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全國種糧大戶、長汀縣遠豐優質稻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傅木清,來到長汀縣河田鎮素有“糧倉”之稱的河田塅,走進自己的160畝煙地,檢查煙苗防寒受凍情況,為春耕生產做準備。站在田邊,老傅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說起了自己今年的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三字經”:“調”“降”“融”。
首先是“調”——調結構。傅木清的遠豐合作社在河田塅上規模種植糧食1000多畝。今年,根據市場價格,老傅早早就盤算開了。他決定調整種植結構和品種結構,在總體穩定種糧面積的基礎上,種160畝烤煙和200畝檳榔芋。老傅說,現在種糧收益不高,種1畝烤煙利潤1000元,種糧食穩打穩算300元,種煙比種糧食每畝增收700元,晚季種煙后稻又能增產,種植檳榔芋比種糧每畝則增收1800元。就是種稻,老傅也要調結構。他準備多種加工型優質稻,選育了1萬公斤種子。老傅說,閩清有一家米粉加工廠,包銷加工型稻谷,年年都找河田糧站,要求多收購加工型稻谷,并且銷量、價格不比優質稻差。老傅算了一下,早晚兩季共種植3000畝加工型水稻,既不減種糧面積,又能增加收益。
其次是“降”——降農藥殘留。在老傅眼里,農業供給側改革首先是要提高農產品質量,這就要降低農藥殘留。這方面,傅木清早就實施計劃了。一方面,他與中科院院士謝聯輝辦好院士工作站,在降低農藥使用上下功夫,引進一些低殘留、無殘留的農藥;一方面與省植??傉竞献鳎M一臺精準施藥機器,在提高防控水平、精準施藥上下功夫,減少農藥使用量。同時,加大物理防治辦法,開展綠色防控。目前,遠豐合作社已準備了太陽能滅蟲燈30盞、粘蟲板4000片、防蟲網1萬平方米、多角體病毒生物農藥25500包、植保無人機5臺,千方百計降低農殘。
最后是“融”——產業融合。遠豐優質稻合作社生產的優質稻如今已注冊了“木清牌”商標,去年,通過互聯網搭建電商平臺,同時在鎮上開辦實體店,線上線下齊發力,已銷售優質稻5萬多公斤。老傅說,遠豐優質稻外出參展時,100多袋展品購銷一空。銷路不愁,但還存在加工能力不足、缺少儲存糧食的場所等難題。
為此,今年,老傅決心補短板。他申請了省供銷社土地托管項目,并打算投資960多萬元建保鮮庫1000多平方米,引進稻谷烘干機3臺、大米加工設備1套,年可加工大米2000噸。基地為生產車間,合作社建加工車間,通過實體店、電商平臺等銷售渠道線上線下齊發力,以及一二三產融合,把“木清牌”大米產業做強做大。
責任編輯:林航
- 省委書記尤權赴龍巖長汀調研 2016-10-14
- 尤權在龍巖長汀會見全國政協副主席盧展工2016-10-13
- 最新龍巖新聞 頻道推薦
-
龍巖要求創新思考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實施意2017-11-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