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記者從上杭縣自然資源局了解到,上杭恐龍足跡化石保護工作又有新進展,新發現了罕見的正負模(對板)保存的恐龍足跡化石。
此次新發現地點位于上杭縣臨城鎮龍翔村晚白堊世恐龍足跡群東側,并與之相鄰。記者在現場看到,由于巖體滑塌,原地露出大量新的化石標本,這其中就有一對正負模對板保存的恐龍足跡化石(右圖),兩邊的凹凸足跡一一對應,猶如一套打開的模具。
據在現場考察的國家古生物化石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汪筱林研究員介紹,這個正負模對板出露的化石標本面積近15平方米,上面保存蜥腳類和獸腳類等多種恐龍足跡,包括恐龍行走時留下的行跡,還有一些清晰的對稱波痕構造,代表湖相沉積環境。這么大面積正負模同時保存的恐龍足跡化石在國內甚至國際上其他地方目前尚未被發現。
汪筱林介紹,之前國內外發現的恐龍足跡化石大多屬于侏羅紀和早白堊世,上杭發現的恐龍足跡屬于晚白堊世,代表了恐龍滅絕前最后階段的活動遺跡,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之前發現的恐龍足跡化石大多只有凹下的一個面,或是凸出的一個面,凹凸面同時出現非常罕見。上杭新發現的晚白堊世正負模保存的恐龍足跡化石,填補了這一空白。
據同在現場考察的北京自然博物館副研究員王寶鵬初步統計,這對化石上集中了6種恐龍的30多個足跡,保存的數量、清晰度也是罕見的,對研究晚白堊世恐龍的生活習性、生存環境等都具有特殊意義。
上杭恐龍足跡群化石于2020年11月被首次發現,是我國發現的多樣性最高的晚白堊世恐龍足跡群之一,也是我省恐龍相關化石的首次發現。目前,已清理發現多種恐龍足跡類型,并至少發現4個層位,證明恐龍在這個地區有較長的生活史。
(記者 張杰 戴敏 通訊員 林斯乾 文/圖)
責任編輯:趙睿
- 整縣試點 打造光伏開發“上杭模式”2022-11-07
- 福建上杭廬豐鄉:“糧”辰美景稻花香2022-10-17
- 絕密“紅色交通線”的安全密碼2022-09-22
- 上杭蛟洋工業園區:循環經濟是怎樣煉成的?2022-08-29
- 上杭蛟洋工業園區:循環經濟是怎樣煉成的?2022-08-29
- 龍巖:未來三天午后多陣雨或雷陣雨天氣2022-08-26
- 上杭縣:引來金融“活水”精準“滴灌”實體2022-08-26
- 上杭縣:引來金融“活水” 精準“滴灌”實體2022-08-26
- 全省首個涉案珍稀植物遷地保護基地在上杭揭牌2022-08-09
- 上杭連續六年入選省“縣域經濟實力十強縣”2022-05-07
- 最新龍巖新聞 頻道推薦
-
長汀紅色交通線上這個雜貨店的“秘密”:老師2022-11-1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