店上線,到今年2月份,我們的銷售額每個月翻番。”張秋蓮說,通過網絡銷售帶來的增長大大超出了公司的預期,“其中,河北、江蘇、山東等北方地區增長最快”。她認為,沉缸酒的口感在北方備受青睞,而網絡突破了地域界線,正是電商模式打破了從前本地銷售難增長的瓶頸。同時,通過專門的網絡平臺,沉缸酒的傳統工藝和獨特文化得到更強有力的推廣,這大大增加了其品牌價值。
張秋蓮如今忙得不可開交。除了管理線上網店銷售,她和同事近期也在忙著區域布點,她的想法是“像螞蟻一樣,一個個布點,然后連接成網”。
“今年公司整體銷售目標2500萬元,電商任務是300萬元。”張秋蓮說,今年的計劃是和更多電商企業合作,同時發展跨境電商,然后線上線下融合,實現整體發展。
另據了解,為適應市場,如今的沉缸酒在保持原有風味的前提下,也開發創造了6種新品。同時,為了擴大生產規模、增加產量,公司正全力實施位于新羅區小池鎮培斜村的“沉缸酒低糖系列產品生產項目”。除了沉缸酒的生產,該項目還包括建設中國紅粬黃酒博物館、沉缸黃酒文化商貿中心、沉缸黃酒研究院及酒店、沉缸文化主體公園等內容,計劃總投資3.3億人民幣,占地149.74畝。該項目預計于2017年上半年開始投產,屆時,其年生產能力將達2萬噸,窖藏1.5萬噸。
責任編輯:林航
- 省領導深入龍巖、寧德宣講黨的十九大精神2017-11-03
- 龍巖將171處不可移動文物列入規劃范圍2017-10-20
- 8月份龍巖城區商品房成交降至最低 房價小幅下跌2017-09-18
- 龍巖一小伙為緩解學習壓力 竟然在街頭裸奔2017-09-15
- 龍巖未來也有城市輕軌 規劃線網由7條線路組成2017-09-14
- 龍巖永定區積極解決“上學難” 瞄準“上好學”2017-09-08
- 車輛行經斑馬線不禮讓行人 龍巖開出400余張罰單2017-08-04
- 7月“中國好人榜”在龍巖發布 其中福建4人上榜2017-07-29
- 罕見!龍巖一村民家中鴨子下了個“葫蘆蛋”2017-07-28
- 龍巖上杭235年的石禁碑追回!碑文宣揚生態環保2017-07-26
- 最新龍巖新聞 頻道推薦
-
龍巖要求創新思考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實施意2017-11-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