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龍巖市新羅區江山鎮背洋村的斜背茶種植基地里,連片的茶樹長勢喜人,工人們正忙著采摘嫩綠的新芽。
“前幾天組織人員采完第一批次,做成成品茶100多公斤。已賣出一部分,每公斤600元。”村主任溫志洪說,全村共種植斜背茶300多畝,年產2000多公斤干茶,可以為村民帶來近百萬元收入。
龍巖斜背茶,原屬傳統炒青綠茶,具有300多年歷史,以其條索灰綠帶黃、湯色黃綠、葉底嫩黃綠亮而別具一格。其香氣清高而稍帶艾香、滋味濃厚回甘猶如新鮮橄欖。
在地理分布上,斜背茶主要產于海拔1000米以上的新羅區江山鎮新寨、老寨、背洋等村。這些位于梅花山腹地的村子生態、水質等條件在龍巖當地都屬一流,造就了斜背茶優良的品質。早在上世紀70年代,斜背茶就被列為福建十大名茶之一。2008年,斜背茶和鐵觀音等一同被列入我省首批茶樹種質資源保護名錄。
然而,在上世紀90年代,由于市場原因,斜背茶漸漸淡出人們的視線。
近年來,隨著茶產業發展活力凸顯,種茶經濟效益可觀。如何喚醒人們心中的情愫,讓斜背茶“老樹發新枝”,令當地群眾通過復興斜背茶走上致富路,成了當地政府部門的重要工作。
“2010年以來,各級農業部門重點抓住對斜背茶茶苗的繁育、加工技術等方面的技術培訓和指導工作,進一步提高斜背茶的品質。同時,對斜背茶種植給予一定補貼,鼓勵大家種植。”江山鎮副鎮長謝琴連說,鎮農技站還成立生產技術指導組,駐扎到重點產茶村及企業,指導茶農及企業進行科學化管理、規范化栽培、標準化生產,督促茶農及企業嚴格執行生產規范和加工規程,推進無公害茶和有機茶生產。
為了進一步推動斜背茶產業發展,江山鎮還制定《龍巖斜背茶產業發展總體規劃》,同時,江山鎮建立1個斜背茶苗木繁育基地、新建2000畝標準化茶園、扶持5個斜背茶加工龍頭企業,推進斜背茶產業發展向區域化、規模化、標準化、專業化發展。
與以前茶農們單打獨斗不同,新寨、老寨、背洋、山頭、梅溪等村聯合成立斜背茶專業合作社,105名茶農攜近1500畝茶園入伙,采取統一收購、統一加工、統一包裝、統一銷售的形式,申請注冊“龍巖斜背茶”商標,闖出了一定的知名度。
“鎮里連續舉辦了四屆茶王賽,不僅有效提高斜背茶的知名度,更是激發了當地茶農的種茶制茶熱情。”江山斜背茶協會副會長、老寨村茶農陳永標說,鎮里出臺相關政策,將斜背茶產業作為激勵性扶貧項目,引導有意愿的貧困戶參與,平均每戶可增收近萬元。目前,全鎮斜背茶種植面積擴大至3000畝,年產量達6萬公斤,年產值超過600萬元。
江山鎮還實施“旅游+茶業”戰略,在發展全域旅游過程中,推動茶旅融合發展。“下一步,鎮里將以發展生態茶葉觀光園為平臺,以弘揚茶文化為支點,打造茶業旅游示范區,延伸茶葉產業鏈。”江山鎮鎮長張翩翩說,屆時,游客在這里既可游覽翠綠茶園,又可自摘自制茶葉,還可欣賞制茶表演。(記者 張杰 戴敏 通訊員 溫連光 黃秋龍)
責任編輯:趙睿
- 龍巖:隱患巡查 加強防御地質災害和山洪災害2020-06-10
- 龍巖市今年建設30所公辦幼兒園 新增學位9870個2020-06-09
- 龍巖市十七個項目列入參照省重點項目管理清單2020-06-08
- 龍巖永定區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成效初顯2020-06-08
- ?奮進,讓老區鮮亮起來——訪全國人大代表、龍巖市新羅區西城街道西安村黨委書記章聯生2020-05-22
- 龍巖:精準施策 脫貧路上,老區蘇區不掉隊2020-05-16
- 龍巖:脫貧路上,老區蘇區不掉隊2020-05-16
- 龍巖獲國務院2000畝用地計劃指標獎勵2020-05-14
- 漳州莆田龍巖列入全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2020-05-07
- 龍巖:部分學段開學時間確定 體育中考取消2020-04-30
- 最新龍巖新聞 頻道推薦
-
“公益體彩陽光校園”六一載愛而行走進長汀2020-06-1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