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汀把扶貧開發同基層黨建有機結合,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作用,帶領脫貧戶走可持續發展的路子
頭雁引領促振興
東南網1月29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張杰 戴敏 通訊員 陳天長)隆冬時節, 穿行在長汀縣河田、三洲、策武等鄉鎮,只見青山連綿,紅色楓香、木荷等闊葉樹點綴在馬尾松林間,煞是好看。山林下,長汀素蘭、七葉一枝花、三葉青等林下經濟作物青翠欲滴,長勢喜人。
“去年我們又在林下加種了50畝黃花遠志,而前年種下的110畝已經給村民帶來了收入,15戶參與種植的脫貧戶每年可增收1萬元左右。”河田鎮露湖村黨支部書記羅群英一臉喜氣地說。
長汀把扶貧開發同基層黨建有機結合起來,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政治上領導、發展上領頭、服務上領先的“領頭羊”作用,同時通過綠色可持續發展,讓脫貧奔小康的道路越走越寬。
光頭山變成花果山
每逢周末,策武鎮南坑村都會人頭攢動,熱鬧十足。秋天,這里的千畝銀杏引得眾多游客、攝影愛好者流連忘返,到了冬季,這里的草莓采摘園又成為眾多親子游游客的首選目的地。
曾經的“難坑”,沒了蹤影,取而代之的是一個景美人旺的鄉村振興示范村,翻天覆地之變,離不開“領頭雁”沈騰香的身影。
1997年,沈騰香當選南坑村黨支部書記。當時,長汀流行著一句民謠:“長汀哪里苦,河田加策武。”南坑村又名“難坑”,是策武鎮水土流失最為嚴重的村,也是最窮的村。
治荒山,拔窮根。幾十年如一日,朝陽未起,沈騰香帶領村干部扛著鋤頭上山綠化荒山,種油柰,夕陽西下時進組入戶動員群眾。
“當時群眾靠山吃山,思想很難做通,她時常被一些不理解的村民推搡出門。”當地村干部說,這些都沒能阻擋住沈騰香的步伐,“一次不行兩次,兩次不行多次,最終守得云開見月明”。
昔日的光頭山成了花果山。林下經濟、鄉村旅游、觀光農業發展正酣。
“長汀曾是我國南方紅壤區水土流失最嚴重的縣份,‘山光、水濁、田瘦、人窮’是當時的真實寫照。長汀堅持黨建引領,突出干部示范帶頭,讓群眾在綠色實踐中得實惠。”長汀縣委書記廖深洪說。(下轉第八版) (上接第一版)
在四都鎮上蕉村,當地依托林地面積大、林業資源多的優勢,采取“黨支部+合作社”模式,大力發展林下經濟。
“起初村民們怕賠錢,都持觀望態度。”上蕉村黨支部書記吳水長說,為打消村民顧慮,他們成立由11名黨員組建而成的輝鴻農民專業合作社,率先在林下種植第一批靈芝10500筒,收益45萬多元。
“當時我們特意以現金分紅形式現場發放,這讓村民們很受震動。”吳水長告訴記者,很快,村民被帶動起來。目前,全村流轉林地2000多畝實施竹山開發項目,吸納117戶村民加入合作社,每戶年均增收7.5萬元以上。
在河田鎮蘆竹村,村黨支部采取“黨支部+家庭農場+基地+貧困戶”模式,籌措近400萬元資金,流轉158畝土地,建起高優果蔬種植的扶貧車間項目,實現全年無間斷輪作種植草莓、哈密瓜、西瓜、獼猴桃、烤煙及百香果、木荷育苗等。全村24戶貧困戶均參與了扶貧車間項目,戶均年增收1.2萬元以上。
林下經濟、高優農業、崩崗經濟……在曾經的水土流失重災區,這樣的綠色發展路子越走越寬。截至去年底,長汀林下經濟經營面積達182萬畝,參與林農戶2.15萬戶,年產值28.65億元。
易地搬遷安居樂業
“我們把易地扶貧搬遷作為從根本上幫助農村貧困群眾脫貧致富、實現輸血與造血相統一的綜合性工程來抓。”廖深洪說。
2016年以來,長汀累計完成投資3.8億多元,實施省級、市級造福工程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區16個,安置4901戶17615人,既保護了搬遷戶原居住地的生態環境,又改善了搬遷群眾生產生活條件,促進搬遷群眾增收脫貧。
“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如今,長汀縣幸福小區的住戶劉春生和鄰居們對這句話感觸頗深。
“易地搬遷讓我們實現了安居樂業!”劉春生是古城鎮馬頭山村人,因病致貧。2016年,受益于易地扶貧安居工程,一家人搬進了幸福小區100多平方米的新房。
這個坐落于長汀火車南站、稀土工業園區旁的小區,是全省最大的純貧困戶安置小區,集中安置貧困戶394戶1598人。小區配套幼兒園等基礎設施,方便群眾生活。
如今,劉春生在老家馬頭山村里養了30多箱蜜蜂,在掛鉤幫扶干部幫助下,一年光靠賣蜂蜜就收入2萬多元。不僅如此,他還帶頭聯系企業在小區成立兩個扶貧車間,部分鄰居經過就業技能培訓,就近進入稀土工業園企業或在扶貧車間務工,每月可增收約2000元。
去年10月,在北京召開的2020年扶貧日全國易地扶貧搬遷論壇上,長汀一舉收獲三項榮譽:長汀獲全國“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成效明顯縣稱號,幸福小區榮獲全國“十三五”美麗搬遷安置區稱號,劉春生榮獲全國“十三五”勵志易地扶貧搬遷群眾稱號。
牢記習近平總書記“進則全勝,不進則退”的諄諄囑托,長汀發揮“滴水穿石,人一我十”精神,水土流失治理取得決定性勝利,水土流失率下降到6.78%。與此同時,當地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的基礎不斷夯實,產業質態全面提升,連續三年榮膺省“縣域經濟發展十佳縣”稱號。6120戶20695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穩定脫貧,78個貧困村、5個貧困鄉摘帽,在23個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中首批退出貧困序列。
責任編輯:趙睿
- 長汀南站幸福小區榮獲全國“十三五”美麗搬遷安置區稱號2021-01-27
- 抓好什么是扶貧開發的根本大計?青年大學習第十季第九期知識卡片答案分享2021-01-07
- 中國·長汀水土流失治理科教館揭牌2021-01-07
- 抓好教育是扶貧開發的根本大計 青年大學習第十季第九期所有答案匯總2021-01-05
- 長汀頒布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2020-12-01
- 上官小英:把米粉做出“彩虹”花樣2020-11-25
- 長汀縣榮獲全國“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三大獎項2020-11-02
- 長汀:房不“空”,有人氣發展就有底氣2020-11-02
- 重視生態體系建設 龍巖市為古樹名木上保險2020-10-14
- 郵儲銀行長汀支行加強推進擁軍優撫金融服務工作2020-09-30
- 最新龍巖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建龍巖:高效用地,提升生態環境水平2021-01-2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