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林卡”“興林貸”……龍巖不斷推出林業金融產品,著力破解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龍巖:金融創新 林農受益
東南網5月10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張杰 通訊員 陳威 王發祥)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指出,要堅持正確改革方向,尊重群眾首創精神,積極穩妥推進集體林權制度創新,探索完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力爭實現新的突破。
近日,農行武平支行舉行“興林貸”首筆業務發放儀式,為武平縣永平鎮靈芝種植戶鐘亮平發放首筆30萬元“興林貸”。
“‘興林貸’利息較低,辦理也很快捷,兩三天就辦好了,解決了我們資金不足的問題。有了這筆錢,今年靈芝擴大規模就沒有后顧之憂了。”鐘亮平說。
今年,龍巖市林業局聯合相關金融機構推出了“興林貸”,以小額信用方式為主,引入政府性擔保公司擔保、林權直接抵押等方式,圍繞林業生產、林下經濟發展、林木加工等綠色產業開展金融服務,促進林業產業發展。
從全國首個開展林權抵押貸款試點,到推出“全國林權直接抵押貸款第一卡”——“惠林卡”,再到最新推出的“興林貸”,龍巖林業金融創新不斷推進。
2001年,龍巖市率先在全國開展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實現了“山定權、樹定根、人定心”,林農發展生產的積極性大大提高。
然而,要發展必須要有投入,錢從哪里來?
2004年,武平縣以“摸著石頭過河”的精神,在全國率先開展林權抵押貸款試點工作,嘗試著把林業資源變現成發展生產的資金,但由于山林價值不好評估、一旦發生金融風險銀行處置林木資產比較難等原因,效果不是很理想。
2013年5月,武平更進一步,在全國率先成立林業資源評估中心、林權收儲擔保中心、林權資產交易流轉中心,由政府注資成立擔保基金,最大限度減小銀行的風險,實現林權直接抵押貸款。“但評估時間還是太長,流程有些麻煩,費用也較高。還要提早申請,不然就會耽誤農時、錯過市場良機。”對于這一創新的不足,武平縣萬安鎮捷文村林農謝永昌深有體會。
“有效破解林農融資難、融資貴等難題,關鍵是要簡化手續、降低融資成本。”龍巖市林業局局長張田華說。
為此,2017年7月,龍巖市林業局以全國深化林改現場經驗交流會在武平召開為契機,以林業金融改革為突破口,聯合省農信社龍巖辦事處,在全國率先推出用林權證直接抵押貸款的普惠金融產品“惠林卡”,并在武平試點的基礎上向全市推廣,有效破解林業資產抵押貸款難題。
針對林木生長周期較長、資金回籠較慢等特殊性,“惠林卡”有“持卡即貸”授信功能,具有使用期限最長5年、額度最高30萬元、隨貸隨還、額度循環等特點,可最大限度匹配林業生產周期,激活林農小額林業資產抵押擔保價值,破解林農造林階段和發展林下經濟融資難問題。
此外,龍巖市林業、財政、金融主管部門和信用社等相關部門,針對“惠林卡”還分別出臺了系列優惠政策,相比林農到信用社貸款的利率,“惠林卡”可使林農融資成本降低近一半,林農可隨貸隨還節省利息支出。截至今年3月,龍巖市累計發放“惠林卡”28104張、授信24.9億元、用信16.15億元,貸款范圍逐漸由林權抵押貸款拓展到造林撫育、竹林墾復、花卉苗木、林下經濟、森林旅游、林產品采集加工等涉林領域,有效打通了綠水青山通往金山銀山的通道。
省農信社龍巖辦事處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他們將聯合林業部門,計劃在“惠林卡”項下開發“九龍江惠林卡”子產品,在新羅、漳平等兩個九龍江流域治理關鍵區域放寬“惠林卡”業務范圍,從涉林相關產業延伸到生態治理、流域治理等專項領域,試點探索林地補償收益權抵押貸款,并進一步簡化林權抵押手續。
責任編輯:趙睿
- 全國首單林業碳匯指數保險在龍巖新羅區試點落地2021-05-07
- 龍巖:企業開辦“一窗”搞定 最快半小時辦結2021-04-29
- 一季度廈門金融、旅游、健康、消費信心指數報告發布2021-04-21
- 龍巖創新運用“社保卡+電子培訓券+代金券”模式 精準開展職業技能培訓2021-04-15
- 三明全市金融系統持續強化實體經濟金融服務保障2021-04-14
- 龍巖:全新的呈現 紅色藏品中觸摸崢嶸歲月2021-04-12
- 黨史學習教育省委宣講團在龍巖宣講2021-04-06
- 龍巖:激活治理“鄰”聚力 居民幸福有質感2021-04-01
- 龍巖一高校教師火速捐獻“生命種子”2021-03-31
- 龍巖高速交警走進駕管所,為新領證和滿分學習駕駛人開課2021-03-30
- 最新龍巖新聞 頻道推薦
-
恐龍足跡群化石科考新發現 “恐龍舞池”現身2021-05-1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