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田會址景區 記者 陳律全 攝
海峽網12月10日訊 (閩西日報記者 石芳 通訊員 張祖城 傅健麗)人對自然的向往與探尋,千百年來未曾改變,世外桃源的理想生活,至今仍是大家追尋的歸宿。
歷史厚重的紅色圣地、環境優美的生態福地、文化璀璨的客家祖地……這些得天獨厚的優勢、豐富多樣的資源,則是吸引人們紛至沓來的“磁場”,成為龍巖發展文旅康養產業的豐厚內涵,散發出閃亮的龍巖氣質。
近年來,龍巖將內涵與氣質“雙修”,將發展文旅康養產業作為經濟轉方式、調結構的方向之一,著力打造文旅康養千億級支柱產業,讓閩西成為紅色文化之城、生態康養之城、國際性全域旅游目的地。
對話信仰 走進紅色圣地悟初心
在古田彩眉嶺筆架山下,有一座祠堂莊嚴矗立,背后“古田會議永放光芒”8個紅色大字熠熠生輝。
這就是古田會議會址,一個信仰高地。
12月7日,二十四節氣中的大雪,呼吸的每一口空氣都攜帶著刺骨的寒意。但寒意擋不住游客的熱情,他們紛至沓來、虔誠地瞻仰著這片神奇的土地。
“以前只是在課本中讀到古田會議,知道了古田會議精神。如今終于站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了,震撼。”“一直想瞻仰古田會議會址,退休后終于有時間成行,這里的熱情讓大伙心潮澎湃。”……
圣地古田正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五湖四海的“朝圣者”,他們穿梭在厚重的紅色文化歷史時空中,追尋先烈足跡,品讀革命歷史,傳承紅色基因,重溫古田會議精神,接受一次次思想的洗禮。
以古田為中心,把視野擴展到全市范圍。閩西這片紅色熱土上,革命舊址莊嚴肅穆、紅色遺跡星羅棋布、紅色歌謠經久傳唱……這是歷史饋贈閩西最好的精神營養劑,成為人們接受精神洗禮的最好載體。
紅色旅游已成時尚,一組數據可見一斑。今年前三季度,圣地古田共接待游客400.43萬人次,同比增長25.82%。全市紅色旅游景區累計接待游客1023萬人次,同比增長22.3%,增速高出全市國內旅游2.3個百分點,實現旅游收入59.11億元,同比增長25.6%。為更好地傳承紅色基因,龍巖著力構建以紅色古田為核心的百里紅色文化長廊,聚力推進“一臺戲、一個園”、古田紅色特色小鎮、古田5A景區綜合提升項目、古田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營地等一批紅色文化旅游項目,力爭將古田打造成國內知名紅色教育培訓基地、紅色文化研學旅行目的地和全國紅色文化交流中心。
串珠成鏈 七景區凸顯磁吸效應
今年,龍巖成功舉辦了龍巖市首屆文旅產業發展大會,向世界發出盛情邀約。
那么,龍巖文旅有哪些家底,何以有此底氣?
坐擁豐富的旅游資源和紅色圣地、生態福地、客家祖地三張靚麗的名片,紅色旅游、生態旅游、民俗旅游、鄉村旅游遍地開花。
“全國文明城市”“全國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地區”“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這里更有世界文化遺產永定土樓、長汀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國家地質公園冠豸山、首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武平、“華東第一洞”龍洞……而這,就是龍巖向世界邀約的底氣之源。
移步換景串珠成鏈,全域旅游風光無限。如今,如果遠方的游客來到龍巖,熱情的龍巖將奉上一頓精彩紛呈的文旅康養全域之旅“大餐”:去上杭,穿越厚重歷史時空,來一次探索紅色精神的“紅色之旅”;來武平,赴一場綠色生態“氧吧”的“我氧你”之約;奔新羅,來一次地下龍宮的“尋龍之旅”;赴長汀,傾聽“最美小城”青石板流淌的汀州古韻;到永定,感悟土樓民居瑰寶的魅力;飛連城,感受冠豸山水丹霞地貌的鐘靈毓秀;看漳平,永福花鄉的漫山櫻花……
為進一步做透“七景區”,龍巖全力做好全域旅游發展規劃。目前,永定、上杭、長汀等縣(市、區)已完成全域旅游規劃編制。市級全域旅游規劃大綱評審已完成,已選出3個大綱方案,編制單位正在招標階段。同時通過大力推介龍巖“七景區”精華之旅、百里紅色朝圣之旅、客家風情體驗之旅、生態休閑養生之旅、“七景區”研學培訓經典線路、名人故里文化之旅、環梅花山生態之旅等文化旅游精品線路,全域旅游在龍巖正逐漸凸顯它的“磁性”。據悉,今年前三季度,龍巖文旅康養產業預計實現產值766.25億元。其中全市接待旅游總人數3800.99萬人次,同比增長20.1%;實現旅游總收入398.94億元,同比增長27.9%。
深耕紅土 做大做強文旅康養千億產業
深耕閩西紅土,繪就美好藍圖。去年,龍巖制定出臺《龍巖市培育文旅康養產業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構建文旅康養全產業鏈,鎖定文旅康養千億級支柱產業目標。
今年,又先后出臺了《龍巖市2019年文化旅游產業發展提升行動實施方案》《龍巖市文旅康養產業發展工作方案》《龍巖市旅游“七景區”建設工作方案》和《龍巖市加快文化旅游產業發展六條政策措施》及實施細則等一系列推動文旅康養產業發展和“七景區”建設的政策措施,著力打響“紅色古田·養生龍巖”品牌,為加快文旅融合步伐和文旅康養產業提質增效注入新動力、帶來新活力。
狠抓項目支撐,夢想方能成真。為把藍圖做細做實,龍巖立足文旅資源優勢、整合產業優勢,將紅色歷史文化舊址、古村落遺跡、生態環境開發保護等資源與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結合起來,引導優勢要素向產業基地和項目集中,重點盯緊54個“七景區”項目和75個文旅康養項目建設進度,全力推進龍巖洞文化創意產業園、中心城區紅色旅游精品線路、中央紅色交通線及金砂紅色小鎮項目、長汀“唐宋古城”旅游基礎設施提升工程等重點項目,促進“七景區”文旅康養產業特色化發展。
推動文旅項目做實,還需創新投融資模式。今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文旅康養產業發展和“七景區”建設,不僅提出了“五基地六產業七景區”產業發展布局,還與省國開行簽訂了合作框架協議,爭取到全域旅游PPP項目200億元授信額度。市文化和旅游局抓住機遇,多次組織梳理全域旅游PPP項目。截至11月4日全市累計梳理8個大項目、21個小項目,總計約78億元。11月6日已正式通過市政府常務會議研究。截至12月6日,市財政局及七個縣(市、區)財政局對全域旅游PPP項目(一期)《物有所值評價》和《財政承受能力論證》均出具了批復意見并形成實施方案。近期將完成PPP項目入庫工作。
深耕紅土地,正持續發力。日前,龍巖印發了《關于建設古田梅花山文旅康養試驗區的實施意見》,旨在將古田梅花山文旅康養試驗區建設成為全國知名的紅色旅游、培訓、研學目的地,全國一流的森林康養基地,“紅綠”交相輝映、城鄉融合發展的現代化文旅康養小城市。前景在望,這又將是龍巖持續做大做強文旅康養產業的一個新的有力支撐。
魅力綻放“七景區”,熱情紅土迎客來。隨著項目的不斷推進和基礎設施的逐步完善,龍巖正逐漸成為越來越多人向往的旅游目的地。未來可期,龍巖正奏響文旅康養產業的下一曲華彩樂章。
責任編輯:黃仙妹
- 龍巖市領導調研永定文旅康養產業發展2019-11-15
- 三明市出臺十九條政策支持文旅康養產業發展2019-07-08
- 龍巖市:惠企政策有了專門兌現窗口2019-04-15
- 龍巖市2018年文物工作成效突出2019-03-14
- 福建省健身氣功總決賽在龍巖市舉行2018-09-28
- 龍巖市文物局獲“全國文物系統先進集體”稱號2018-07-25
- 省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第八督導組進駐龍巖市公告2018-07-23
- 2018年龍巖市委、市政府為民辦實事工作項目2018-01-08
- 龍巖市舉行“一企一策”備忘錄集中簽約儀式2018-01-08
- 龍巖市舉措力促央企項目落地生根見成效2017-12-20
- 最新龍巖新聞 頻道推薦
-
永定:銀司合作化解金融風險取得成效2019-12-3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