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網12月4日訊 (閩西日報通訊員 林娟 李婷)“脫貧不脫貧,關鍵看農村;農村要振興,廁所算一樁。”去年以來,武平縣堅持以綠色發展理念引領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搶抓政策機遇、細化進度目標、嚴格質量把關,今年更是結合“主題教育”統籌推進,將“廁所革命”真正轉化為推動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的戰略實踐,不僅成為補齊農廁短板的民心工程、亮點工程,更是助力實施鄉村振興的環改工程、宜居工程。
談起“廁所革命”,武平縣萬安鎮捷文村村民謝永貴贊不絕口:“以前的那個廁所僅僅是簡單的茅廁,現在有了三格化糞池,改廁的政策真好,使我們的鄉村更加宜居。”12月2日,筆者隨武平縣愛國衛生服務中心負責人一起來到捷文村,只見謝永貴在自家中砌筑新建廁所的地基,和村干部共同探討如何根據自家地理位置和農戶院落條件采用“三格化糞池”改廁模式,做到全新的無害化衛生廁所。
謝永貴是“廁所革命”受益的農村改廁戶之一。一開始,他也有顧忌,怕麻煩,怕花錢,怕糞液滿了沒法處理。為了打消農民的疑慮,在深入調研、充分征求農戶意見后,根據區域地理位置和農戶院落條件,結合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村莊清潔行動,捷文村確定采用“三格化糞池”的改廁模式,采取磚混砌筑、混凝土搗制或選用預制型產品,污水由尾水排放到山體、林地、農田消納吸收利用和村集體統一納管到氧化塘進行處理;另外,給予每戶高達1800元的補助,減輕了農民的改廁負擔,確保旱廁改造的“建、管、用”各環節農民不花錢、不受累、不操心。捷文村黨支部書記李財林說:“從去年開始,我們對整村廁所的污水收集進行處理,收集到氧化塘里面統一處理。如果是獨家獨戶的,那我們只有利用荒山、荒坡地、濕地進行分別處理;如果是集中地排污處理,那就把一些堵塞的水溝水渠全部清理干凈。目前,已有60多戶完成了統一地污水管道的收集排污。”
捷文村只是武平縣農村旱廁改造的一個縮影。為了保持改造后的農村廁所長期干凈衛生,探索實施旱廁改造管護長效機制,全縣將農戶改廁分為三類,第一類是旱廁過渡使用且拆除,并新(改)建無害化衛生廁所的;第二類是拆除廢棄未用旱廁,平復土地的;第三類是無旱廁,新(改)建無害化衛生廁所的。按照改廁類別,農戶新(改)建無害化衛生廁所分別實行一二三類補助。且著力落實改廁示范村實現“全村無旱廁”的目標,保證家家用上無害化衛生廁所。今年,結合主題教育,又將東留、城廂鎮納入農戶改廁示范村,有序地推進了全縣2019年戶廁改造整村推進示范縣工作。
縣愛國衛生服務中心負責人邱美德介紹:“去年三月份,縣廁所革命按照統一部署開始著手農污改廁。特別是今年,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主題教育,從為群眾解難題的角度出發,政府增加投入,每戶的補助從原來800元提升到現在的1800元。今年拆建、新建三格化糞池,改造三格化糞池,加上農戶的自籌資金,總投入約超過1100萬元。”
小廁所,大民生。實施“廁所革命”農戶改廁,不僅大大降低了蚊蠅密度,有效預防了疾病的發生和流行;更改變了村民的生活習慣和村容村貌,改善了農村群眾的居家衛生環境,以往農村糞堆、垃圾堆隨處可見,如今是爭奇斗艷的鮮花和整潔的道路;有條件的生態旅游鄉村還給村集體公共廁所貼上了瓷磚,用起了酒店式清潔工具。目前,全縣已完成農戶改廁項目任務4574戶,占兩年總任務的101.64%,全面助力農村人居環境質量提升,推動實現生態宜居。
責任編輯:黃仙妹
- 南平建陽區莒口鎮焦嵐村:打造特色新產業2019-11-28
- 三明市持續推進“廁所革命”,讓公廁成為文明之窗2019-11-28
- 平潭實驗區大力推進公廁改造項目: “廁所革命”讓人居環境更美2019-11-07
- 武平:攻難點疏堵點 加快推進重點項目建設2019-10-21
- 郵儲銀行武平支行開展“銀村”共建活動2019-09-30
- 2019年反假貨幣工作綜合示范區建設暨新版人民幣防偽宣傳主題活動武平舉行2019-09-27
- 福建:老區蘇區,一個都不掉隊2019-09-21
- 龍巖武平縣:高標準嚴要求推進 實現為民服務解難題2019-09-17
- 龍巖武平縣創建國家衛生縣城工作接受省級評估評審2019-08-26
- 龍巖武平6個項目集中開竣工 總投資10.05億元2019-08-20
- 最新龍巖新聞 頻道推薦
-
在檔困難職工戶從4800多戶下降到209戶,龍巖2019-12-0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