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期間,龍巖市新羅區大池鎮北溪村格外熱鬧,盛放的牡丹花、李花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踏青賞花。
“1月28日,新羅大池首屆牡丹花節開幕,由于牡丹花在南方這么集中種植很少見,加上牡丹又是富貴的象征,吸引了不少游客前來賞花。截至目前,約有2萬名游客慕名而來,我們村又增添了新產業。”大池鎮北溪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張炳椿說。
北溪村地處以百香果種植加工為主要特色的龍池國家級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全村有800多人,村民主要靠種植花生、雙華李、百香果等為生。近年來,隨著龍池產業園的人氣越來越旺,村里考慮拓展新的產業項目。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省審計廳派駐大池鎮北溪村第一書記馬天豪說,“我們利用龍池產業園設施農業發達優勢,因地制宜引種牡丹,讓牡丹成為‘產業之花’,走出產業發展新路子。”
牡丹在我國已經有3000多年的種植歷史,人文底蘊厚重,但種植多在北方,南方區域牡丹大面積種植基本是一片空白。為此,北溪村利用龍池園區原本用于百香果育苗的大棚、冷庫等資源引種牡丹,并聯手福建百香果產業園核心龍頭企業福果時代公司,采用“公司+農戶”模式從河南洛陽、山東菏澤等地引種牡丹。
目前,該項目已投入100多萬元,建設了占地面積近百畝的牡丹園,首期引種白雪塔、綠幕玉隱、昆侖夜光、烏金耀黑等38個牡丹品種、1萬株牡丹,在吸引游客賞花觀光的同時,也出售牡丹花。
張炳椿告訴記者,經過這些天的運作,村里對發展牡丹花產業心里有底了,賞花的時間可達一個月,不僅有2萬名游客前來賞花,牡丹花也賣出了2000多盆,每盆平均售價在200元以上,為村民和村集體增加了收入。
“今年,北溪村打算再擴種1萬株牡丹,并利用村里雙華李、百香果等特色農產品豐富的優勢,發展鄉村民宿。”張炳椿介紹,未來北溪牡丹園將打造集牡丹種植培育、產品銷售、旅游觀光三大板塊于一體的現代農業綜合體,并通過代加工的方式生產牡丹茶、牡丹油等產品,催生“花”經濟,實現聯農帶農富農,為鄉村振興闖出新路子。(本報記者 張杰 通訊員 溫連光)
責任編輯:趙睿
- 龍巖高新區(經開區):培育“小巨人”挺立新潮頭2023-02-16
- 龍巖廣州對口合作成效明顯2023-02-15
- 龍巖赴粵港澳大灣區開展招商旅游推介2023-02-14
- 龍巖迎來廣州首個航空旅行團2023-02-14
- 龍巖:制造業工業企業全面復工2023-02-14
- 去年龍巖GDP增速全省第三 實體經濟帶動老區新發展2023-02-10
- 全國首單生態指數保險落地龍巖2023-02-09
- 龍巖新能源新材料項目集中簽約 總投資達225.4億元2023-02-02
- 龍巖:二十條措施確保“開門穩”“開門紅”2023-02-01
- 福建龍巖:消防演練保節日平安2023-01-18
- 最新龍巖新聞 頻道推薦
-
小蘭花打開網絡大市場 連城縣朋口鎮蘭花網絡2023-02-1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