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網12月2日訊 (閩西日報記者 漆添 丘棟輝)龍巖新羅區福樂花園小區居民反映強烈的不動產權證辦理問題,長汀縣大同鎮師福村村民反映東福橋需維修加固,市民反映龍騰路汽車噪音、惡臭尾氣……一件件群眾反映的最急最憂最盼事項被列入全市主題教育整改落實清單。接到群眾訴求后,各級黨組織積極回應群眾關切,迅速組織專班整改,做到件件有落實、事事有回音,讓群眾看到變化、得到實惠。
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我市堅持開門抓教育,發揮紅色資源優勢,以運用新媒體搭建線上“紅色堡壘”為抓手,以建立“三單制”推動整改落實取信于民為落腳點,推動主題教育“紅起來”“活起來”“實起來”,做到主題教育成效觸手可及,群眾滿意認可。
注重全覆蓋
學習教育紅起來
11月30日,位于上杭縣古田鎮古田會議紀念館內,參觀者絡繹不絕。一套套精心編選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紅色閩西”等宣傳冊,發到每一位參觀者手中。參觀者表示,每一頁紅色檔案,都記錄著閩西共產黨人的初心與使命,也給我們重溫革命歷史、增強黨性修養的良好機會。
我市堅持把學習貫穿始終,全覆蓋開展學習教育。9月底前,全市6022個黨組織普遍開展1次“傳承閩西紅色基因,爭當新時代黨員先鋒”主題黨日,開展基層黨支部書記輪訓9746人次。在通讀《習近平關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重要論述選編》等基礎上,收集整理《古田會議決議》《才溪鄉調查》《閩西紅色故事100篇》等作為特色教材,為主題教育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注重用好紅色資源,確立“共和國金融搖籃”展館、中央紅色交通線入閩第一站——伯公凹等60個具有龍巖特色的主題教育基地,運用情景式教學和設立體驗式課堂等,以喜聞樂見的形式使前來參觀學習的黨員干部真正心靈洗禮、得到熏陶。
各級黨組織依托“百姓演藝臺”“紅軍戲臺”“星光講壇”等平臺,采取組件“小蜜蜂”宣講團、“送學上門”等方式,走進社區、田間、學校、農戶,把主題教育有關書籍和資料送到黨員手中,讓他們足不出戶就能參與并接受學習教育,確保主題教育學習全覆蓋。
搭建新平臺
立體式教育活起來
全市依托“e龍巖”、“‘章’口就來”直播黨課、“閩西黨旗紅”黨建電視欄目、“漳平紅云”“三微課堂”等新媒體平臺,打造立體式教育體系,讓學習教育“觸手可及”,增強主題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9月29日,市民在“e龍巖”“隨手拍”上反映:“今年以來,綺瀨到東肖的農業灌溉水渠無水,造成王莊、坑頭村的良田不能種植。”收到訴求件后,新羅區曹溪街道組織相關部門及時安排解放渠協會加緊施工進度,并加快搶修抽水灌溉設施,10月4日水渠已恢復通水。
“e龍巖”“隨手拍”是我市弘揚“馬上就辦、真抓實干”優良傳統,通過大數據實時準確收集市民關切的熱點難點問題,暢通群眾訴求渠道,全力倒逼政務服務效能提升的有力舉措。開展主題教育以來,共受理“e龍巖”“隨手拍”訴求件38985件,受理率100%,按時辦結率99.78%,群眾滿意率99.05%。
發揮黨員先鋒示范帶動作用,用活黨建電視欄目、“閩西黨旗紅”微信公眾號,是我市主題教育的一大特色亮點。
充分運用“閩西黨旗紅”黨建電視欄目,深入 “一市兩區三組團”、征地拆遷促重點項目落地“百日攻堅大會戰”等一線挖掘先進典型,制作播出“難忘初心”“黨建示范”等系列報道,通過鮮活的事例講身邊人、道身邊事,營造干事創業良好氛圍。依托“閩西黨旗紅”微信公眾號搭建黨建宣傳教育平臺,以“微學習、微互動、微管理”為特色,采取挖掘原創、專題報道等方式,宣傳全市各級各部門開展主題教育進展情況,以及涌現出的先進基層黨組織、優秀黨員干部,在黨員干部之間廣泛“圈粉”,不斷釋放“指尖上的正能量”。今年以來,“閩西黨旗紅”微信公眾號點擊閱讀271萬次、轉發86.6萬次。
9月25日,“‘章’口就來”播出的第41期《中國共產黨入黨誓詞演變——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獻禮篇》,以情景再現的方式對不同時期入黨誓詞的演變過程及其深刻內涵進行詮釋,為1000多名來自機關、學校、“兩新”組織等領域的基層黨支部書記,帶去一堂生動的黨課。目前點擊觀看量已達917萬人次。一系列立體式網上教育體系,使黨員群眾學得進、記得住、用得著、出實效。
建立“三單制” 整改落實實起來
持續抓好專項整治,提升群眾獲得感、滿意度是檢驗主題教育成效的重要目的。
我市弘揚“蘇區干部好作風”優良傳統,聚焦“為民服務解難題”,及時回應群眾反映突出的教育、醫療、環保等方面意見,梳理“關鍵小事”,從“小”入手解決“大”問題,努力讓群眾在家門口感受到主題教育的成效。
全市開展“解難題、化積案”專項行動,各牽頭單位對照專項整治八個重點問題查找出60個具體問題,提出整改落實119條。將收集整理的各類難題積案,分門別類建立問題清單、責任清單、整改清單“三單制”,制定目標方案措施,下決心、下力氣解決多年啃不動的硬骨頭,以實際成效取信于民。
從回應小區居民26年辦證難問題入手,依法依規破解癥結難點,并在全省率先實施“交房即交證”政策,健全完善中心城區房屋和土地登記歷史遺留問題處理工作聯席會議,先后解決30個項目、1.2萬戶歷史遺留的不動產權辦證問題;
采取“加速改造、提級治理”的措施,發揮新羅區西陂街道華龍社區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一體推進綜合、源頭治理,將社區“憂居”變“優居”;
……
鞏固主題教育成果,關鍵在于建立長效監督機制。我市對整改項目實施動態管理,在市屬媒體開設“主題教育進行時 回應群眾關切”專欄,及時公布群眾訴求、整改進度、整改結果。同時,對整改情況及時“回頭看”和再梳理,做到已經整改的抓好鞏固,正在整改的加大力度,尚未整改的抓緊行動。
善始善終,善做善成。我市將繼續發揚閩西優良傳統,圍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這個黨的建設永恒課題、黨員干部的終身課題,積極抓好主題教育建章立制,不斷鞏固和深化主題教育成果,確保整改到位的問題不反彈不回潮,確保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責任編輯:黃仙妹
- 郵儲銀行龍巖市分行大力開展反洗錢宣傳月活動2019-12-31
- 全國首個產教融合試點城市培育企業授牌儀式大會在龍巖市舉行2019-12-30
- 郵儲銀行龍巖市分行著力提升小微金融服務質效2019-12-27
- 郵儲銀行龍巖分行組織員工詩詞大賽活動2019-12-27
- 警察驛站:郵儲銀行龍巖市分行暖心搭建司法連心橋 2019-12-27
- 郵儲銀行龍巖市分行加大“三農”支持力度2019-12-27
- 郵儲銀行龍巖市分行開展警示教育暨紀檢監察干部學習培訓2019-12-27
- 第三代社保卡來了!龍巖全省首發2019-12-19
- 龍巖市衛生監督部門多件微課作品獲國家獎項2019-12-11
- “三省四地金融改革試驗區”啟動交流活動在龍巖市舉行2019-12-11
- 最新龍巖新聞 頻道推薦
-
永定:銀司合作化解金融風險取得成效2019-12-3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