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漳平市檔案館在整理民國時期檔案資料時發現一批茶業工會相關史料,經漳平市閩南文化研究會組織專業人員初步認定,此批史料共有五大類八十五份。
漳平位于福建省西南部,九龍江(北溪)上游,境內群山環抱,森林資源豐富,山間云霧繚繞,十分適合茶樹生長。漳平種茶制茶歷史悠久,據考證,早在元代,漳平的先民就有了種茶的農事活動。奇蘭、色種、水仙等烏龍茶盛行,20世紀初,寧洋縣(今漳平雙洋鎮)大會村劉永發和鄭玉光兩個茶農,從建州水吉引進了水仙茶苗在大會村進行栽培。而后,漳平水仙茶種植先傳到中村及南洋鎮等地。近十幾年來,在漳平市歷屆市委、市政府的全力推動和專業茶葉科技人員的指導幫助下,漳平水仙茶產品多年來多次榮獲國家和省部級獎項,并取得了多個國家級品牌,極大地推動了漳平市茶產業發展。2022年11月29日,漳平水仙茶制作技藝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這次發現的民國時期漳平茶產業史料,有漳平縣黨泰鄉北寮保保長申請發放茶農經營貸款的報告,福建省政府、漳平縣政府的批示件、漳平縣茶業產業工會發起人名冊、茶業工會會員名冊、漳平縣茶業職業工會章程草案(六章、三十五條)、中華民國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茶葉(出口)國家標準。成立茶業工會的緣起是民國末期物價飛漲,茶農經營困難。民國三十七年二月三日黨泰鄉北寮保保長何慶添以《呈請發放茶農貸款以維生產而利農業由》上書漳平縣政府,縣長批示“應先組織合作社再行請貸可也”,民國三十七年三月二十日北寮保茶葉生產合作社在梧溪成立,后因名稱不合規定,改為“漳平縣茶業職業工會”;民國三十七年十月七日上午,在黨泰鄉南洋村召開“漳平市茶業職業工會”成立大會,首批會員72人,選舉產生了理事會、監事會,黨泰鄉永洲保盧文橋當選為理事長。
這次發現的民國時期茶產業史料,對研究民國時期漳平茶葉產業發展、生產經營、社會生態、經濟民生具有十分珍貴的史料價值。(詹春明 曹木旺)
責任編輯:趙睿
- 泉州茶葉每分鐘寄出包裹122.5件2023-04-19
- 中消協建議茶葉適度包裝 不打“擦邊球”2023-04-03
- “茶葉2兩、包裝2斤”……過度包裝何時休!2023-03-30
- 小小一片茶 濃濃兩岸情(兩岸脈動)2023-03-27
- 把茶葉變成村民增收致富的“金葉”2023-03-08
- 把西湖龍井致富經驗帶向更多地方2023-03-08
- 打好生態有機牌 走好茶旅融合路2023-03-08
- 武夷山舉辦“喊山祭茶”活動 祈愿茶事順利茶葉豐收2023-03-07
- “非著名茶葉”逆襲記 促進農業經營增效2023-02-24
- 春暖花開游永福 同櫻花赴一場春日的邂逅2023-02-09
- 最新龍巖新聞 頻道推薦
-
上杭蛟潭村:一片青茶激活深山經濟2023-05-0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