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網8月23日訊 (閩西日報記者 傅利昌 通訊員 廖文婷)日前,上杭縣古田鎮17名今年考上大學的計生貧困戶子女獲得“生育關懷——金秋助學”每學年3000元的資助。這是該縣傳播慈善文化,弘揚博愛精神,對計生困難家庭加大金秋助學扶持力度的一個例子。該縣依托濃厚的客家文化和紅色文化底蘊,以弘揚客家文化、推進婚育新風為主題,以“八大特色文化”為模式,面向村居、面向群眾、面向家庭,打造具有上杭特色的婚育文化品牌,廣泛宣傳計生基層群眾自治示范縣項目,去年底獲“全國計劃生育基層群眾自治示范縣”榮譽稱號。
2015-2016年,上杭縣先后被省計生協會、中國計生協會確定為計生基層群眾自治示范縣創建項目點,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精心部署,扎實推進計生基層群眾自治工作。
推崇家訓文化,傳承家庭美德。在開展群眾自治的32個村推行祠堂生育文化建設活動,建立新農村新家庭示范村90個,生育文化書屋105個,以及民間婚育新風宣傳文藝團體10個,組織創作、編排、演出一系列群眾喜聞樂見的婚育新風文藝節目,如群口快板《快嘴嫂話計生》、船燈《少生優生幸福多》、木偶戲《問鬼》、小品《如此替身》、三句半《少生優生奔小康》等節目。目前,女孩上族譜、上成才榜、進祠堂已蔚然成風。
創新婚俗文化,展現婚育新風。將人口國情、健康促進、關愛女性主題滲透到“上杭縣木偶文化藝術節”、“印花燈鬧元宵”、“舞龍舞獅”、“中都女子五枚拳”等客家民俗文化活動中,賦予古老民俗活動全新的內涵,通俗易懂,喜聞樂見,增強婚育文化發展的活力。
弘揚畬族文化,提倡移風易俗。將特色婚俗文化融入“畬族三月三”盛大文化節活動中,提倡移風易俗,引導大眾摒棄舊思想,樹立科學婚育觀。
傳播慈善文化,弘揚博愛精神。依托上杭縣慈善事業發展平臺,做好慈善資金發放工作,在困難幫扶、醫療救助、金秋助學和計生特殊家庭政策傾斜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弘揚客家博愛精神,創造“以人為本”、“助人為樂”的社會環境。
傳承紅色文化,倡導婚育文明。利用上杭縣紅色文化資源優勢,把婚育新風進萬家建設融入紅色文化建設各個領域,傳播“婚育文明、性別平等、家庭和諧”新型婚育文化,倡導婚育文明。
挖掘庭院文化,創建幸福家庭。以太拔鎮“詩意院田,夢回家鄉”、稔田鎮李氏大宗祠等客家傳統古村落為載體,開展“最美家庭”、“孝子賢媳”等活動,建設新農村,創建幸福家庭。
提升田園文化,宣傳致富典型。充分發揮計生家庭農場的示范帶頭作用,因地制宜打造家庭發展品牌工程,提升家庭發展能力,促進家庭幸福。
打造公園文化,創建健康上杭。結合農民公園建設,融合健康養生主題,將婚育新風主題鐫刻在石墩、涼亭、桌椅、宣傳牌等物體上,廣泛傳播科學、文明、進步的婚育觀念,讓群眾在休閑娛樂的同時潛移默化感受到婚育文化的熏陶。
通過幾年努力,該縣計劃生育基層群眾自治工作取得成效,促進了計劃生育服務轉型,使計劃生育工作由以往行政管理為主向服務為主轉移,促進了人口素質提高。2016年,該縣計劃生育協會被中國計生協會授予“全國縣級計生協會先進單位”; 2018年12月,上杭縣計生協會正式收到中國計劃生育協會《中國計生協關于確認第二、三批全國計劃生育基層群眾自治縣的通知》,順利通過了驗收,獲得“全國計劃生育基層群眾自治示范縣”榮譽稱號(全省共三個)。
責任編輯:黃仙妹
- 龍巖上杭公安兌現涉槍涉爆舉報獎金3萬余元2019-08-23
- 龍巖上杭縣榮獲“福建省科普示范縣”稱號2019-08-20
- 閩西上杭傀儡戲:偶藝老腔傳新聲2019-07-01
- 龍巖上杭:“互聯網+”打通服務殘疾人最后一公里2019-06-26
- 龍巖上杭四產品納入軍委國防動員部采購商品名錄2019-01-10
- 上杭縣17個鄉鎮敬老院開啟“公建民營”運營模式2019-01-04
- 上杭舉辦防范非法集資宣傳活動2018-12-29
- 龍巖上杭:貼緊企業發展需求 提升營商環境競爭力2018-11-19
- 失散紅軍后人林福建:親人啊,我好想回到家鄉上杭去2018-09-05
- 龍巖上杭:軍民融合走向縱深 產業升級持續推進2018-09-03
- 最新龍巖新聞 頻道推薦
-
看了眼連城廟前搶修紅色舊址“擴紅臺” 2019-08-2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