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龍巖中心城區寶泰小區,和小區融為一體的沿河棧道彩色步道上,三三兩兩的老人、小孩正散步鍛煉或納涼吹風,一派和諧景象。這個過去曾以“臟亂差”“無人管”等問題而聞名的小區,被列入新羅區今年第一批老舊小區改造項目改造后,徹底舊貌換新顏。
習近平總書記在“七一”重要講話中指出,我們必須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站穩人民立場,貫徹黨的群眾路線,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著力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和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龍巖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在廣泛征求人民群眾、基層單位意見的基礎上,重點梳理群眾“急難愁盼”的上學難、就醫難、辦證難、就業難等10個方面20個重點問題(簡稱“1020”工程),市級確定200項、各縣(市、區)確定789項清單,作為“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重點推進項目。當地主要領導多次明確提出,要堅持實實在在,不圖虛名、不務虛功,撲下身子為群眾排憂解難,下大力氣解決歷史遺留問題。
今年秋季,新羅區東肖中心幼兒園、鐵山中心幼兒園等新建幼兒園將開園招生。為進一步滿足群眾對普惠性幼兒園入園需求,今年,龍巖爭取省級補助幼兒園項目,目前全市已建成公辦幼兒園29所,新增學位8550個。
由于醫療資源分布不均,龍巖部分醫院存在著掛號、就診、繳費排隊時間長,看病時間短等“三長一短”問題,群眾對此反應強烈。今年,龍巖由市衛健委牽頭,實施“醫e路通”便民工程,在全市二級以上公立醫院實行預約診療制度,診間結算系統升級改造,簡化就醫流程。同時,組織“陽光醫保”志愿服務隊深入基層宣傳、推廣國家醫保電子憑證,讓群眾看病買藥一“碼”搞定。此外,門診特殊病種高血壓、糖尿病(兩病)參保患者在就診時,由原來一次僅能開具2個月處方用量,調整為一次可開具3個月處方用量,極大方便了患者。
“小區改造后,鋪了瀝青路,設置了停車位,還增加了不少健身器材,住在這里越來越舒適。”家住新羅區閩建小區的居民張大爺說。(下轉第四版) (上接第一版)
老舊小區改造是改善居住環境的民生福祉工程。目前,龍巖將756個2000年前建成的老舊小區整合、打包,申請列入2021年中央財政補助計劃,涉及49213戶群眾;中心城區個別房地產開發項目“半拉子”工程,影響群眾生活,龍巖市住建局積極采取措施化解,目前,7個逾期交房項目中有4個已實現階段性化解,其余3個正積極推進中。
為解決群眾“辦證難”問題,龍巖市自然資源局制定不動產交易登記一體化平臺項目建設實施方案,創新不動產登記服務,先后推出二手房+水、電、氣“聯動過戶”、工業企業“媽媽式”服務等舉措,有力解決群眾辦理不動產登記“多頭跑”問題。此外,成立解決不動產登記歷史遺留問題工作小組,已為1500余戶群眾辦理了不動產權證書,目前條圍(家世界)安置小區、松濤花園二期等8個涉及1769戶群眾的項目在有序推進中……基層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正逐一得到解決,有溫度的幸福龍巖蹄疾步穩。
本報記者 張杰 通訊員 巖萱
責任編輯:趙睿
- 龍巖:學習無人機技術 做新型職業農民2021-08-12
- 龍巖:發展韌性來自項目有效拉動2021-08-10
- 龍巖市對全市共享單車進行“無差別”消毒工作2021-08-09
- 龍巖市3地獲評首批福建氣候康氧福地2021-08-09
- 龍巖:跨境電商綜試區發展進入快車道2021-08-05
- 龍巖:建設閩西南生態型現代化城市2021-07-30
- 向英雄致敬!龍巖市救援隊援豫凱旋歸來2021-07-30
- 龍巖新羅推出民生資金智慧監督平臺 小程序曬出明白賬2021-07-28
- 南平龍巖入選全國海綿城市建設示范城市2021-07-23
- 讓幸福龍巖更有溫度2021-07-21
- 最新龍巖新聞 頻道推薦
-
閩西信用合作社:共和國金融的“源頭活水”2021-08-1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